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等谨当戮力协心以佐大事。若或已暂还阙抚定京师亦当以少俟按堵亟复东下份等不胜激切延望之至。
  母后诏令备车驾法仗等赴南京迎请百司庶务分半以去。
  大元帅康王谒太祖庙。
  王诣鸿庆宫谒太祖庙大哭群臣皆哭。
  二十六日乙酉太宰张邦昌赴南京。
  邦昌等自京师来诣元帅行府邦昌以亲从官数人自随王命引邦昌入邦昌恸哭叩首请死王命赞者掖前见如宾礼邦昌具言围城事始末继之以泣王亦泣。
  二十七日丙戌发纲运赴南京。
  括船装发纲运及乘载宫嫔等赴南京汴河之舟如鳞次而行。
  内侍邵成章王衮奉乘舆服御仪仗来。
  大元帅命加汪伯彦显谟ト直学士黄潜善徽猷阁直学士耿延禧龙图阁学士董耘徽猷阁学士并提举南京鸿庆宫兼侍读高世则承宣使。
  二十八日丁酉国子祭酒董率太学生赴南京捧表劝进。
  耿南仲等进呈赦书合行事件。
  司农少卿权户部侍郎胡思乞罢权可依。
  胡交修除集英殿修撰知湖州。
  中山府提辖使臣沙振杀安抚使陈遘。
  金人以太上皇北狩至中山府其帅臣陈遘登城金人以太上皇至城下谕令开降太上呼遘曰:吾道君。
  皇帝也。遂恸哭曰:陛下安得至此提辖沙振曰:此中,岂有道君皇帝必金人之诡诈也。遂以箭射之遂鼓众喧闹杀遘其子锡在旁倒身护遘乃并杀之,於是振自守中山金人逼以归遘弟适仕光禄卿靖康中遣出使为金人驱迫往燕山府拘囚累年而死适子铸(旧校云:按宋史遘守中山金人围之遘呼步将沙振往振素有勇名固辞固遣之振怒。且惧潜怀刃入府遘妾定奴责其辄入振立杀之遂害遘於堂与此所载不同)。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九十五校勘记。
  伯彦曰:尝闻太平兴国中(脱曰:字) 往荆襄江浙寻问二圣所在众情稍安致虚进兵淆渑光世乃统所部(脱寻问至光世十八字) 赵子崧出榜晓谕都城士庶(脱出字) 当今贼退却请车驾及从来权宜(一作当日金贼劫请车驾及後来权宜)
  众愤难遏(众误作忠) 委所在优加覆护宥恕(脱宥恕二字) 要知转祸为福(要误作亦) 诸公不自思耳(脱诸字) 惟识事变知祸福者(变误作稔) 傥彼遂久假而不归诸公各欲希扳附之功愿为王伟源休亦请自择(脱彼遂至之功十六字愿误作欲。又脱王伟二字)已垂帘听政(脱巳字) 遣使迎立康王以奉宗社此诚不世之功矣。(脱遣使十字) 京师尝有手书(脱手字) 惟大王亟整六辈(亟误作函) 大元帅府檄文(文误作闻) 受专征(误作服) 以图克复之功窃虑周旋顾虑事不早定机会一失悔不可追(脱之功至此二十字) 今再陈其愚状(状误作伏)举族皆行(皆误作偕)臣当躬率百官(当误作等) 复有北道总管赵野(复误作後)亦当以少俟安堵(安误作按) 遘恸哭曰:陛下安得至此(遘误作遂) 金人逼太上皇以归(脱太上皇三字)。



  

●卷九十六

  靖康中秩七十一。
  诸录杂记。
  靖康小录曰:国家自太祖开基太宗继统平靖天下四方无虞黎民安业百有馀年至熙甯元丰间邪臣用事托儒文奸口道孔孟之言身行商鞅之术始变祖宗良法改乱旧章无有存者祸乱之阶实兆於此有识之士奋身力争而不能夺其说新法遂行而积怨於天下之口排斥正人引用邪慝上下相蒙政以贿成其後王黼辈以庸谬相继祖宗之业,於是大坏端人正士弃逐海表庸愚谄佞充满朝廷至宣和五年童贯王黼始开边隙取九州之地结怨金虏(改作人)以启靖康之祸呜呼驯致於此岂一朝一夕哉!初王黼童贯蔡攸之取燕山也。识者知其必败事及得燕山以蔡靖为大帅用降虏(改作人)郭药师副之药师每伪出猎动逾旬日与金人通谋靖察其意而逆知其叛屡奏朝廷而李邦彦等在位专以蒙蔽为事奏每不达靖具章疏直达奏闻上览奏惊召邦彦问之邦彦乃诡为之说曰:此乃靖不肯久居边任欲入朝耳上遂信而不疑及童贯领精兵数十万取云:中而金虏(改作人)以兵犯(改作入)境边奏继至朝廷仓皇无策童贯遂弃所领兵遁归宰相大臣收皆相顾无语会上皇亦厌万几有禅位之意传位皇太子改元靖康正月虏(改作金)人犯(改作至)京师仓猝无备议和退师驿召徐处仁至拜为太宰擢唐恪为中书人皆贺得人谓可以拨乱独给事中谢克家曰:州郡失一良守朝廷得一忄佥人其後附会耿南仲而乖谬有不可述者靖康之初首为宰相而因循失措者吴敏与处仁也。奸巧自营废国提防者唐恪聂昌也。太学生自伏阙朝廷士大夫恶之上出五岳观御史台官孙觌言於上曰:诸生欲邀驾上大疑诸生作乱以兵防之继而出到国子监前回观诸生无乱行者其疑遂解初番贼(改作金人)至朝廷日下求言诏及兵退则讳言多责进谏者言路遂塞南昌士人知朝廷意亦不复上书时人为之语曰:城门闭言路开城门开言路闭如选人李允文上殿陈议慷慨多论列大臣不和。且坏国事而耿南仲唐恪欲捃以他事。又选人翁挺自奉诏求言论列国事利害及考慎其相则大臣嫉其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