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哉。



  嫂叔无服议 


毛岳生



昔先王制服。三年之丧。由人心之不忍而节焉。其它尊卑隆杀。则皆缘义而推。由名而加者也。义无可推。名无从加。则无服矣。礼大传曰。同姓从宗。异姓主名又曰。名著而男女有别。是故嫂叔之无服也。为慎于名也。无母妇之名。而为母妇之服。是甚悖于义而紊其序焉。此先王主名而别男女之道也。而后人必论为有服者。彼既不察名之二义。又以传言无服。而丧服记则曰夫之所为兄弟服妻降一等。文与传乖异。而记恒记经不备。是知古非无服。谓宜服大功。后唐定服小功不废。殊不知记云夫之所为兄弟服。犹曰夫之所为小功服。举兄弟以着其目而明其降。不专以属兄弟。然记不曰小功何也。大功小功。有成人未成人之异。而服因有受与无受。曰小功。惧其无差别。故不曰小功。而曰兄弟服。非以云嫂叔服也。然何以知非昆弟而决为小功。昆弟之服。已具于经。而夫之昆弟无服。传固言矣。记之传曰。何如则可谓之兄弟。传曰。小功以下为兄弟。言远兄弟自小功始也。曾祖父母正服小功。而经列齐衰三月。传曰。何以齐衰三月也。小功。兄弟之服也。不敢以兄弟之服服至尊也。则此兄弟小功必矣。康成曰。兄弟犹言族亲也。所以谓之族亲者。记云兄弟皆在他邦加一等。不及知父母与兄弟居加一等。大功以上。则义固亲。服已重不可加。故传解曰。小功下。而记他云兄弟皆小功。族亲所容者广。因举以释其疑而通其义。不然。记云兄弟服亦缌类。则降又何等。而妇人又礼不袒焉。是故他经言兄弟。固不举属小功。然传各有义。此谓小功决也。由是言之。期亲昆弟妻无服。至于小功。而从为之缌。先王制服。必不若是无等矣。又丧服自君父外。不曰某为某。则曰为某。繁列名称。以次其类。嫂叔果有服矣。此当云夫之为兄弟服。不当云所为也。所为云者。所为如是之服也。且记前云。君之所为兄弟服。室老降一等。公士大夫。降其旁亲。自期以下。不独昆弟。大功章云。大夫。大夫公之昆弟为从父昆弟庶孙姑姊妹女子子适士者是也。此独云兄弟何邪。若然。凡记云所为兄弟服。举兄弟以着其目而明其降。不专以属兄弟。又其易明者也。夫记不与传殊。而必欲执记以违传。用苟背于经。是岂为知礼哉。然魏蒋济论嫂叔之服。误据娣姒妇文。时固辨其非而正其失。至晋成粲援记为典。粲固不考记义。苟说又辄放逸。不曰夫之所为兄弟服。而曰夫为兄弟服。妻降一等。自晋及今。鲜有言者。则以不维记云所为之义。又不察兄弟谓小功。其所称遗异。无词辟之故焉。然则嫂叔无服信矣。而人果幼失父母。生长于嫂。嫂之鞠养。情若所生。如魏征云者。亦忍而无服乎。又退之服期非乎。夫先王制礼。不逆人情。独嫂之尊而无者。以为使叔期。则疑于祖父母世父母叔父母。大功小功。则疑于父母为子长妇庶妇之丧。举窒于名。而不顺乎情。至若无母之实。有母之名。礼犹服乳母缌。岂有恩实同母而服至缺于三月。然而不言者。以非恒见。又后可缘义起也。是故为嫂服。必如退之嫂者乃可。不若是。则惟无服以昭其别。且魏征所议小功。欲尊其嫂而报之德。而使嫂反屈于已服之之名。又使凡为叔者。皆袭以行。以是为畔于礼而不可耳。虽然君子临丧则哀。而礼又有同爨之缌。吊伤之节。至嫂之丧正降报服室从而变。而独无易于故。固情不安而义弗忍焉。檀弓曰。子思之哭嫂也。为位。奔丧篇曰。无服而为位者。惟嫂叔及妇人降而无服者麻。康成解谓吊服加麻袒免为位哭也。又谓兄公于弟之妻。则不能也。而吴射慈断加麻日数。以为大殓及殡而除。是凡嫂叔之丧。相为吊服加麻。逮殡而除。戚与敬见。而又无嫌于名。君子其或有取焉者矣。或曰。曾子曰。小功而不为位也者。是委巷之礼也。疑为位皆有服。且记云云。康成不言。而贾公彦又释为从母类。果若所云。则近世经师之说。为胜于古也。夫丧有主人之位。有宾位。宾不闻有丧无服为位。固记之文也。康成不言。以其义明。又兄弟谓小功也。若贾氏则不得其解而曲为说。然固知其为小功类矣。后人解经。或过前人。服问之外兄弟。郑氏举小功服之外。祖父母与从母。则阎君若璩不为无说焉。惟戴君震谓昆弟兄弟异义。古人昆弟不言兄弟。兄弟则举其远者。此固执于传而不可通耳。夫服纪重轻。非圣人不能断。而君子议礼。不由先王之制。而考传记文义之着。徒为烦说以淆于理。则吾见其昧于礼而无适从焉。故择论说作此议云。



  父妾无子服制义 


刘榛



予甥侯方至。丧其父无子之妾徐氏者。问礼于徐子迩黄恭士宋子介山及予。迩黄据吕司寇四礼疑曰。母之名。生于父。不生于子。有子与否。皆庶母也。当服期。方至难之。迩黄坚其议。予既寡闻见。不足以言礼。而迩黄又长者。不敢与面争。因退而议曰。母之名生于父。不生于子。似也。然考之仪礼。缌麻三月曰士为庶母。注曰。士为有子者服缌。无子则已。朱子家礼祖之曰。士为庶母缌麻。谓父妾之有子者也。明制改服期。会典八母图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