并取逐味一、二两,或一、二枚封角,因入京
人差 送,当所投纳,以凭照证画成本草图,并别撰图经,与今本草经并行,使后人用药,
有所依据。奉
诏旨∶宜令诸路转运司,指挥辖下州府军监差,逐处通判职官专切管句,依应
供申校正医书所。至六年五月又奏∶《本草图经》,系太常博士集贤校理苏颂分定编撰,将欲
了当,奉
敕差知 州,所有图经文本,欲令本官一面编撰了当,诏可。其年十月编撰成书,
送本局修
敕 镂板施行。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

<篇名>玉屑

内容:\r玉屑\ph1.bmp\r,按《本经》,玉泉生蓝田山谷,玉屑生蓝田。陶隐居注云∶好玉出
蓝田及南阳徐善亭部界中,日南、卢容水中,外国于阗、疏勒诸处皆善。今蓝田、南阳、日
南、不闻有玉,礼器及乘舆服御多是于阗国玉。晋金州防御判官平居诲,天福中为鸿胪卿张
邺使于阗,判官回作《行程记》,载其国采玉之地云∶玉河在于阗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
一千三百里,至于阗界牛头山,乃疏为三河∶一曰白玉河,在城东三十里;二曰绿玉河,在
城西二十里∶三曰乌玉河,在绿玉河西七里。其源虽一,而其玉随地而变,故其色不同。每
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
人谓之捞玉。其国之法,官未采玉,禁人辄至河滨者,故其国中器用服饰,往往用玉。今中
国所有,多自彼来耳。陶隐居云∶玉泉是玉之精华,白者质色明澈,可消之为水,故名玉泉。
世人无复的识者,惟通呼为玉尔。玉屑是以玉为屑,非应别是一物。《仙经》服 玉,有捣
如米粒,乃以苦酒辈,消令如泥,亦有合为浆者。苏恭云∶玉泉者,玉之泉液也,以仙室池
中者为上。其以法化为玉浆者,功劣于自然泉液也。饵玉当以消作水者为佳。又屑如麻豆服
之,取其精润脏腑,滓秽当完出。若为粉服之,即使人淋壅。《周礼》玉府王齐,则供食玉。
郑康成注云∶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王齐当食玉屑。《正义》云∶玉屑研之乃可
食,然则玉泉今固无有,玉屑医方亦稀用。祥符中,先帝尝令工人碎玉如米豆粒,制作皆如
陶、苏之说,然亦不闻以供膳饵。其云研之乃食,如此恐非益人,诚不可轻服也,方书中面
膏,有用玉屑者,此恐是研粉之乃可用,既非服饵用之,亦不害也。书传载玉之色曰∶赤如
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肪,黑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又其质温润而泽,其
声清越以长,所以为贵也。今五色玉,清白者常有,黑者时有,黄、赤者绝无,虽礼之六器,
亦不能得其真。今仪州出一种石,如蒸栗色,彼人谓之栗玉,或云亦黄玉之类,但少润泽,
又声不清越,为不及耳。然服玉食玉,惟贵纯白,它色亦不取焉。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

<篇名>玉泉

内容:\r玉泉\ph2.bmp\r,文具玉屑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

<篇名>丹砂

内容:\r丹砂\ph3.bmp\r,生符陵山谷,今出辰州、宜州、阶州,而辰州者最胜,谓之辰砂。
生深山石崖间,土人采之,穴地数十尺,始见其苗乃白石耳,谓之朱砂床。砂生石上,其块
大者如鸡子,小者如石榴子,状若芙蓉头、箭镞,连床者紫黯若铁色,而光明莹澈,碎之崭
岩作墙壁,又似云母片可析者,真辰砂也,无石者弥佳。过此皆淘土石中得之,非生于石床
者。陶隐居注∶谓出武陵西川诸蛮中。今辰州乃武陵故地,虽号辰砂,而本州境所出殊少,
往往在蛮界中溪溆、锦州得之,此地盖陶所谓武陵西川者是也。而后注谓出西川为非,是不
晓武陵之西川耳。宜砂绝有大块者,碎之亦作墙壁,但罕有类物状,而色亦深赤,为不及辰
砂,盖出土石间,非白石床所生也。然宜州近地春州、融州皆有砂,故其水尽赤,每烟雾郁
蒸之气,亦赤黄色,土人谓之朱砂气,尤能作瘴疠,深为人患也。阶砂又次,都不堪入药,
惟可画色耳。凡砂之绝好者,为光明砂。其次谓之颗块,其次谓之鹿蔌,其下谓之末砂,而
医方家惟用光明砂,余并不用,采无时。谨按郑康成注《周礼》,以丹砂、石胆、雄黄、
石、磁石为五毒,古人惟以攻创疡。而《本经》以丹砂为无毒,故人多炼治服食,鲜有不为
药患者。岂五毒之说胜乎?服饵者当以为戒。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

<篇名>空青

内容:\r空青\ph4.bmp\r,生益州山谷及越 山有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