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近日粤西之幕宾。教其官以杀人灭口。逃窜无获。此见于弹章者。其干法乱政亦甚矣。所以然者。幕宾立身事外。劝惩弗及。是以敢于为非。加以声气交通。香火情熟。凡在上司之幕者。必不肯重绳其下。其或负罪逃窜。望门投止。互相容隐。是则 国家所与共治外者官也。而实非官也。幕宾而已。幕宾之所习者法也。而非法也。因缘为奸利而已。刑名家言。本不足致上理。而又使小人窃持之。欲求化民成俗之效。不亦难乎。往者侍郎吴应棻曾论及此。第欲别设九品掾司。仍是苟且迁就之说。是以格而不行。臣思经历等官。即汉之掾属。唐之幕僚也。然在汉唐时。长官得自辟署。故所用多得人。其名闻于朝。故功罪有所考。其贤者或升朝列。以致通显。故士有所劝。今诚欲除幕宾之积弊。则亦酌复此法而已。试以郡县言之。郡僚宜全置。州县之属宜增置。如所用幕宾之数。其资格则自生监及考满吏。皆得为之。由长官辟署。而闻名于部。不法者劾之。不胜任者易之。其俸禄则取诸其所以延幕宾者。于公帑无分毫费。其功罪则从其长。而以年劳序迁。尤异者许特荐。两司之幕亦如之。督抚亦如之。皆奏名而下诸部。两司以上所荐者。得升印官若府佐贰。如此则幕宾皆乐趋之。而经历等官多得其才。国无冗食之员。官收臂指之助。斯陈殷置辅之义也。柳宗元有言。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方伯连帅。然则经历等官。未可以卑而忽之也。此数官之事治。则居其上者。可不劳而治矣。敢缘经义而罄其愚。惟  圣主详择焉。

  汉书循吏传宣帝尝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臣谨案汉循吏之治。实足以厚民生而兴教化。为后世所莫及。其故何也。自罢侯置守。而天子所与共治天下者。太守而已。其下乃有令。令以民情白之守。守以闻之天子。是天子与民相隔无几也。其后增置节镇。为控制计。非为牧养计。至于大官猥多。则守令之承事逾难。而民情之壅隔逾甚。虽有为民请命之吏。上司且层累而遏抑之。凶荒待赈。往往稽缓。讼狱驳诘。动淹岁时。此吏治之所以不如者一也。汉时太守之权最重。其兵得自将。其僚佐得自辟。吏民罪非殊死。皆得自决遣。苟得其人。则千里之内。令行禁止。盗息民安。诚权重之所致也。夫权重固易以为非。亦易以为功。权轻则不能为非。亦不易为功。其贤者苦心干济。功不其半。其中才则谨自守。而文深猾贼之徒。倚法为非如故也。是谓轻于责功而重于防非。此吏治之所以不如者二也。汉世迁除之法。虽不能详。考诸史传。或县令征拜议郎。议郎出为太守。太守入为公卿。阶级无多。故久任之而不为淹滞。位遇已重。故人安于职而不萌苟且。今令循资格至太守。远者须数十年。精锐之气已消。戒得之患已及。固无足与共治矣。而其超资躐序者。又多得巧利捷给之才。徒长营竞之风。无补敦庞之化。此吏治之所以不如者三也。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宣帝又以太守为吏民之本。观于哀平以后。而吏民讴吟思汉。用启中兴。则吏治之明效也。夫治外之权。固不能不重。而假之于节镇。职名尊而统辖广。不免有隔膜之视。甚至有尾大之惧。此魏晋至唐。所以为失也。若归之亲民之吏则无虑此。此汉制之所以为得也。自三代以后。享国久长者。惟汉唐宋明。其为治亦互有得失。若以治外之制言。臣窃以汉为最近古矣。

进讲经义折子乾隆三年 
彭启丰

  行爵出禄必当其位
臣案盛夏之时。发生方遂。大君行庆赏之典。所以顺天时也。大尉。先儒以为秦官。杰俊谓有才。赞则引而升之。贤良谓有德。必遂其行道之志。长大谓有力者。则举建而用之。然犹恐有滥及也。故申之曰。爵必当有德之位。禄必当有功之位。书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记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人君驭臣之柄。莫大于此。设有不当。而徇一[己](已)之私好。则必无以正朝廷。正百官也。臣愚窃谓所以使之当其位者有三焉。一曰尊宰辅以崇其体。二曰恤臣以达其情。三曰久任使以专其职。明良之世。泰交一德。君不疑其臣。而臣自不欺其君。至于惩大臣之专擅。戒情之朋党。此为夫主威不立。庶政不修者言也。若夫英明素着。躬亲万几。宵旰忧勤。无时或替。其左右之大臣必有耆艾硕德。从容朝廷之上。以培养元和。自能汲引善类。扶植忠良。故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既知其为贤。则布以腹心。隆以礼貌。此国家体统所关。而凡陈力就列者。皆有所倚重矣。至如小臣。虽仅邀一命之荣。沾代耕之糈。未能当大任。与大议。然自其读书稽古之日。积思展布。亦已久矣。今日之小臣即他日之大臣。故圣王每优恤而厚期之。其厚期之至意。尤在作其敢言之气。有时大臣不言。而小臣言之。不可以位卑言高为罪也。台谏之官。以言为责。固当责以尽言。即翰林曹郎亦宜令分班陈奏。讲明经术。敷陈庶事。朝廷耳目既广。自能赞成清明之治。臣下支体辐辏。亦摩厉而不至于废。此安坐而获用人之至计也。天之生材。至不齐也。人之抱才。不相假也。有娴于文雅。未必能理刑名者。即如虞廷诸臣。兵农礼乐。各有专司。一官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