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意而为动静,体知而介明昧,反身而分诚伪,约诸夫子之用行舍藏(注21),奚云离乎合乎?惟无彼此,是以无拟议;惟无拟议,是以无离合。贯者,道之量也;一者,贯之宗也。非道之中别有一,道无精粗;又非一之後始能贯,道具变动。故曰:言本而末在,言先而後在,言体而用在。故又曰:理有其始,求其始而无始者以出;理有其终,求其终而无终者以明。是则夫子一贯之旨也。尝闻之矣,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皇王得一以贞。言一而天在其中,地在其中,皇王在其中。天下宁有天、地、皇王外之道?则宁有一外之道哉?噫,犹是一贯耳。悟赐(注22)言知也,呼参言行也,先知後行,紫阳(注23)之所以教万世至准也,又何庸象山(注24)之辩?
  【注释】
  ①司马温公:北宋司马光,宝元元年进士,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哲宗即位,入朝为相,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
  ②枢:疑是“柩”之误。
  ③殣:掩埋。
  ④具官:唐宋以后,在公文函牍或其他应酬文字上,常把应写明的官爵品级简写为“具官”。
  ⑤此字模糊难辨。
  ⑥圣道:指儒家之道。
  ⑦参:通“三”,“三”之大写为“叁”。
  ⑧颜渊:即颜回,春秋鲁人,孔子弟子。好学,乐道安贫,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
  ⑨仲弓:春秋鲁人冉雍的字,孔子弟子。孔子称他的德行最好。
  (注10)曾子:春秋鲁武城人,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有文集《曾子》四卷。
  (注11)《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12)该:具备。这里有该洽之意,即详备,广博。
  (注13)迓衡:迎来治平之世。
  (注14)破斧:赞美周公的诗篇名,此诗是周公东征时人所作,文中实际上是东征的意思。
  (注15)疏水曲肱: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疏,粗粝;肱,手臂。
  (注16)执中:中庸之道。作事无过无不过叫执中。
  (注17)钦若:钦敬顺从。《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
  (注18)克明:能明。《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注19)绍闻:承继先王之大业与教导。《书·盘庚上》:“绍复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书·康诰》:“我闻曰:‘怨大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
  (注20)致知格物: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礼·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
  (注21)用行舍藏:被任用即行其道,不任用即退而隐居。语出《论语·述而》。
  (注22)赐:孔子弟子,端木名赐,字子贡。能言善辩,善经商。
  (注23)紫阳:宋朱熹,晚年主讲紫阳书院,故别称紫阳。
  (注24)象山:宋陆九渊,官至荆门军。後还乡居贵溪之象山讲学,学者称象山先生。他与朱熹都是宋代著名理学家,而论多不合。
  爱莲尖说
  杜士晋(邑令)
  介亲民堂左,谋其隙地纵二十余步,南北如之,建燕喜堂三椽,取鲁侯“燕喜”颂也。前屋三椽为茶铛之所,以人迹之罕践,穿地凿池种莲;而观莲者,匪半厦不能蔽风雨。屋若马鬣,仅一楹二柱,侧立峭起,锐上钅享①下,以尖名,似小山之有尖也,且兹地宛在崇堞②,柔木皆木卉③,难于丰茂,非是莲也,朱炎④之节无所观焉。荷浮水面,溉之甘泉,花光四泛,接之香氤,能无爱乎?嗟夫!万彙⑤之多,万情之广,措置有规,生成有术,失之则斁⑥,获之则康,不独莲耳。乃今遂二性之欲,去两伤之患,偃藉吟讽,无施不谐。然而人所好尚,世多同異異。平津客馆,寻为马厩;东汉学舍,鞠为蓁芜。彼经济所先,而汙隆匪一,矧兹近玩,庸冀永年?用祈通贤君子,知所留意,倘与我同爱,庶几不薙也。聊附锓辞琬珉⑦云:“连城破後不如前,财尽民穷也可怜。试上城头高处望,城中荒土少人烟。”噫!连之大概,从可知矣。
  【注释】
  ①錞:同“钝”。
  ②崇堞:高峻的城墙。堞,城上矮墙,指城墙。
  ③枿:同“蘖”,新生之枝条。
  ④朱炎:盛夏。
  ⑤万彙:万物。
  ⑥斁:dù,败坏。
  ⑦锓辞琬珉:刻辞于美石。锓,刻。琬珉,玉石。
  蛤蝴王庙考
  杜士晋(县令)
  按宋人余良弼云:惟王姓王讳延钧,禀忠勇刚正之节,《五代史世家》章矣。爰自朱梁正明①四年知建州军州事,寻授刺史。逮唐天成初,王延钧嗣闽王位,拜奉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尉侍中。长兴二年,提兵往福唐,未班师而薨,封灵昭王。龙启二年,当末帝清泰元年也。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