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郡,置并州。十年,废龙山县,移晋阳县理之。大业三年,罢州,为太原郡,县仍属焉。皇朝因之。在州南二里。
悬瓮山,一名龙山,在县西南十二里。《山海经》曰:“悬瓮之山,晋水出焉,其上多玉,其下多铜。”
蒙山,在县西北十里。《十六国春秋》曰“前赵刘征刘琨不克,略晋阳之人,逾蒙山而归”,即谓此也。今山上有杨忠碑,为周将讨齐战胜,隋开皇二年,追纪功烈,始建此碑。忠即文帝之考,谥曰武元皇帝。
汾水,北自阳曲县界流入,经县东二里,又西南入清源县界。
晋水,源出县西南悬瓮山。《水经注》曰:“晋水出悬瓮山,东过其县南。
昔智伯遏晋水灌晋阳,城不没者三版,後人踵其遗迹,盖以为沼。沼水分为二派,其北渎即智氏故渠也,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周灌溉,东南出城注入汾水。
其南渎,於石塘下伏流,东南出晋阳城南,又东南入於汾。”今按晋水初泉出处,砌石为塘,自塘东分为三派:其北一派名智伯渠,东北流入州城中,出城入汾水;其次派东流经晋泽南,又东流入汾水,此二派即郦道元所言分为二派者也,其南派,隋开皇四年开,东南流入汾水。
洞过水,东自太原县界流入,西入於汾,晋水下口也。《水经注》曰“刘琨之为并州也,刘元海引兵邀击之,合战於洞过”,即是水也。今按此水出沾县北山,沾即今乐平县也,水经县西南二十五里入汾水。
晋泽,在县西南六里。隋开皇六年,引晋水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
府城,故老传晋并州刺史刘琨筑。今按城高四丈,周回二十七里。城中又有三城,其一曰大明城,即古晋阳城也,《左传》言董安于所筑。《史记》云:“智伯攻襄子於晋阳,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春秋後语》云:“智伯攻晋阳,决晋水灌之,城中悬釜而炊。”今按城东有汾水南流,城西又有晋水入城,而《史记》云引汾水,《後语》云决晋水,二家不同,未详孰是。高齐後帝於此置大明宫,因名大明城。姚最《序行记》曰“晋阳宫西南有小城,内有殿,号大明宫”,即此也。城高四丈,周回四里。又一城南面因大明城,西面连仓城,北面因州城,东魏孝静帝於此置晋阳宫,隋文帝更名新城,炀帝更置晋阳宫,城高四丈,周回七里。又一城东面连新城;西面北面因州城,开皇十六年筑,今名仓城,高四丈,周回八里。
故唐城,在县北二里。尧所筑,唐叔虞之子燮父徙都之所也。
三角城,在县西北十九里,一名徙人城。
捍胡城,一名看胡城,在县北二十三里。
受瑞坛,在州理仓城中。义旗初,高祖神尧皇帝受瑞石於此坛,文曰“李理万吉”。
晋阳故宫,一名大明宫,在州城内,今名大明城是也。昔智伯攻赵襄子,襄子谓张孟谈曰:“无箭奈何?”对曰:“臣闻,董安于,简主之才臣也,理晋阳,公宫之垣,皆以艺蒿苦墙之,蒿至於丈。”於是发而试之,其坚则之劲不能过也。公曰:“矢足矣,吾铜少。”对曰:“臣闻,董安于之理晋阳,公宫之室,皆以炼铜为柱质,请发而用之,则有馀铜矣。”高齐文宣帝又於城中置大明宫。
竹马府,在州城中。
汾桥,架汾水,在县东一里,即豫让欲刺赵襄子,伏於桥下,襄子解衣之处。
桥长七十五步,广六丈四尺。
晋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在县西南十二里。《水经注》曰:“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A12M],後人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於水上,晋川之中,最为胜处。”《序行记》曰:“高洋天保中,大起楼观,穿筑池塘,自洋以下,皆游集焉。”至今为北都之胜。
介之推祠,在县东五十里。
唐叔虞墓,在县西南十六里。
高齐相国咸阳王斛律金墓,在县西南十七里。
起义堂碑,在乾阳门街。开元十一年,玄宗幸太原所立,御制并书。
晋祠碑,在乾阳门街。贞观二十年,太宗幸并州所置,御制并书。
讲武台,在县西北十五里。显庆五年置。
榆次县,畿。西去府五十六里。开元户一万五千四百三十七。乡三十。本汉旧县,即春秋时晋魏榆地。《左传》曰“石言於晋魏榆”,注曰:“魏,晋邑。
榆,即州理名也。”《史记》曰:“庄襄王二年,使蒙骜攻赵魏榆。”汉以为县,属太原郡。後魏太武帝并入晋阳县,宣武帝复置榆次县。高齐文宣帝省,自今县东十里移中都县理之,属太原郡。十年改中都县又为榆次县,三年罢州为郡,县仍属焉。皇朝因之。
麓台山,俗名凿台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洞过水,东自寿阳县界流入,经县南四里,又西南入太原县界。
中都故城,县东十里。高齐移於废榆次城,即今县理是也。
凿台,在县南四里。《水经注》曰:“洞过水西过榆次县南,水侧有凿台,智伯瑶刳腹绝肠,折颈摺颐之处。”《史记》曰:“智氏信韩、魏从而伐赵,攻晋阳,韩、魏杀之於凿台之下。”《说苑》曰:“智氏见伐赵之利,不知榆次之祸。”皆谓此也。今按其台为洞过水所侵,无复遗迹。
原过祠,俗名原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