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礼开浚会通河。本不欲废海道。三岁两运。与河并行。继以河运大通。不复更踵前议。我 朝康熙三十九年。清口淤垫。   圣祖仁皇帝曾以海运交部臣议奏。总河张文端鹏翮奏称淤塞之处。再以疏浚。来岁粮船。自是通行无误。既而闭六坝。浚运河。加帮运口至海滨两岸堤工。而运道通利。是以如其所请而止。我  皇上善继善述。  念河工。慎重  天庾。开浚黄淮海口。不惜百万金钱。以底治河之绩。而  睿虑周详。兼备变通于海道。  询洒带于大僚。为准古酌今之计。诚以东南漕运。既不可停运以治河。又不便陆转以济运也。夫江南正供。以石计者。二百八十余万。 国家颁常禄。给军实。救荒赈灾。咸出其中。若卤莽试之。以入瀴溟不测之渊。议者非斥为好奇。即指为尝试。夫斥为好奇似矣。然王宗沐旁门之说。张采后户之喻。未尝不以河运为正。以海辅河。即以奇济正。奇岂诡于正哉。海洋浩漫。惊飙駴浪。势所时有。又其间礐石彯沙。枝歧潭瀹。指为尝试。固无足怪。然去常论变。则断潢绝港。载舟覆舟。往往起于意外。苟能审其纡直。辨其险夷。万里汪洋安见无可遵之道哉。夫朱清张瑄之刱行海运也。其始无虑十五六返。行之十年。始复开新道。则非贸然任事。审矣。我 朝自江南以至直隶。沿海水师。每岁放洋巡哨。海径曲折。兵弁类能谙熟。欲行海运。宜令熟识之将弁。携带商船伙长。从南至北。测水势。辨沙色。自某至某。凡套岛屿。可以泊舟。可以避风。先为标识。绘成一图。乃仿王宗沐梁梦龙遗意。拨正兑十分之二三。按图试探。逮往返径熟。如先臣谷应泰所论。成山直沽。无异安澜。然后取岁运正额。法元人春夏二运之例。分番起运。将见峨舸巨艑。浃旬麇至。其视内河守浅。千夫纤挽。蚊负蚁行。则劳逸之不侔。固难以倍蓰计矣。

  海道
海终古不变也。行海之道不能不变。江南大海。距天津四千余里。元人海运。十年之中。道凡三变。明初仍元故道。后人新开海道。见张采海运论中。其后间行海运。复自淮河出海。则有明海运。又不啻三变矣。我 朝东南漕艘。悉从会通河转运。惟关东商贩。必浮海以趋径易。即所经历。证以史志。五百年来。海道之变。有不能更仆数者。考元明出海。必由刘家港。今刘家港外。几淤为平壤。商舶悉进吴淞大口。则首涂之不同一也。元明运艘。自崇明三沙转廖角嘴。今廖家嘴淤浅。嘴内有大阴沙。与戏台沙相接。海舟不能出入。改由崇明之十。则出口之不同又一也。商船自老宝山嘴。行一千三百余里。有大沙从西南斜亘东北。长几千里。广二百里。而元史明史及其它志乘所记元明运道。未载此沙。则沙梗有前后之异也。元明自黑水洋。循绿水洋。即望成山。投威海卫挽泊。今未至成山百六七十里。曰石岛。居民稠密。篙工伙长。有无交易。而石岛之名。旧称荒僻。则地势有今昔之异也。成山昔称水深千尺。船不可近。为南北扼要。今与劳薛诸山。矗峙平地。则水陆已有变迁也。成山之外。通志详纪坞岛。今海中有小岛。称为小成山。腾波触激。潮驶如矢。而志乘不与鹿岛驼圈并列。则纪载亦尚有缺略也。自刘公岛至沙门岛三百余里。或西行至芝罘岛。转西北而至。或径指西北。不经芝罘。或由新河海口蓬莱岛。以至沙门。则同涂中又有歧涂也。总而论之。循内而行。沿山求。水多沙礁。朱清辈畏为险恶。而明洪永后。犹仍此道也。若径放大洋。循殷明略故道。则舟无胶触之患。而路更径捷。故元人海运。始则经年而至。继则旬日而达。考其险夷。稽其迟速。亦在航海者慎择所从而已。

  江南海道
江南形势。东偏于海。南自金山。北讫赣榆。延袤一千二百余里。口岸自海州之荻水而下。如柘汪潮河朱蓬唐生范家青口兴庄小河。至安东交界之云梯关而止。淮安则盐城庙湾窈子新洋野潮龙。扬州则刘庄白驹。通州则进鲜掘港石港。苏州则福山徐六。太仓则七鸦刘河。松江则吴淞一口。皆可出海。而元人海运出口。惟以平江之刘家河为准。明初犹仍元旧。自会通开浚。专行河运。至隆庆四年。邳州河道淤平一百八十里。诏议海运。五年王惟精自淮安运米二千石入海。以试海道。六年王宗沐以十二万石自淮出海。两月达京。后沈廷扬领淮安水次粮一万石。亦由淮入海。以抵天津。不复循刘家河故道也。后之议者。或欲以江北诸郡漕出淮口。常镇漕出丹徒之月城。苏州漕出福山。松太漕出刘河。然淮河自云梯关内淤者几二百余里。关外至海口百数十里。水漫沙停。亦皆淤壂。丹徒出江。水势迅激。福山虽为通途。港浅而狭。不胜重载。刘河近为潮沙所塞。商贩往来。皆归上海。内地水道。已与元明不同。江海之大。变迁尤甚。如崇明则自北迁南。海门则既坍复涨。狼山旧在江中。今则矗列高原。云台本居海外。今则涨连内地。以古例今。此类不可殚记。今欲求江南海运出口之道。合南北计之。则以吴淞江为便。夫吴淞自太湖分流。经吴江县城东南。折而东北。历庞山湖唐浦角直浦淀湖。合五浦。出上海新闸口。至陆家嘴。与黄浦合流入海。近闸潮势迅驶。到处深通。苏松四郡一州之粮。循此出海。径达崇明之十。计其放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