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二十一年烟户册。共二千三百四十万余口。近时力行保甲。而编审之法即寓其中。不待料民而户口自无漏数。较定鼎时三倍过之。天地之气化。日趋于盛。无以蹙其生。则蕃息而未有艾也。毋令败其。则萃处而不相害也。无使游食惰窳之众。不业作而衣食。其生殖蕃庶。不可数计而亿度也。方今休养生息。涵濡太和之效。不彰彰哉。按古用民之力。有年则公旬用三日。中年则公旬用二日。无年则公旬用一日。凶札则无力政。秦用商鞅之法。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充役。一岁屯戍。汉初为算钱。即今丁银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百二十为一算。而傅给徭役。则始自二十五至五十六而除。是民之一身。既税之。复役之矣。其后减算钱为六十三钱。曹魏定冀州。制赋户绢二疋。绵二觔。晋平吴之后。制赋户调之式。丁男之户。岁输绢三疋。绵三觔。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元魏令每调一夫一妇。帛一疋。粟二石。宇文周置司役掌力役之征。凡人自十八至五十九。皆任于役。每年不过三旬。中年二旬。下年一旬。起徒役无过家一人。若凶札则无力征。隋初制。役丁为十二番。匠则六番。每番约三日俟考开皇十三年。减十二番为三十日。唐制。用人之力。每丁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为绢三尺。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宋承诸伪国之后。各路有身丁钱。大正中。每三丁纳绢一疋。其后物价贵。乃令每丁输绢一丈。绵一两。元时仿唐之庸法制丁税。每户科粟有额。令诸路民户成丁之数。每丁岁科粟一石至五升不等。后于丁税之外。又增科差之名。曰丝料。曰包银。丝料。或二户出丝一觔。或五户出丝一觔。包银。始征六两。既征四两二两。其征数多寡。各视其户高下以为差。明役法定于洪武元年。田一顷。出丁夫一人。不及顷者以他田足之。名曰均工夫。田多丁少者以佃人充之。田主出米一石资其用。非佃人而计亩出夫者。亩资米二升五合。以上中下户为三等。五岁均役。十岁一更造。自行条鞭法。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傜役。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其时又有银差力差马差之分。崇祯时河南巡抚范景文上疏曰。民所患者。莫若差役。钱粮有收户解户。即银差驿递有马户。即马差供应有行户。即力差类皆佥有力之家充之。名曰大户。究之所佥非富民。中人之产。辄为之罊。是前明丁役竟未画一。此历代之大也。

夫用民力之轻者。古公旬三日之法极矣。然其时寓兵于农。军实戍役。一办之于民。汉率口出赋算。而宰相之子不免戍边。迨至后世雇役杂泛。名目繁多。又无可论。大约赋税必本田亩。授人以田。而未尝别有户赋者。三代是也。不授人以田。而轻其户赋者。两汉是也。因授田之名而重其户赋。田之授否不常。而赋之重者已不可复轻。自魏至唐是也。丁钱徭役。因时所急。而别立名目以取之者。自宋至明是也。 本朝立制以来。丁银既有定额。而复均丁于地。无漏遗偏枯之虑。生斯世者。几不识丁徭之名。数千年未有之盛。使天下之耕凿者。相忘  帝力于何有。不独在康衢间矣。又窃计豫省。 国初额报成熟之田。约六十余万顷。而行差人丁。亦止九十余万丁。按亩计之。则人可得田七十亩。近报垦并额田七十二万余顷。而人数倍蓗。田无遗利。而人益滋繁。此粟米之所以昂。而百物为之增价也。当事者其抑末作。崇俭质。辟垦荒莱。兴修水利。一夫之力耕旱田可三十亩治水田不过十亩而亩之所入水较旱可倍增以仰佐亿万年丕丕基哉。

  纪顺治间户口数目 
张玉书

古者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岁登下其死生。三年大比。而民数上于天府。则王者拜而受之。其重民如此。户口之有算赋。非古也。有田则税。有身则役。未有既役之复税之者也。公家之事。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亦以岁时上其书。是则生齿之数。与力役之数。当各有籍。而非以赋役之多寡。为生齿之赢绌也。自西汉初有口钱算赋。而户口之赋以起。历代相沿未变。独所纪户口登耗之差。不知自生齿以上悉纪之欤。抑收口钱算赋。然后列于丁男之数欤。如以口钱算赋为纪。则民间漏籍不可胜指。而即据此以为赢绌可欤。隋制男女三岁以下为黄。十岁以下为小。十七岁以下为中。十八岁以上为丁。六十为老。唐制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不知隋唐所纪户口。抑自黄口以上悉纪之否欤。我国家户口册。仍前明黄册之制。分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则。以田土从户口分豁上中下三等。立军民匠等籍。而役之轻重准焉。顾西北土满人稀。隐避恒寡。东南则有田然后有丁。其载诸册籍者。皆实输丁粮之人。而一户之中。生齿虽盛。所籍丁口。率自其高曾所遗。非析产不增丁。则入丁籍者。常不过数人而已。其在仕籍及举贡监生员与身隶营伍者。皆例得优免。而佣保奴隶。又皆不列于丁。则所谓户口登耗之数。于生齿之赢绌总无与也。夫丁之不能无隐避者势也。东南之赋繁役重极矣。欲审丁以增赋。虽奸无所容。而民益不堪命。是固不可行也。按黄册载某户丁几名。于某丁下注男妇若干口。而总数专载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