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知道当年自恃聪明。实由於不明道德之故。井蛙之见。殊属非是。夫天地之大。何地无才。理驳千层。无有穷尽。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人在天地之中。如沧海之一粒。苟眼光如豆。不明大道。而妄为淆乱是非。真是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未有能完人生之本量者也。况天下事。有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道理。必知道行道之久。然后真是真非。乃能一见了然。无人见。并不存我见。即凡立一教。行一道。诚能洗除一己之成见。而无有嫉妒心。其教自能久存。后世亦无有竞争。不然、有了我见。内藏私心。你说我不是。我说你更非。遂启门户之见。开竞争之端。如耶稣当时。因犹太人信多神教。杂乱污秽。耶稣欲救其弊。乃本上帝仁爱之心。曰信我得救。信我云者。谓信我之真道也。而谟罕默德之时。人不合群。如一盘散沙。故教人合群之法。谓要认得人有真我。真我者、人人同具之本性也。果认清真我。自然万物一体。夫耶回所说。各有真道。亦原对症发药。不得不如此。乃传之后世。遂以假我来冒真我。假我者、一身之私情也。私则不公。只在我字上讲究。遂生出争胜之心。酿出百年神圣大战争。且不独与异教人相争。即同是耶稣门徒。又新教与旧教相争。要皆一我字误之。中国儒释道三教。数千年并行不悖。虽有时互相诋毁。究未尝以干戈从事教争者。实因孔子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佛祖之无人相。无我相。老子之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即因三教圣人。均无我见故也。当今讲共和。讲自由。无论行教不行教。存心作事。必要先除我见。集众思。广众益。大家维持道德。始算得谦谦君子。不然自以为是。学问终无上达之期。又如秦始皇。有了我见。其得天下也。只顾一身之安乐。不与天下人同好恶。且迷信方士之说。欲得长生不死神药。传之一世二世。以至万万世。其自为计。诚得矣。乃行至沙邱。而一身亡。传至胡亥。而天下亡。费尽满腔心血。不料转眼即已成空。且留一个万代臭名。为我而反以害我。其愚孰甚。若我先师孔子。当初并无一我见。并无一为子孙谋富贵见。然数千年来。人人奉为师表。其子孙所居地点。亦数千年来。未有迁移。福禄绵延。永享弗替。且孔子不独於富贵无我见。其学问亦无我见。尝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是学无常师。主善为师的实际。因学问无我见。故其教育亦无我见。所谓有教无类。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且不独教育无我见。其政治亦无我见。故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遂造成一大同世界。讲共和。讲自由。孰有如孔子者哉。孔子之谓集大成。真不虚也。我辈纵不能实行孔子之道於万一。亦当学孔子之下学。先除我见。夫下学者。上达之基础也。

 

一贯之道

民国六年丁巳正月初六日记

谚有之。秀才讲不得一字。言虽近谑。却有至理在内。盖人果能认清了一字。即是得了道。何则。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贞。物得一以成。这一字的道理。何等广大。又何等精微。即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犹自谓蚊虻饮海。未尽其千万分之一。讲起来。岂是容易说得透的。今姑就一字之变化。约略言之。一字变化则成圈。(○)圈内生出五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有了五行。即有生克。有对待。有因缘。人一落在此圈内。遂致七情六欲。憧憧往来。世世生生。轮回不息。不能逃出圈外。佛家谓之火宅。又谓之苦海。遂发起一种慈悲普渡的愿心。无奈泯泯棼棼者。终日醉生梦死。并不知道回头是岸。古来惟明道之人。进德修业。不为情欲所薰染。用能在尘出尘。在俗脱俗。超出此圈。而变为中。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其此之谓欤。缘一之变化。由上成一圈。由下亦成一圈。一则平横於两圈之间。(○○)上一圈为北辰。真阳所在之地。其气向外射。所谓一本散为万殊之本。下一圈为世界。阴气所注之地。其气重浊内凝。即前所谓红尘苦海。人欲脱离苦海。上通北辰。其方法惟有将此平横之一画竖起来。贯在圈中。穿出圈外。即君子立命之学。即成为中字。可以顶天立地。(天中地)孟子所谓浩然之气。直养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易所谓与天地合德之大人。中庸所谓参天地之至诚。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悉此中之作用。盖中为天下之大本。故尧传舜曰。允执其中。舜传禹曰。精一执中。老子曰、抱一守中。孔子曰、乐在其中。即人能得此一画。(|)如颜子之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自然澈上澈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先后天一贯。)苦海变为极乐。红尘化为青城。於超凡入圣乎何有。特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顾日用而不知者。人自受气成形而后。乾坤颠倒。阴阳易位。头上有三连属乾。尾闾有六断属坤。以后天之理来讲。天尊地卑。其势本顺。而易经卦爻。则天地为否。孔子系之曰。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又是甚么缘故。凡人天门宜开不宜闭。闭则无明翳障。隔断祖气。乾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