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一并分偿无地之家。臣请以十年为期。将前项事件。次第举行。将见满洲生计。日增一日。仍复其初。廉耻之风既振。强干之气自生。纲纪益张。根本益固。然后更为因时制宜。则久远之谋。更在于是矣。

  八旗屯种疏乾隆五年 
御史范咸

窃惟人生所赖以生者衣食。衣食所恃以足者农桑。故曰一夫不耕。天下必有受其饥者。一妇不织。天下必有受其寒者。舍农桑而谋生计。其不可以持久也审矣。我 国家休养生息。于今百年。户口日繁。生计恒患其绌。而目前所尤宜急筹者。莫若满洲八旗之恒产。盖民生有四。各执厥业。士农工商。皆得以自食其力。而旗人所藉以生计者。上则服官。下则披甲。二者皆取给于大官之钱粮。夫 国家之经费有定。户口之滋息无涯。于此而欲博施济众。虽尧舜犹有所不能也。我  皇上御极以来。仁恩普。欲使天下无一夫不得其所。满洲八旗生计。久[已](己)上廑  宸衷。而恒产至今未定。盖以内地已乏闲田。而满汉总归一视。其间经画。固有甚难者。考之前代。辽之上京中京。金之北京。元之上都。并在边外。其地郡县甚多。建有城郭宫室。遗迹可考。臣夙夜思维。以今日欲为满洲八旗立恒产。惟有沿边屯田一法。昔赵充国屯兵缘边九郡。后至金城。上屯田奏。谓有十二利。其大要在张掖酒泉等郡边外。缮亭障。浚沟渠。春时人予田二十亩。至四月草生。令游兵护田作于以收肥饶之利。资捍卫之功。广积贮之益。省屯兵之费。其初举朝皆疑之。后竟获其效。此往事甚著者。臣窃思近日甘肃等处。开垦已有成效。而安西一镇。孤悬关外。自镇以东。应不乏可耕之地。且闻其处。多汉时故城遗址。臣愚昧之见。以为宜特遣能任事不畏难之大臣。往行周视相度。如果有可以经画垦种之处。似宜移在京无业旗人。往行屯田。官为给道里籽种之费。俾设法开垦。缓其升科。且令三时务农。一时讲武。将来西北军营。不惟可省转运。抑寓兵于农。边防抽调。亦甚便也。如以迤西为远。则辽东边外。原我 国家发祥之地。兴京一处。似宜建为都会。择可垦种之地。派旗人前往驻牧。其余如永吉州宁古黑龙江。幅不下四五千里。其间地亩或仅设为牧厂。或且废为闲田。亦甚可惜。当此全盛之日。正宜不惜一时之劳。以维亿万年之固。至应如何经画如何善后之处。统祈  下该部及八旗都统。详细妥议具奏。务使旗人之生计有余。而边圉之苞桑永固。此诚因天地自然之利。可为万年不拔之基也。

  八旗屯种疏乾隆六年 
户部侍郎梁诗正

窃惟度支经费。莫大于兵饷之供。惠养深仁。当豫为长久之计。臣奉  恩命简佐农部。详查每年经费出入之数。伏见每岁春秋二拨。解部银两。多不过七八百万。少则四五百万不等。而京中各项支销。合计一千一二百万。所入不敷所出。比岁皆然。盖因八旗兵饷浩繁。故所出者每多。各省绿旗兵饷日增。故所入者渐少。是兵饷一项。居国用十分之六七。此各项寻常支给。仅免不敷。而设有额外费用。即不免左支右诎也。夫经制有常。固无可裁之额。而仰给太。渐成难继之形。臣管窥之见。有不可不及时斟酌变通者。为我  皇上陈之。查八旗人。除各省驻防与近京五百里听其屯种外。余并随旗居住。聚京师。以示居重驭轻之势。而百年休养。户口多。无农工商贾之业可执。类皆仰食于官。我  皇上至仁如天。虑其资生之不赡。特于正赋俸饷外。添设佐领之额。优给养育之粮。免其借扣之银。假以生息之利。且为分置公产。听令认买。拨给地亩。劝谕下屯。凡我为旗人资生计者。无不委曲备至。而旗人之穷乏自若者。不使之自为养。而常欲以官养之。此势有不能者也。臣比年以来。再四为旗人思久远之计。窃谓内地已无闲旷之田。而边塞尚有可耕之土。兴盛二京。实为根本之地。王气所锺。其附近地方。膏腴未尽开辟。钦惟   世宗宪皇帝。运独见之明。计万世之利。念旗人生齿日繁。而国帑不足以给也。欲于黑龙江宁古塔等处。分拨旗人居住耕种。俾得自为生养。雍正十二三年间。闻查办已有定议。未及举行。我  皇上御极以来。廷臣亦屡有以此条奏者。惟是人情可与乐成。难与虑始。在旗人生长辇下。一旦迁至边地。必多以为不便。即中外臣工。见事体重大。亦未敢轻主其说。此所以常扞格而不行也。夫人为一身一家之谋。或祇顾目前。不存远虑。  皇上统一宇宙。涵育生。自当全局运量。筹及万年。岂得为因循姑息之计。且 国家根本之地。既非诸边塞可与比。而为旗人开乐利之休。亦并未尝使受谪戍之苦。此犹盘庚之诰。可独断于君心。而终以共喻于民心也。若虑事有难行。不及时早为之所。虽现在尚可支给。而数十百年之后。旗户更十倍于今。以有数之钱粮。赡无穷之生齿。使仅取给于额饷之内。则兵弁之关支。不足供闲散之坐食。旗人生计日蹙。而民赋断不可加。国用无可减缩。即竭度支之所入。以资养赡。而终苦不敷。不且上下交困乎。且不独此也。待养者。固无余财以给之。分户者繁。即京师亦无余地以处之。惟有酌派户口。散列边屯。使世享耕牧之利。而以时讲武。兼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