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做功果还库钱」。俗谓:人初生,欠阴库钱,死必还之。既毕,除灵。孝子卒哭,谢吊客。家贫,或于年余,择日做功果除灵。小祥致祭如礼;大祥竟有先三、四月择吉致祭除服,此则悖礼之尤者。若夫居丧,朔望哭奠;柩无久停,则又风俗之美者矣。

  俗尚演剧,凡寺庙佛诞,择数人以主其事,名曰「头家」。敛金于境内,演戏以庆,乡闻亦然。台俗尚王醮,三年一举,取送瘟之义也。附郭乡村皆然。境内之人,鸠金造水舟,设瘟王三座,纸为之,延道士设醮,或二日夜、三日夜不等。总以末日盛设筵席、演戏,名曰「请王」。执事俨恪跪进酒食,既毕,将瘟王置船上,凡百食物、器用、财宾,无不具。送船入水,顺流扬帆以去;或泊其岸,则其乡多厉,必更禳之。每一醮,动费数百金,省亦近百焉。虽穷乡僻壤,莫敢恡者。台鲜聚族,鸠金建家庙,俗曰「祠堂」。凡同姓者,进祖父之神主于祠内,不必同支共派也。祭于春仲、秋仲之望日,又祭于冬至日。祭则张灯挂彩作乐,聚饮祠中,尽日而罢。常人祭于家则不然,忌辰、生辰有祭,元宵有祭,清明有祭(或祭于墓),中元祭(七月十五日),除夕祭(十二月三十日)。端午则荐角黍,冬至则荐米圆。泉人日中而祭,漳人质明而祭。泉人祭以品羞,漳、潮之人则有用三牲者。此谓祭祀之俗(又每月初二、十六,有牙祭之例,商民家多有之)。

  卖肉者镇日吹角,音甚凄楚。捕贼者警众鸣锣,急同救火。

  七月普度,夜放水灯;午节逐疫,午打锣皷。

  正月元旦,亲友拜贺,俗曰「拜正」。上元夜大闹花灯,竞放烟火。正月十六,市餍酒肉,曰「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曰「做尾牙」。正月初四日,烧纸礼神,曰「接神」。十二月二十四,烧纸扫尘,曰(有脱字)。二月二日,市街里巷捐金演戏,为当境土地庆寿,曰「春祈福」。三月三日,共制润饼,以祀祖先,曰「三日节」。凡漳州及同安之人,流寓台地者,做三日节,余均做清明节。清明日祭扫墓坟,曰「培墓」。五月五日,用楮钱送路旁,曰「送蚊」;门楣插艾蒲,曰「消灾」;插布为标,渔舟竞取,曰「斗龙舟」;午时为儿女结五色缕于腕,曰「神炼」。至七夕节,将所结之缕剪断,掷于花上,以为明目。六月一日,各家煮米丸,曰「半年丸」。七月七日,曰「魁星会」。士子欢饮,村塾尤甚。又曰「乞巧节」。家供织女,称为「七星娘」。纸糊彩亭,晚备花果、酒醴、三牲、鸭蛋七粒、饭七碗,命道士献祭焚化。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夜制中秋饼,朱书「元」字,掷四红夺之;取秋闱夺元之兆。山桥野店,歌吹相闻,谓之「社戏」。重阳,士人载酒登高,童子竞制风筝。十一月冬至日,家作米丸,祀先禁神,合家皆食,曰「添岁」;门扉各粘一丸,谓之「饷耗」。十二月二十五日,各家斋戒焚香,莫敢狎亵,俗曰「天神下降」。除夕数日前,以各种生菜,以沸水泡瓮中,以供新岁之用,名曰「来年茶」。又杀黑鸭以祭神,谓之「压俗」;置鸭血、猪血、生肉于门外烧之,以除一年不祥之灾。

  ●风俗现况

  市街延请道士禳醮,三年一次,有曰「三条醮」,有曰「五条醮」(水醮、火醮,祈安庆成也)。皆由民人捐缘集金,和衷共济,以祈天地神明为民人消灾降祥之意。一次费金几千圆。乡庄里堡民人则费金几百圆。近海庄民有王爷醮,十二年一次,用木制王船禳醮三日,送船出海,任风飘流。间有王船停滞他庄海岸,则该庄亦要禳醮。不然,该庄民人定罹灾祸。此有明验也。

  三月,北港进香,市街里保民人沿途往来数万人,日夜络绎不绝,各持一小旗,挂一小灯(灯旗各写「天上圣母、北港进香」八字)。

  迨三月十四日,北港妈来郡乞火,乡庄民人随行者数万人。入城,市街民人款留三天。其北港妈驻大妈祖宫,为合郡民进香。至十五、十六日出庙绕境,沿途回港护送者蜂拥,随行者亦同返。此系俗例,一年一次也。

  三月二十日,安平迎妈祖。是日,妈祖到鹿耳门庙进香,回时庄民多备八管鼓乐诗意故事迎入绕境,喧闹一天。是夜,禳醮踏火演戏闹热,以祈海道平安之意。一年一次。郡民往观者几万。男妇老少或乘舟、或坐车、或骑马、或坐轿、或步行,乐游不绝也。

  六月,白龙庵送船。每年由五瘟王爷择日开堂,为万民进香。三天后,王船出海(纸制王船)。先一日,杀生。收杀五毒诸血于木桶内,名曰「千斤担」。当择一好气运之人担出城外,与王船同时烧化。民人赠送品物米包,名曰「添载」。是日出海,锣皷喧天,甚闹。一年一次,取其逐疫之义也。

  迎送圣绩,名曰「送字纸」。十二年一次。值年之时,郡城内外绅士商民演乐迎送,将积年所拾之字纸烧灰,一概箱贮,护送出海,付水飘流,甚为敬意。

  春秋祭孔子,用六佾歌诗。送字纸,用十三咒(所唱凌云词、普庵咒之调)。

  迎神用十欢、八管、四平军、太平歌、郎君曲、青锣皷、小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