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1 郭璞云:“椆,未详也;音雕。”郝懿行云:“类篇云:『椆寒而不凋。』”
  又东二十里,曰婴之山,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锡。
  又东五十里,曰大孰之山。杀水出焉,东北流注于视水1,其中多白垩。
  1 郝懿行云:“视当为瀙。水经注云:『瀙水又东北,杀水出西南大孰之山,东北流注于瀙。』”
  又东四十里,曰卑山,其上多桃李苴梓,多累1。
  1 郭璞云:“今虎豆狸豆之属;累一名縢,音诔。”
  又东三十里,曰倚帝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状如鼣鼠1,白耳白喙,名曰狙1如,见则其国有大兵。
  1 郭璞云:“尔雅说鼠有十三种,中有此鼠,形所未详也。音狗吠之吠。”
  2 汪绂云:“狙音蛆。”
  又东三十里,曰鲵山,鲵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美垩。其上多金,其下多青雘。
  又东三十里,曰雅山。澧水出焉,东流注于视水,其中多大鱼。其上多美桑,其下多苴,多赤金。
  又东五十五里,曰宣山。沦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视水1,其中多蛟。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2,其枝四衢3,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4青柎,名曰帝女之桑5。
  1 珂案:经文五十五里,宋本、毛扆本均无下五字。经文视水,郝懿行校仍当作瀙水。
  2 郭璞云:“围五丈也。”
  3 郭璞云:“言枝交互四出。”
  4 珂案:经文黄华,艺文类聚卷八十八引作青华,太平御览卷九五五引作青叶。
  5 郭璞云:“妇女主蚕,故以名桑。”珂案: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广异记云:“南方赤帝女学道得仙,居南阳崿山桑树上,赤帝以火焚之,女即升天,因名曰帝女桑。”毕沅云:“案水经注,(宣)山在今河南泌阳县界,今失名。”泌阳县,汉时称比阳县,属南阳郡,则宣山即崿山矣,宣山帝女之桑即崿山帝女桑也。赤帝女居此桑火焚升天,故桑以帝女而名,郭释以“妇女主蚕”云云,殊未谛也。
  又東四十五里,曰衡山1,其上多青雘,多桑,其鳥多?鵒。
  1 郭璞云:“今衡山在衡阳湘南县,南岳也,俗谓之岣嵝山。”珂案:此衡山非南岳衡山,郭注以为即南岳衡山,失之,见海经新释卷十三“三天子之都山”节注1。
  又东四十里,曰丰山1,其上多封石,其木多桑,多羊桃,状如桃而方茎2,可以为皮张3。
  1 珂案:上文已有丰山,此山盖与连麓而别一山,非重出也。
  2 郭璞云:“一名鬼桃。”
  3 郭璞云:“治皮肿起。”
  又东七十里,曰妪山,其上多美玉,其下多金,其草多鸡谷。
  又东三十里,曰鲜山,其木多楢杻苴,其草多?冬,其阳多金,其阴多铁。有兽焉,其状如膜大1,赤喙、赤目、白尾,见则其邑有火2,名曰(犬多)即3。
  1 郝懿行云:“大当为犬字之讹,广韵作犬,可证。膜犬者,即西膜之犬,今其犬高大浓毛,猛悍多力也。”
  2 郝懿行云:“广韵说(犬多)即出则大兵。”
  3 郭璞云:“音移。”
  又东三十里,曰章山1,其阳多金,其阴多美石。皋水出焉,东流注于澧水,其中多?石2。
  1 郭璞云:“或作童山。”郝懿行云:“经章山当为皋山,注童山当为章山,并字形之讹也。见水经注。”珂案:王念孙校同郝注。
  2 郭璞云:“未闻。”珂案:?,俗作脆;郝懿行云:“说文云:『?,小耎易断也。』此石耎薄易碎,故以名焉。”
  又东二十五里,曰大支之山,其阳多金,其木多榖柞,无草木1。
  1 珂案:经文无草木,宋本、毛扆本均止作无草,何焯校亦衍木字,郝懿行校同:木字实衍。
  又东五十里,曰区吴之山,其木多苴。
  又东五十里,曰声匈之山,其木多榖,多玉,上多封石。
  又东五十里,曰大騩之山1,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砥石。
  1 郭璞云:“上已有此山,疑同名。”珂案:大騩山已见中次七经。
  又东十里,曰踵臼之山,无草木。
  又东北七十里,曰历1石之山,其木多荆芑,其阳多黄金,其阴多砥石。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虎爪,名曰梁渠,见则其国有大兵。
  1 郭璞云:“或作磨。”
  又东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中有美赭。其木多苴,多(上竹下媚)1。其阳多金,其阴多铁。
  1 郭璞云:“筱属。”郝懿行云:“筱,箭,见尔雅。又中次十二经云:『暴山多竹箭(上竹下媚)箘。』是(上竹下媚)亦箘属,中箭也。”
  又东二百里,曰丑阳之山,其上多椆椐。有鸟焉,其状如乌而赤足,名曰(鸟只)鵌1,可以御火。
  1 珂案:(鸟只)鵌音枳徒。宋本、毛扆本、汪绂本并作(鸟只)余。
  又东三百里,曰奥山,其上多柏杻橿,其阳多(王雩)琈之玉。奥水出焉,东流注于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