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光遭暹禅师又续
  闻思直证 理事该充 圣凡俱泯 照用弗同
  支那演范 兜率垂功 绵延奕祀 济度群蒙


  ●卷一
  重兴隆琦隐元祖师原本门弟子性幽、独往等编订续修,监寺
   道昱 宗仪     惠秀        宗堂 傅图 绍仁
   道升 廿滋 副寺  舜普  同静寺 宗恺 华忏 本岐 校刊
    道本 永悦     永施        德科 常澄 绍修

  ○山
  【十二则】
  势拨穹窿,屹然永固;形盘大地,观体全真。是以奇岩幽谷,云水居焉;广穴巨川,龙象宅焉。乃至达观上士,每于山色溪声,脱落见闻,与林峦岩壑,浑为一体,名实并称,千古而不磨也。故集是编,略示檗山胜概,庶后之君子,策杖寻源,履践前辙,不迷蹊径云。
  距福清县城西二十里,为宏路驿。由驿而南,循金印馆,缘大壤而入,为清远里之黎湾。黎湾即狮子、香炉二峰内,本邑叶文忠公有纪游亭于道左。亭西数武,为下棋垅,垅之右为桑池园,接寺拱桥。逾桥数武,即寺之旧山门也。历内桥为进寺之始。寺山故有黄檗,因以为名。唐贞元间,正干禅师为开山祖。继有断际、希运禅师出家其中。厥后阐化江外,所住巨刹,皆以黄檗称,为酷爱兹山邃幽故也。远溯来源,自金鸡、白鹤逾三溪,越灵石,北向而下,首出大帽峰,高出云表,峭拔无双,本县中龙之祖也。剥下两枝,东为宝峰。西行十里许,为陈九郎故居。突起为罗汉峰,逶迤曲折至香城,自高山脱脉而束,宛转向南;磊落而下为绛节峰,乃寺之主山也。东自绛节分岫,由化龙直趋下棋垅为寺左障。西自罗汉、天柱、屏嶂列拥,为寺右障。西南自五云、报雨、吉祥诸峰涌腾而下,为寺内案;吉祥之余麓,屹然环绕,与下棋垅相构,为寺内垣;从前案遥引而东,复有香炉峰与狮子峰对峙,为寺外垣。自小帽而东,特起一峰曰佛座,即寺之外朝也。内水则自香城分界,发源自罗汉泉,注石门溪,从内石桥流入放生池,拱桥而出,与外水会。外水则自大帽发源,历九渊而来,绕吉祥而逝,与内水汇,直至迳江。诚禅门法苑,祖裔福基也。自唐迄今,千有余载,正干、断际而下,诸师或扬化他方,或韬光此土,隆替不一,未可悉数。崇祯庚午岁,密云和尚始于兹山开宗播响,重振旧规,远近闻风,咸生渴仰。嗣是费隐大师得面禀亲承之旨,单提向上钳锤,大开炉鞴,钧铸凡圣,以故群贤间出。今隐元禅师以嫡传继踵,赤手全提,具佛祖爪牙,统衲僧巴鼻。宗纲有赖,嗣法得人,丛林维新;万言莫罄,著述之盛,千载希逢。则斯山也,岂但与宇内之胜仅传不朽哉!

  ○峰
  【十十五】
  大帽蜂 此蜂最高,为本山祖。代有黄檗、瑞香生成不辍。顶圆如帽,因以得名。灵石指为留雪幛。
  小帽峰 与大帽峰相连,耸峻圆顶似之。
  宝蜂 在大帽前。群峦环翠,耸出汉表,莹润如聚宝然。中抽嫩枝,灵气钟四潭,中天老人塔焉。
  屏幛峰 在天柱、宝峰之间。聚山环绕,苍翠异常,宛似紫微。
  狮子峰 在香炉溪北。山势崛雄,形如卧地狮子,即本山之捍门也。
  香炉蜂 端圆而秀。一麓下垂如香炉,有柄居前案末,乃寺之华表也。
  佛座峰 蜂独挺,高数百仞。有头颅足膝若大佛宝座,寺以此峰作外案。
  罗汉峰 在天柱上。拔出众岑,状若罗汉。次于大帽,乃本山之中峰也。
  钵盂峰 在罗汉肩左。侧形如釜,因邻罗汉得名。
  天柱峰 乃罗汉右。巍然独耸,势若擎天。
  五云峰 自小帽迢下,层峦叠巘,屈曲有五,如云乍出。
  报雨峰 居五云东。每天将雨,辄先起云,里人以之占雨。
  吉祥峰 与报雨峰连。特朝而来,作寺前案。时有祥光现于其上,故名。
  绛节峰 即本寺主山。一起一伏,断而复连,如绎节状。
  岩
  头陀岩 寺之西嵩头陀岩,有乳香出自石罅间。
  洞
  蟒洞 唐时传有蟒神栖焉,颇知皈依正教,显迹至今。其洞口向石竹,广三丈,深六丈,高亦如之。上有圆窍通天,旁有小泉流涌。内小洞深邃而黑,人不敢人。在大帽峰西北。

  ○石
  三台石 在寺右障中。望之森列,俨如台星,故名。
  飞来石 在第一潭下。高可数丈,三面虚悬,屹然而立。费邑侯以乙亥夏游此,上篆“振鹭之瀑”四字。
  钓台石 在报雨风下。前有三潭可钓。
  屏石  在寺右茶园上。以似屏,故名。
  鼓石  在西潭前旁。甚险,游潭者抱石鼓而上。
  盆陀石 在下棋垅上。
  界石  在翠竹庵后崙顶。上以大石界,下以路界,从山脊分水出。俱系寺业。

  ○岭
  马鞍岭 寺右臂。天柱峰由此而上。马鞍盖以形似呼之。
  铁龟岭 在寺前。右障大溪,沿路而上为报雨峰,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