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司庶务。幸无丛脞。然可谓小康。未可为上理。窃恐更数十年。学术日非。人才日陋。将复如明之隆万以后。臣不胜私忧过计。三代以上之人才由于教化。三代以下之人才乘乎气运。由于教化者。递衍为无穷。乘乎气运者。一发而易竭。必也以教化挽回之。使人才迭兴。乃可以度越唐宋。比隆三代。臣先于编修任内轮奏。曾援王制大乐正升进士之文。略陈人才衰盛之故。词不别白。无以仰冀  天听。兹复援周礼师氏之文。而详及于明之学制。惟  圣主少意焉。

进书札子 
夏之蓉

  汉董仲舒曰养士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宋马端临曰汉初博士虽各以经授徒而无考察试用之法至武帝始立学校之官置博士弟子员皆由仲舒发之

臣谨按国家致治之本。首在得人。而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使人不敢冒无实之名。则造就隆而贤才奋。故有其事甚习。其术似迂。而规制不可不详者。太学是也。汉初去古未远。庠序之事。已多阙焉。至武帝时。董仲舒以贤良对策。乃进太学养士之说。帝善其对。置五经博士。元朔中。复置博士弟子员五十人。考西汉博士入官者。有疏广彭宣夏侯胜辕固后养之徒。博士弟子入官者。有儿宽萧望之匡衡施召信臣之徒。或以经术显。或以干济着。得人之效。于斯为盛。然臣尝有疑焉。太学养士。自汉以后。相沿不废。晋武帝时。太学生至三千人。唐贞观中。广学舍千二百间。宋立三舍之法。生徒来学。日益增扩。而得人不若西汉之隆者何也。所设非所尚。所取非所用。师法不立。而规制不定故也。汉崇经术。尚吏治。举士必问乡评。入官必试实迹。故通春秋即可以决狱。通尚书即可以治河。通周易即可以卜筮。通礼即可以议仪节定郊祀。通诗即可以朝夕讽诵。为陈善纳诲之实。未有不得其用者。其教之也。选名儒为学官。经术行谊。实足为弟子所则效。故博士官虽小。而朝廷大谋议。丞相御史大夫中二千石二千石外。必列博士。引经据古以参其是非。重之也。试补弟子之法。郡国县邑。有敬长上肃政教好文学者。由令相丞长递察之。令与计偕。其核举之严如此。一岁皆辄试。通一经以上及高第秀才异等者。或补文学掌故。或以名闻。诸不事学及下材。皆罢遣之。其考校之精如此。故其时充选甚难。而成材转易。晋唐宋以来。岂不亦崇太学之名。然设博士为五经。而晋则竞趋庄老。设辟雍为实学。而唐则竞尚声韵。设成均为人材。而宋则端工科举之文。晋固不足道也。唐宋规模。彷佛汉氏。而所尚不存。徒为文具。则亦辗转相承。日趋日下而已。古人有言。经师犹易。人师实难。非独人师难也。经师亦自不易。汉之学者。通一经可以用之终身。后之学者。通五经不能见诸一事。夫太学国家所以造就天下之英才。自非德行道义。卓绝于时。而经术文章。可信今而必传于后。未足胜其任也。为之师者。如不过教以科举之文而已。三家之村。一哄之市。亦必有学究焉。成童以上。科名而工摹拟。习见习闻久矣。千里负笈。以观光上庠。听其论说。观其仪范。不过如此。尚足敦教化而造髦彦乎哉。且唐宋非无人也。阳城为师。而世奋于忠孝。胡瑗为师。而士习于经义。其明效大验。亦可已。唐由明经入仕者。不如进士。士皆重进士而轻明经。宋由太学入仕者。虽有上舍释褐。而亦不如进士之盛。其核举考校之法。又不如汉之严且精。此太学储才。所以为虚名也。伏惟  陛下稽古右文。于乡会抡才之外。各省学臣举拔贡生暨俊秀之士。得升太学者凡百八十人。较之晋唐宋以来。充入之数若甚减。而较之汉时博士弟子五十人之制。则已增矣。今诚力矫文词之弊。仿经义治事二条。详明规制。其属之经义者。易诗书三礼春秋三传为一科。二十一史通鉴纲目为一科。或专通。或兼通。分为差等。以时稽之。以月试之。以岁省之。合者不合者去。其属之治事者。为田赋。为兵法。为刑为礼为历律。各令自署所长。分条考核。果德艺可观。大司成列诸荐剡。以备擢用。其余一切罢遣。如此则程材实矣。将使参著作之选。必有夏侯胜匡衡施之徒出焉。膺民社之寄。必有彭宣儿宽召信臣之徒出焉。且非独于此也。京师为首善之地。太学诸生。储才待用。则天下党庠术序。靡不闻风兴起。董子所谓教化之本原。不信然与。抑又闻之。汉世太学之制。诸不称者。郡国之滥充。博士之失教也。是在  陛下加意而已。

进呈经史二篇 
陶正靖

  周礼天官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设其参傅其伍陈其殷置其辅
臣谨案注。先郑以殷为治律。辅为民之平。后郑则以殷为众士。辅为府史。以今直省之制准之。殷则今经历理问主簿之属。府史则今书吏也。原设官之初。如经历等职名。本用以检详律令。佐治文书。顾其出身冗杂。人才凡鄙。反不如书吏之熟习也。于是权浸移于吏。而此数官几为虚设。又以书吏之不足寄心膂也。于是别延幕宾。幕宾中之才且良者。十不得一。其余粗习律例。略谙故事而已。而不才之尤者。或蛊惑其官。甚且制之。而与吏表里为奸。如往者田文镜之幕宾邬姓者。威行一省。遍布党羽。此中外共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