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知录

自序
卷上
卷中
卷下



自序

  一、闽立国仅一年,某以乙酉冬十月始到行在。既补外吏,不悉朝事;又终日奉檄驱驱,无因得阅邸钞。兹编凡福州年月以前事,皆得诸闻者也。至于延平行政、赣州用兵,亦祗识其所亲见。江、闽士大夫多留心者,必已有成书也。

  一、粤事,自戊子秋九月过岭到肇,参列班行,略有见闻,随即记录。兹编凡戊子以前,皆本诸刘客生之日记;于湖南战功多不甚悉,亦因其所记者而已。辛卯春,滞梧州村中,略加编辑。夏四月,始离粤地;去南日远,间有传闻,不敢深信、亦不敢纪也。

  一、宏光朝,某以书生蒙钩党之祸,匿武水周仲驭家复壁中,耳目俱绝;无所闻知。乱后始过白门,于先朝勋戚口中得三疑案,遂作传疑诗三首纪之。至于覆国之奸固系同郡,本末素悉,今惟纪其里居大略;乞降后,死仙霞岭事,皆得诸同时共事者之口。若其立朝误国诸状,海内自有信史也。

  一、某平生好吟,每有感触,辄纪篇章。闽中舟车之暇,亦间为之。粤则闲曹无事,莫可发摅;每有纪事,必系以诗。或无纪而但有诗,或纪不能详而诗转详者;故诗不得不存也。删者甚多,亦存其纪事之大者而已。

  一、出岭时,频遭兵掠;是编为小儿法祖藏败絮中,得存。归而深匿之,将作井中史矣。儿殁十余年,不忍发笥检视;而伪说横行,颠倒悖谬,无处置喙,付之长叹而已。近见野史中亦间有传信者,然皆得之风闻;其中成败是非、本末曲折未经亲见,故不能悉之深也。其书有为予所知而不甚关系,当时偶失纪者,补入数条;若予所不知者,虽信亦不敢载也。

  桐城钱澄之饮光氏记
 
卷上

  隆武纪事

  上讳聿键,太祖高皇帝九世孙。其先封于南阳,国号唐。祖端王,惑于嬖人,欲立其子;囚世子义于承奉司。上方三岁,从之囚;年二十八,尚未请名。已世子遇毒薨;守道陈奇瑜、知府王之桂言于王曰:『世子薨逝不明;若其子不得嗣,事必发觉』。王惧,始为上请名,立为世孙。

  崇祯五年壬申,端王薨,上袭位;年三十一矣。

  七年甲戌,流寇猖獗。上蠲金修筑南阳城,知府陈振豪弗授功;上以为言,诏逮振豪下狱。已又援潞王例,乞增兵三千人,以陈永福为参将领之;不许。

  八年乙亥冬,流寇再犯南阳。上疏言:『所有护卫一千二百人,半为汴梁班军;乞念郡当贼冲,以全军见还』。亦不许。会先帝欲行宗室换授法,礼臣陈子壮执不可。上遗书子壮争之,称说典制、援引经传,言言有本;廷臣固不及知也。已因督臣卢象升过南阳不朝,劾奏之。上好争宗藩大体,又所建请日烦,与廷臣多抵牾;先帝意亦不之善也。

  九年丙子八月,京师戒严,上倡义勤王。巡按御史杨绳武以闻,奉旨切责;至裕州与贼遇,亡其内竖二人,乃返。事定,下礼部议,给事中冯可宾、锺炌议废为庶人,安置凤阳高墙。监送同知张有度欲以槛车械致之,上自裁不殊。至凤阳,陵奄索贿不遂,用祖制墩锁法以困苦之。上不胜其辱,病几殆;赖妃曾氏调护惟谨,至刲股以进,乃愈(妃曾氏,诸生曾文彦女,本籍江西;上即位,册为皇后)。有司廪禄不时,资用乏绝。望气者言:凤阳高墙内有天子气。淮抚路振飞闻之,以赈罪宗为名,入见上;上告以吏遇无礼状。振飞疏请加恩罪宗,置吏无状者石应诏于法;赈以私钱。

  甲申十七年,北京陷,南渡立国;大赦,出高墙。礼部奏请复王爵,不许;命徙居广西平乐府。

  乙酉四月,上行至杭州,南都报陷。上劝潞王监国,拒北使之招降者;王不能听。时镇江总兵郑鸿逵自京口至、户部主事苏观生自南都至(观生,由保举为县令起家),胥会于杭。杭已降,遂奉上入闽,以闰六月七日监国。郑鸿逵请早正尊位以系人心,郑芝龙意有所待,群臣亦多言监国名正,宜早出关号召天下;俟有收复功,建号未迟。不报。随于二十七日祭告天地、祖宗,即皇帝位于福州南郊。以布政司为行在,建行在太庙社稷,改福州府为天兴府。立妃曾氏为皇后。大赦天下,以本年七月初一日以后为隆武元年。遥上宏光尊号为「圣安皇帝」。进封靖逆伯郑鸿逵为靖逆侯、南安伯郑芝龙为平逆侯,封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升苏观生礼部侍郎,寻加东阁大学士;叙拥戴功也。以黄道周人望所归,特用为吏部尚书大学士。召起旧臣何吾驺、蒋德璟、黄景昉,又起朱继祚、林欲揖、路振飞、曾樱、熊开元等,皆相继入阁。姜曰广、吴甡、高宏图、郑三俊、陈子壮等,俱遣官敦请。其后,又以黄鸣俊、林增志、李先春、陈宏谧等为大学士;独宏谧不至。以张肯堂为兵部尚书、李长倩户部尚书、曹学佺礼部尚书兼兰台馆学士、吴春枝兵部右侍郎、周应期刑部尚书、郑瑄工部尚书、马思理通政使。一时耆硕,尽列卿贰。其科道各官,或起旧、或召起特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