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灌水碓庄前后田八十多甲;一在水碓庄内,源由陂顶而来,分灌水碓庄下田七十多甲。二坡均为业户合筑。
  六十甲陂在新廍仔庄前,源由庵古坑溪分来,灌田心仔庄前洋田六十甲。由业佃出贌修筑。
  柴里庄陂在柴里庄外,源由庵古坑溪分来,灌田甚多。该处业佃合筑。
  老江陂在深圳仑庄边,源由柴里庄陂分来。
  观音陂在县南五里,源从小坑仔溪分来,灌田甚广。
  后庄仔在县西三里,源从小坑仔溪分来,灌田五十甲。
  高林仔陂在县东南,源从五虎山溪分来。
  顶横港陂、下横港陂在县南,源从五虎山溪分来,溉田甚广。
  竹仔脚陂在县东南,源由观音山溪而来。
  海丰仑陂在县东,源从竹仔脚陂下分来。
  老发陂在县东南,源从番仔郊庄田而来。
  社口陂在县东南,源由溪边厝溪分来,溉田八十余甲。
  保长廍陂在县西,源由斗六溪分来,上下二口。
  黄林仔头陂在县东南,收菜公庄洋水。
  圳
  水碓前、中、后三圳在县南七里,分金瓜坑溪水,筑陂流灌水碓庄田及田心仔庄头一带,共灌田一百余甲。
  林内清、浊二圳在县东北十五里,于触口溪引清、浊二水,南行分灌林内田七十余甲、九芎林田三十余甲、石榴班洋田一百十余甲。
  社口陂圳在县东南四里,流灌大潭洋田八十余甲。
  观音陂圳在县南五里,分南北二圳;一流灌田心仔洋田,一流灌大仑庄洋田。
  六十甲陂圳在县南五里,流灌田心仔庄前并江厝仔庄头洋田六十甲。
  柴里庄陂圳在县西南七里,流灌廍仔、江厝仔、九老爷庄一带洋田。
  老江陂圳在县西南七里,流灌深圳仑洋田。
  后庄仔陂圳在县西三里,分灌后庄仔、北势庄一带洋田。
  顶横港陂圳在县南五里,流灌茄苳脚庄、大仑庄后洋一带。
  下横港陂圳在县南五里,流灌大仑庄前洋田。
  竹仔脚陂圳在县东南七里,灌菜公庄洋田。
  海丰仑陂圳在县东三里,分灌海丰仑庄前洋田。
  老发陂圳在县东南二里,灌莲花陂洋田。
  保长廍陂圳上圳在县西一里,流灌保长廍上洋田;下圳在县西三里,流灌保长廍下洋田。
  黄林仔头陂圳在县南三里,流灌番仔郊庄前洋田。
  番仔埤圳在县东,分埤仔头溪水,灌番仔洋田。
  虎尾溪圳在县东北三里,分埤仔头溪水,流灌虎尾溪洋田。
  书院
  龙门书院(附文昌宫内)。
  义塾(现无)
  社塾(现无)
  祠庙寺观
  文祠号龙门书院,在县城北,前后两进,南向。东与受天宫比附;西一护廊。前进祀朱子文公、梓潼帝君、关圣帝君;后进祀制字仓先圣人;西廊祀福德正神,附祀陈邑主文起,张邑绅凤祥禄位。祠中出息年收租谷二百余石,园税银一百余元,以为春秋每岁祭祀早晚香灯、并帮贴生童考费、秋冬会课等用。值首,逐年秋祭日于神前筶取承办。
  天上圣母庙一号受天宫,在县城北,前后两楹。前祀圣母;后祀佛祖,附祀姚公鸿禄位。道光二十八年,沈长盛倡捐监修一号新兴宫在县城东门,咸丰年间士民捐资重修。
  观音庙一号永福寺,在县城南。道光二十八年业户陈玉芝倡捐监修。一号湖山岩,在县治东十二里,香火甚盛。
  池王爷庙号代天宫,在县城南,前后两楹。乾隆年间公建,咸丰十一年重修。
  陈圣王庙号广福宫,在县城西南。前漳邑士民公建,同治年间戴逆倡乱折毁,至光绪十九年,绅士陈一昌等倡捐重建。
  三山国王庙在县城南,前粤籍九庄公建;后屡重修,今损坏。
  城隍庙在县城东。光绪十九年县治移驻斗六,暂盖竹屋供奉神像。
  福德庙在县城中大街,两进,西向。合堡公建,光绪年间重修。
  将军庙在都司署内,前后两楹。前祀二十四将军,后祀林总镇。光绪年间,都司凌定国修。
  温王爷庙在南门外,一楹。士民公建。
  大众庙即厉坛,在县城南门外。
  昭忠祠在县城西南,前后两楹,南向。东西两廊奉旨特建,祀张丙案内殉难官员人等(事略附后)。光绪十四年,斗六盐馆委员冯大镛监修,充荖叶税春秋祭祀、供奉香灯及损坏修理之用;近年斗六盐馆兼办开费外,由委员解存道库。前楹祀赠知府衔方公振声、赠游击衔马公步衢、赠都司衔陈公玉威,配祀幕友六品职衔沈志勇、七品职衔沈联辉、员弁原任外委许国宝、林登超、蔡大贵、署外委额外朱万年、陈腾辉。后楹祀赠淑人方夫人张氏、赠恭人陈夫人唐氏,配祀方姑。东廊末座以家人赖寿、姜升、曾福、邱升从祀。西廊末座以殉难兵丁等从祀。
  方、马、陈三公殉难事略
  方公振声,浙江山阴九墩庄人也。先世由皖迁浙,公父嫁云公客京师,赘于范氏,遂寄籍顺天。公供事武选司,期满选福建闽安巡检,历署沿海要缺;陛补斗六门县丞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