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相去甚近。而向例必食浙盐。浙江路远。商运需费。盐价自贵。而淮盐就近可得。价亦甚贱。舍贱买贵。人情所难。近日丹徒县贩私抢一案。所谓私盐者。即淮扬之官盐。因其非浙商所卖之盐。即谓之私耳。夫淮浙虽有不同。以 国家视之。食盐无非赤子。完课总归正供。此疆彼界。有何区别。徙以商引销积之不均。致使小民法网之不免。自应令该督抚会同盐臣。斟酌变通。如镇江等府竟改行淮盐。其余各省似此者甚多。如河南上蔡等县。本有河东之盐。而必销淮引。湖广巴东等县。逼近四川之界。而必食淮盐。有一省而各府所食之盐。地方不同者。有一府而各州县所食之盐。地方不同者。俱应就盐地之远近。逐一查明。尽为改易。则一变通间。于 国家既毫无所损。而民之受福不少矣。

一各州县销引。宜通同计算也。查商人行盐。各有地方。州县销引。原有定额。是以旧例不许越界买卖。但犬牙相错之地。有此县庄村。插入彼县地界者。就近买食官盐。即为犯禁。查拏拘系。往往不免。而本县所设盐店。或远在数十里之外。小民食盐无几。欲其舍邻近易买之盐。而远求于数十里之外。此必不可得之数也。况水陆之装载有难易。盐觔之积贮有盈缩。而价之高下因之。若必拘定所属地界。甚为不便。而愚民之易至于犯禁令也必矣。夫额定之引目。原量户之多寡。此县之民买食彼县之盐。则彼县之引必不足。而此县之引自有余。何不即以有余之引。补充不足之数。合总计算。自必有盈无亏。臣请  敕下各处督抚盐政诸臣。酌量地界相连之处。或一府。或数州县。合为一局。将所领盐引。通融营销。不拘商买分地。无论州邑界限。听商民就便交易。庶引课民食。两有裨益。

一户煎盐。宜令商人助其资本。并酌定卖私治罪之例也。查定例丁人等。夹带余盐出场。及私煎货卖者。同私盐法。乃近来拏获私贩。止据现获之人问理。并不根究户。不知私盐皆户所鬻。若使场间无私出之盐。奸徒何从兴贩。故欲杜绝私枭。必先清查场。而欲绝场之私出。又必先体恤其苦情。凡户资本。多称贷于商人。至买盐给价。则权衡子母。加倍扣除。又勒令短价。户获利无多。盐复有余。且恃私盐事发。罪亦不及。是以敢于售私。实由盐商驱之。而该管官纵之也。臣以为宜令商人认定户。酌给资本。使得及时煎晒。虽遇阴雨连绵。盐觔不致缺少。于商人亦大有益。其价值于掣盐时。该管公同酌定。宁有余。毋不足。务使丁得沾利益。庶日用有资。而工本无缺。然后严绝私售之弊。而治之以法。除老幼负担四十觔以下。许照例卖给。令盐场大使验明挂号。准其出场。并逐日报明分司。此外人非老幼。籍非本境。盐过四十觔以上者。一严行禁止。煎出之盐。务令盐商尽力多买。或露积。或贮仓。大使逐一查明封识。如有听凭商人偷运。及违例卖与枭贩等弊。将户分别究治。该管大使。以纵容论罪。再大使微员。守法自爱者其少。应将分司丞倅。移驻场所。责令监管。如此则私弊可除。丁亦不致受累矣。

一附近出盐地方。盐价宜减也。查私盐自三四百觔至千余觔者。皆大伙枭贩。运至远处发脱。此其窝顿有地。出没有时。来去迹。容易追寻。且惟江岸河干。船只往来之地方。文武官及水陆关口。果能缉查严密。奸徒自然销阻。惟四十觔以内。不在禁例。而五十觔至一二百觔者。俱在近地百里之内售卖。远则担负非易。工食费多。得不偿失也。食盐之家。每冒禁而买私盐者。不过以其价贱于官盐耳。与其严拏而滋扰。不若平价以杜绝。凡附近出盐地方。百里之内。将官盐价值减与私盐之价相等。则民间皆食官盐。私盐不禁而自绝矣。在商人于出盐近地。既少搬运盘驳之费。盐价自应酌减。况食盐地方辽阔。此附近百里之内。不过千百分之一。何必定要昂价。彼奸徒贩私。原图厚利。即照彼减价。亦可偿本。完课有余。何惮而不为耶。

一盐引额设多余之处。宜行酌减也。窃 国家休养生息。天下户口。诚日加繁庶。然民间食盐。以家计之丰啬为多寡。即稍丰之家。见盐价腾贵。亦必加意节省。盐觔所销。究不能多。乃数十年来。引目之数。或议加于司鹾之员。或请益于封疆之吏。或据商人公呈。或称兆姓情愿。时有增益。究之频年壅滞。照数征完者甚少。似宜令各该督抚。逐一确查议减。与其多余而必欠。存纸上之虚名。何如减少而易完。收久远之实效。至于盐规一项。立法之初。本无此名色。缘行盐利息饶余。各处不免馈送。遂尔相沿成例。近因各官俱有养廉。此项久经禁革。但恐各官非皆洁己之员。旧规既去。或又巧为生发。商人照旧馈送。无非出之于盐。则无非出之于民。并恳  皇上敕下直省。严行申禁。其存充公用者。亦酌量减免。以裕商力。惩商必先恤商。恤商即所以恤民也。

一商人宜加甄别。并慎为选择也。查运盐办课。有本有利。必身家殷实之人。始能承办无误。且知自爱。不致生事。而各处引名。俱向来预定。有初本有余。而花销败落。仍然为商者。亦有豪强棍徙。欺压霸占者。又有私相售卖。顶名钻充者。或系赤手无藉之徙。或系凶棍不法之辈。始则夹带营私。继且穷奢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