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一年,御制「训饬士子文」,颁行天下学宫,训饬士子:

  国家建立学校,原以兴行教化,作育人材;典至渥也。朕临驭以来,隆重师儒、加意庠序,复慎简学使,厘剔弊端,务期风教修明、贤才蔚起,庶几朴棫作人之意。乃比来士习未端,儒教罕着。虽因内外臣工奉行未能尽善,亦由尔诸生积锢已久,猝难改易之故也。兹特亲制训言,再加警饬,尔诸生其敬听之!

  从来学者,先立品行,次及文学。学术事功,源委有叙。尔诸生幼闻庭训、长列宫墙,朝夕诵读,宁无讲究!必也躬修实践,砥砺廉隅;敦孝顺以事亲,秉忠贞以立志。穷经考义,勿杂荒经之谈;取友亲师,悉化骄盈之气。文章归于醇雅,毋事浮华;轨度式于规绳,最防荡轶。子衿挑达,自昔所讥。苟行止有亏,虽读书何益?若夫宅心弗淑,行已多愆:或蜚语流言,胁制官长;或隐粮包讼,出入公门;或唆泼奸猾,欺孤凌弱,招呼朋类,结社要盟。乃如之人,名教不容、乡党弗齿,纵幸脱褫朴、滥窃章缝;返之于衷,能无愧乎?况乎乡会科名,乃抡才大典,关系尤巨;士子果有真才实学,何患困不逢年?顾乃标榜虚名,暗通声气;夤缘诡遇,罔顾身家;又或改窜乡贯,希图进取;嚣凌腾沸,网利营私:种种弊端,深可痛恨。且夫士子出身之始,尤贵以正。若兹厥初拜献,便已作奸犯科;则异时败检踰闲,何所不至!又安望其秉公持正,为国家宣猷树绩,膺后先疏附之选哉?朕用嘉惠尔等,故不禁反复惓惓。兹训言颁至,尔等务共体朕心,恪遵明训。一切痛加改省,争自濯磨,积行勤学,以图上进。国家三年登造,束帛弓旌,不特尔身有荣,即尔祖父亦增光宠矣!逢时得志,宁俟他求哉?若仍视为具文,玩愒勿儆,毁方跃冶,暴弃自甘,王章具在,朕不能为尔等宽矣。自兹以往,内而国学、外而直省乡校,凡学臣、师长皆有司铎之责者,并宜传集诸生,多方董劝,以副朕怀;否则,职业弗修,咎亦难逭,勿谓朕言之不预也。尔多士,尚敬听之哉!

  社学生:顺治九年,准乡社学择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补充,免其差徭。提学按临,造册申报查考。康熙二十五年,裁去。

  赞礼生:康熙二十五年,令府、州、县学慎选在学肄业、文行兼优、声音宏亮者补充。赞礼生,大学六名、小学四名。考试时准为优等,不许滥充;仍行报部。

  乐舞生:康熙二十六年,令郡、县选乐舞生,以青年无过、俊秀子弟补充,习乐、习舞。每学八十六名。大令乐以祀先圣,免其差徭。督学按临之日,造册申报,准其应试。

  奉祀生:康熙二十五年,令圣贤嫡裔有充奉祀生者,仍给衣顶,开名数报部。

  国朝顺治二年,诏各省府、州、县,每岁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于儒学举行乡饮酒礼。设宾、僎、介、主,读律令,申明朝廷之法,敦叙长幼之节。其动费,于存留钱粮内支办;永为定例。

  九年,颁行「六谕」,令地方官责成乡约人等每月朔望宣诵。

  一、孝顺父母。

  一、尊敬长上。

  一、和睦乡里。

  一、教训子孙。

  一、各安生理。

  一、莫作非为。

  康熙九年,颁「上谕」十六条。十八年,颁乡约全书,每月朔望,有司偕绅衿齐集明伦堂及军民人等俱听宣讲。

  一、敦孝弟,以重人伦。

  一、笃宗族,以昭雍睦。

  一、和乡党,以息争讼。

  一、重农桑,以足衣食。

  一、尚节俭,以惜财用。

  一、隆学校,以端士习。

  一、黜异端,以崇正学。

  一、讲法律,以儆愚顽。

  一、明礼让,以厚风俗。

  一、务本业,以定民志。

  一、训子弟,以禁非为。

  一、息诬讼,以全良善。

  一、戒窝逃,以免株连。

  一、完钱粮,以省催科。

  一、联保甲,以弭盗贼。

  一、解雠忿,以重身命。

  是年,恩诏:给赏耆民绢一疋、绵一斤、米一石、肉十斤。

  二十七年,恩诏: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杂派差役。八十以上者,给与绢一疋、绵一斤、米一石、肉十斤;九十以上者,倍之。

  四十二年三月,奉恩诏: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杂派差役。八十以上者,给与绢一疋、绵一斤、米一石、肉十斤;九十以上者,倍之。至百岁者,题明给与建坊银两。

  五十二年三月,恩诏: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杂派差役。八十以上者,给与绢一疋、绵一斤、米一石、肉十斤;九十以上者,倍之。至百岁者,题明给与建坊银两。

  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恭遇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