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里。即晋太康三年,郡守严高欲徙郡治处。山产蕉,可为布,岭曰蕉岭,坑曰蕉坑,溪曰蕉溪。
  琅琦山 在绍惠里。《通志》:“山高耸。登之可观日出。东有龙井,水甚甘冽,亢旱不竭。”按嘉登里亦有琅琦山,与此名同。
  浮峰山 在光俗里。俗传潮盈则山浮,故名。其西曰筹岐,有乌石岩。东为玉壶山,上有三台石,传自武夷飞来。山之别支,曰文笔山,大江绕其下,地曰瀛前。“瀛”今作“营”。明王恭《浮峰》歌:“海门迢递江水东,江心绝□青芙蓉。横空积霭几千丈,绿萝袅袅花蒙蒙。深沉玉镜浮仙岛,黛色苍苍不堪扫。芳草矶头望欲深,夕阳渡口看还好。翠壁红泉高际天,闲云古木相连延。岚烟瀑甬猿声里,僧舍人家鸟道边。仙舟江上何潇洒,此地那能驻君马。思尔青云得志时,莫忘幽期绿萝下。”
  九龙山 在至德里,城南七十里。高插天表,有狂牛岭。南为毗济潭,潭下有穴,通马头江,深邃莫测。明成化中,乡人车水溉田,见下有石,大书“毗济潭”三字。[HT]其支为唐屿,西曰洞山,有狮子石,下为洞江。
  云门山 在江左里南洋屿,城南七十里。多松竹泉石之胜。有弥陀岩、观音岩、泗洲岩、狮子石、坐禅石、五里泉、望拜石、仙掌石、吸江亭、石门箑。南连芹岩、浦峰、后湾、石龙诸山。长江前绕,江中有琴屿、双鱼屿。宋黄裳《云门山》诗:“不须扶我自登山,脚力能胜十八盘。一字雁低头上过,两城人细掌中看。谁知比户缘犹在,却笑南柯梦未阑。忽见归云应是信,满襟先得洞天寒。”明林鸿《云门山》诗:“龙宫临水国,鸟道入烟萝。海旷知天尽,山空见月多。鹤归僧自老,松偃客重过。便欲依禅寂,尘缨可奈何。
  以上山俱城南。
  海 在县东南一百六十里详见《海防》。
  闽 江
  按:郡受上游汀、建、延、邵四郡水,南流经古田囦关,并闽清口二县界,雪峰山以东诸溪之水皆流合焉。复东南流至府西北之白沙驿下,曰马渎江。南流分二派:一派自北而东,由芋原驿石岊江至洪山江,又经南台江,又东南经鼓山下而东出,汇为马头江;一派自西而南,经洪塘,由金锁江,阳崎江,淘江,复折而东流二十余里,曰峡江,经府东南五十余里,接马头江。又东为琅岐江,至五虎门入海。又按:闽、侯官二县江名虽多,实则一支,岐为二派,萦回注泻于两县间,以入于海,此其大略也。至某江之隶某县,及其他陂、湖、溪、涧,仍分县详著之,以备考览。
  南台江 在城南九里,亦名白龙江。即闽越王余善钓白龙处。江中潭深不可测。旧传有龙居之,祷雨多应,名龙潭。明陈亮《泛台江》诗:“千古台江胜,三吴上客游。醉乘闽海月,如泛洞庭秋。木落山逾静,天寒水急流。高怀凌浩渺,长啸振林丘。吊古情何远,挥杯乐未休。兴归非雪夜,人望是仙舟。乐事何年再,雄词此日留。无因陪逸赏,操翰思悠悠。”林世璧《台江竞渡》诗:“共喜朱明日,言从画舫游。山川新雨歇,云树夕阳留。夹岸垂萝袅,数家丛竹幽。芰荷迎舞席,箫鼓拥中流。”“传说怀沙恨,犹存吊古愁。岁华聊自遣,风俗尚堪酬。积水清无暑,飘风飒似秋。楼台宜霁景,罗绮艳芳洲。棹若天边下,人疑镜里浮。渡头菱唱晚,归路独夷犹。”
  螺洲江 在方山下。江水自西而南,经此。
  大定江 在南台江南岸。
  淘 江 在方山下。中有塔林山。
  濑 江 自淘江至大义渡总名,中有三十六湾。
  西峡江 在永福里,距城南六十里。受永福县印溪之水,流经此。接侯官仙崎江,又东流十余里,东峡江亦流合焉。宋林亦之《过西峡渡》诗:“白鹿山头云欲颓,峡门滩下水如雷。锦囊破裂元无用,席帽嵚崎还更来。我自未能逃世俗,人谁便解脱尘埃。扁舟且趁牛羊渡,莫问于今第几回。”明郑善夫《渡峡江》诗:“凛秋行日夜,短别去故里。倦此有所思,陟山复临水。重峡亘天堑,下足顿逸轨。回飚激伏澜,绝流渡蒙氵已。西掩积暝色,翳翳敛夕靡。所忧风波集,击楫志未已。至人乘虚无,君子虑终始。蹈险乃真见,履顺有灭趾。矢言涉大川,勿负横江耻。”顾大典《渡峡江》诗:“岸迥潮痕出,江回峡路长。云帆不可辨,海气更微茫。”陈翰臣《渡峡江》诗:“云来峡气长,朝旭动海树。地穷天堑见,下马问古渡。舟凌寒潮征,帆带孤鸟骛。苍茫南北面,烟岸渺何处。中流破急浪,恍若经滟滪。风波销客魂,惨淡起百虑。岂不戒垂堂,勉强趁归路。登岸慰脱险,回首尚余怖。”杨德政《渡西峡》诗:“岂忘垂堂戒,何因涉险行。青山吹欲动,白浪涌如崩。鸥鹭惊飞尽,蛟螭结阵行。谁云舟楫好,未若羽毛轻。”孙昌裔《雨中渡峡江》诗:“一苇凌空渡,风生万里烟。山形雄障海,水势远浮天。急雨蛟龙斗,盘涡鸥鹭旋。有情难自遣,愁见此茫然。”
  东峡江 跨归仁、高详二里。两山夹峡,上纳汀、建、延、邵之水;下受兴化、泉、漳潮汐。阔十余里,其深叵测。中流有石如砥柱,名浮焦石。下有潭,龙潜其中,岁旱,祷雨辄应。江南北各有亭待渡,官募大小舟十数,往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