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的选译,此篇未译)可以参看。】 三日后,方诣大牙帐致贺礼也。正月晦 【(十五日)】 ,复西南行。二月中旬,至「忽兰,赤斤」,东行及马头山而止,趁春水飞放 【春水飞放,即是春天到某水行猎的意思。契丹、蒙古(女真也多是如此)的可汗,每年春、秋两季,必趋某水、某山行猎,因名春猎所到之水为春水,秋猎所到之山为秋山。于是春水、秋山即成为春猎、秋猎的代名词。飞放即是飞放鹰鹄,即春捺钵时的主要活动。(傅乐焕先生名著辽代四时捺钵考五篇中,第一篇即是春水秋山考,叙述东北民族草原生活极详,可以参看)】 故也。

  10.王庭问对(二):讨论应如何尊崇孔子?与如何选用贤才安定汉地? 【按张德辉与忽必烈的第二次谈话,在戊申(一二四八)春季,中丁释奠、祭祀孔子以后,故列为第十节。元史(一六三)本传,戊申下有春字,较事略为佳,惟王作世祖,德辉作公,自是后日编纂事略与元史者所追改。】

  戊申 【(一二四八)】 春,德辉释奠,致胙于 王 【释奠,是设馔爵以祭祀先圣先师,即是今天的祀孔典礼。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按旧时以阴历仲春(二月)仲秋(八月)的上丁日,(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即是沿用古时的释奠礼。胙,是祭肉;即丁祭以后,将祭时用过的牛、猪、羊肉,分割成长条小块,分送给与祭的人,叫做分胙肉。这里的致胙,即是张德辉等祭祀孔子以后,将祭肉奉献给忽必烈,以示敬意。】 。 王曰:「孔子庙食之礼何居?」 【元史(一三六)张德辉传,作「孔子庙食之礼何如?」何居,即安在的意思。何如,则是怎么样?就下文的答辞说,应以事略为佳。】 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尊崇儒道之心何如耳。」
  王曰:「自今而后,此礼不废。」 【这是忽必烈正式对祀孔的表示支持,也即是后来壬子年(一二五二)德辉与元裕(事略作元好问,缪荃孙氏认为是钞写时,遗漏「之」字)再度北觐,「请世祖为儒教大宗师,世祖悦而受之」的原因;且是获得忽必烈汗允许蠲免儒户兵赋的缘故了。】
  王又问曰:「今之典兵与宰民者,为害孰甚?」对曰:「典兵者,军无纪律,纵使残暴,所得不偿所失,罪固为重。若司民者,头会箕敛 【头会箕敛,意指赋税烦苛。王先谦汉书补注(三十二)陈余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注说:「吏到其家,以人头计数出谷,以簿箕敛之。」】 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其。 【(以上本传较事为详)】 」王默然良久,曰:「然则奈何?」德辉曰:「莫若更选族人 【(蒙古人)】 之贤如口温不花 【口温不花,太祖异母弟别里古台的第二字,元史无传,事迹散见于纪、表及其有关列传。助理萧启庆先生近从事编纂「元史蒙古人名引得」辑有「口温不花事略」甚佳。略采如下……  (1) 旧元史(一○七)宗室世系表:「别里古台大王位」下,三字,「也速不花大王、口温不花大王、罕秃忽大王」。  (2) 元史(一一七)别里古台传:「宗王别里古台者,列祖之第五子,太祖之季弟(应作异母弟)。明敏多智略,勇力绝人;摧锋陷阵,不避艰险。太祖尝曰:『有别里古台之力,哈撒儿之射,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子曰口温不花。口温不花领兵河南,屡建大功。」  (3) 同上一一五睿宗拖雷传:「壬辰(一二三二)春,(金帅)哈达知拖雷已北(上),合步骑十五万蹑其后。……太宗(窝阔台)时亦渡河,遣亲王口温不花等将万骑来会。天大雨雪,金人僵冻无人色,几不能军。……拖雷率诸将奋之于三峰山(今河南禹县南二十里),大破之;追奔数十里,资仗委积,金之精锐,尽于此矣。」(圣武亲征录壬辰年(一二三二)下,也作大王口温不花,事迹略同,惟不如元史之详)  (4) 同上(一五五)史天泽传:「丁酉(一二三七),从宗王口温不花围光州(今河南潢川县),天泽先破其外城,攻子城,又破之,师次复州(今湖北沔阳县西),复人惧,请降。进攻寿春(今安徽寿县)……乘胜而南,所向辄克。」(元史(二)太宗纪九年丁酉,口温不花围光州,从征者史天泽外,尚有张柔,余略同)  (5) 元史(二)太宗纪七年乙未(一二三五)诸王口温不花获宋何太尉。  总上所举,亲王口温不花战功卓著,他对于金元三峰山之战,经略河南湖北诸战役,都是有大功的。他曾充任史天泽的上司,所在治军严明,张德辉素所谂知;所以他对忽必烈称道口温不花,与忽突忽并举,是有道理的。旧元史对口温不花与忽突忽二人没有专传,可证它记事的不完备。(新元史卷一○五、蒙元儿史记卷二十二、别勒古台传(名从元朝秘史),均附有口温不花事迹,惟均甚简略)】 者使掌兵,勋旧则如忽都虎 【(本传;事略则改作「呼图克」)】 【忽都虎即元朝秘史中,卷四第一三五节、卷八第二○三节等的忽突忽;有时也称作失吉刊。忽突忽。(秘史共有二八二节,就中有八节提到忽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