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无乃非直笔。」盖指西杨辈修实录,书方再三叩头乞生者,非实事也。
  六十六
  靖难之岁十一月,副都御史陈瑛言:「皇上顺天应人,以有天下,四方万姓,莫不率服。然车驾初至京师,有不顺天而效死建文者,如礼部侍中黄观、太常少卿廖升、翰林修撰王叔英、衡府纪膳周是修、浙江按察使王良沛、知县顾伯玮等,计其存心与叛逆同,宜从追戮。」上曰:「朕初举义,诛奸臣不过数辈。后来二十九人中,如张紞、王钝、郑赐、黄福、尹昌隆皆宥而用之。今汝所言数人,况有不与二十九人之数者。彼食其禄,自尽其心,悉勿问。」
  六十七
  历代帝王庙,岁仲春秋,皇帝遣大臣祭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帝金天氏、帝高阳氏、帝高辛氏、帝陶唐氏、帝有虞氏、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汉高祖皇帝、汉光武皇帝、唐太宗皇帝、宋太宗皇帝。分五室,室太牢一,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从祀名臣:风后、力牧、皋陶、夔、龙、伯夷、伯益、伊尹、傅说、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穆公虎、方叔、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邓禹、冯异、诸葛亮、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曹彬、潘美、韩世忠、岳飞、张浚,凡三十二人,列两庑。庑二坛,坛少牢一。
  先是,洪武元年祀三皇,用太牢。勾芒、祝融、风后、力牧配。四年,令天下立三皇庙,岁春秋祭,已而令祭于陵。是年命官参考历代圣帝贤王,但在中原赡养人民者三十四君合祀之,择名臣从祀。六年,礼官言:古帝王有父子、祖孙一庙合祭,非礼。令别立历代帝王庙,同堂异室,岁春秋祀三皇、五帝、禹汤、文王、武王、汉高祖、光武、唐高祖、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其守成贤君,令所在有司岁春秋祭于陵。七年,塑帝王冕坐像。上曰:「伏羲、神农未有衣裳之制,勿加冕服。」已而郊祀,祔祭诸帝王,省春祭。岁仲秋遣官祭于庙。二十年,以武成王从祀帝王庙,去王号,罢故庙祀。二十一年,礼官择上历代名臣始终全节者三十五人,从祀帝王庙。上曰:「赵普负太祖,不忠,不可祀。元木华黎,安童祖也,不可祀孙而去祖。可祀木华黎,罢安童祀。祀伯颜,阿术可勿祀。」又曰:「汉陈平、冯异,宋潘美皆宜祀。」未几,上曰:「文王虽基周命,终守臣节。唐高祖有天下,本太宗力也,可勿祀,祀于陵。增祀隋文帝。」是年庙火,改建于钦天山之阳,去隋文帝。子午卯酉年,传制祭陵,停庙祭。嘉靖九年,罢历代帝王南郊从祀。礼官请加南京庙春祭,上不从。令建庙京师,岁仲春秋祭。南京祭罢。十年春,庙未成,今皇帝祀之文华殿。庙初成,今皇帝至庙祭。是年修撰姚涞请罢元世祖祀,礼官议不可。上从礼官议。二十四年,给事中陈棐又言之,乃罢祀元世祖,并罢从祀木华黎五人。
  六十八
  外戚封公自嘉靖始也。张鹤龄[六]嗣寿宁伯,进侯。又以迎立今皇帝,进封昌国公。庆云、长宁,孝肃太后家二侯伯;瑞安、崇善、安仁,孝贞皇后家三侯伯。惟延龄兄弟公侯最贵盛,得祸亦最惨。
  六十九
  驸马无封侯者,滦城、富阳、永春、西宁皆以军功封。惟永康公主驸马崔元,以迎立今皇帝封京山侯。孝陵少公主驸马赵辉,天顺中求封侯,不得。
  七十
  洪武十九年,大诰三编俱成。二十八年,始令法司拟罪引大诰减等。盖因大诰初序末有云「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故也。然至今但有减等,而无加等。
  七十一
  开国功臣常、李、邓、汤、刘五姓,嘉靖中续封,甚惬人情。但李太师之后不沾一命,尚为缺典。
  七十二
  孝烈皇后将葬,上念西苑之变孝烈有大功,欲葬于孝洁皇后之左,已而中止。上新作寿陵,至是定名永陵,令先葬后。上曰:「孝陵、长陵先葬孝慈、仁孝也。」
  七十三
  成祖于建文己卯七月起兵靖难;宸濠亦以正德己卯六月反湖广。二阁老皆石首人,文定永乐甲辰、文简嘉靖甲辰入阁。所事二帝,皆藩王入继大统。永乐辛丑四月,三殿灾;嘉靖辛丑四月,九庙灾。
  七十四
  圣祖开科,诏务求博古通今之士。乃所试仅有判语及一二时务策,生徒竟未识。大明律所云「时务尽掇述括帖」,以故士乏通今之学。其于政体得失、人材优劣且不论,只历朝纪年及后姓陵名,知者亦鲜。近二十年来,士大夫始以通今学古为高矣。
  七十五
  入内阁为辅臣预机务,特避丞相名耳,实始于建文四年。长陵即位之初,阁中有文渊阁印,印文玉箸篆。惟封上、诏草、题奏、揭帖用之,不得下诸司。下诸司以翰林院印。凡入内阁,云直文渊阁。即官至三殿、二阁、二坊大学士,无入内阁旨,不得与机务也。虽编修、赞善等官,有入内阁旨,亦得预机务矣。文渊阁在禁中。徐武功署衔自称掌文渊阁事,可乎?
  七十六
  我朝帝后尊谥,皆有「孝」字,惟景皇汪后无「孝」字。文臣无谥「孝」者,国初惟赠东海侯陈文,谥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