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七。东南民奢而勤。西北民俭而惰。以西北之俭。师东南之勤。民食自裕。利八。邪教之起。由多游民。百姓皆从事于陇亩。风俗自靖。利九。东南转输一石。费至数石。故昔人谓西北有一石之收。则东南省数石之赋。利十。河流涨发。时忧冲决。使五省开沟洫。计可容涨流二万余千丈。利十一。涨流既有所容。河堤抢筑。岁费渐次可裁。利十二。军政莫善于屯田。沟洫通利。荒土开垦。悉可耕种。因此召募开屯。不费饷而兵额充足。利十三。经画一定。邱段分明。民间无争占之端。里胥无分洒之弊。利十四。每地方二十里。同沟共井。相救相助。联保甲。兴社仓。诸事便易。利十五也。又似不便而实极便者三。每亩须折地四步。一不便。然无沟洫。车行皆在田间。蹂躏无算。今折地亩六十分之一。而禾稼无践踏之患。实一便也。每岁须挑淤三五十尺。二不便。然河淤足以肥田。故并河淹地。年来多得丰收。今东南种地。冬春必河泥两次。以粪田亩。以间时三五日之功。而获终岁数倍之入。实二便也。沟洫既开。道涂或至迂远。三不便。然无沟洫。积潦不能宣泄。行旅困滞。有守至十数日者。有舍车复登舟者。有翻车被压损者。今迂远不过十余里。而道路无泥泞之患。实三便也。

沟洫之制。无地不宜。而西北为尤亟。西北地势平衍而多散漫。河流劲而多浑浊。自古称黄河一石水。六斗泥。他如陕西之泾渭。山西之沁汾。直隶滹沱永定等河。皆与黄河无异。故其涨也。则浑流汹涌。而冲决为患。其退也则河泥滞淀。而淤塞为患。古人于是作为沟洫以治之。纵横相承。浅深相受。伏秋水涨。则以疏泄为灌输。河无泛流。野无熯土。此善用其决也。春冬水消。则以挑浚为粪治。土薄者可使厚。水浅者可使深。此善用其淤也。自沟洫废而决淤皆害。水土交病矣。

徐贞明有言。陕西河南。故渠废堰。在在有之。山东诸泉。引之率可成田。而畿辅诸郡。或支河所经。或泉自出。皆足以资灌溉。兰谓沟洫之制。非专为灌溉设也。周礼考工记。详言沟遂径畛之体。与夫广深寻尺之数。而不及畜水止水荡水均水舍水写水之事。惟稻人掌稼下地。于是乎有之。稻为芒种。与泽草俱生。东南卑湿。土涂泥。舍稻之外。别无宜种。高高下下。作水田。不得不从事于灌溉。自黄梅以后。舶趠风起。雨泽稀少。炎天三伏。土热木渴。十日不得雨。桔之声。动连阡陌。昼夜不得停。此东南农民。所以倍劳。而禹贡扬州之田。厥惟下下也。职方豫兖幽并四州。或宜五种。或宜四种。或宜三种。禾黍性喜高燥。能耐旱干。雨泽过多。反被渰损。故沟洫之开。所以除水害也。西北地多平原。霖潦无所容泄。大雨时行之候。一昼夜间。平地水高数尺。而畿辅如桑干滹沱。辄挟涞易濡泡沙滋诸水。并流横溢。河间文霸一带。弥望汪洋。连年稽浸。昔人谓水聚之则害。散之则利。弃之则害。用之则利。所以东南多水而得水利。西北少水而反被水害也。沟洫一开。则水少而受之有所容。水多而分之有所泄。雨旸因天。蓄泄随地。水害除而水利在其中矣。如为灌溉而设。则沟洫之内。必如东南稻田。常常有水然后可。而绝潢断港。既无本源。土燥水浑。尤易涸竭。孟子云。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人见其无裨灌溉。遂并沟洫废之。而水患亟矣。西北灌溉之利。见于古者。魏史起之引漳河。秦郑国之溉关中。汉白公之穿泾渠。马援之引洮水。以至宁夏灵州之汉渠唐渠。至今犹赖其利。而其地多在山陕之间者何哉。灌溉必通巨川。然后源流长远。虽逢亢旱。而无虞涸竭。西北巨川。大半汇河入海。而河自孟津以上。禹未改。土厚水深。穿渠引河。有利无害。诚使山陜一带。开支渠。既溉田亩。兼杀河势。洵数省之利也。孟津而下。河流迁徙无常。自汉唐以来。堤累累。河日高而土日捍御不暇。遑言穿引哉。河流既不敢穿引。山泉又不可得。沟洫之无裨灌溉。时势使然。而顾谓急宜开浚者。则以灌溉之资尚可缓。而蓄泄之法不可不亟讲也。抑又闻之。秦人歌曰。泾水一石。其泥六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戽水以灌之。谓之溉。捞泥以雍之。谓之粪。捞泥之与戽水。其劳相等。而粪比溉尤肥美。沟洫既开之后。河淤灌入洫浍。涝取近便。未及戽水。尽先泥。则河之高者日以深。土之薄者日以厚。如果民勤官劝。岁岁遵行。不过十年。河行地中。堤防尽撤。兖豫之间。无殊山陕矣。斯时而再谈灌溉。未晚也。

  与李觉庵论圩田书 
方苞

仆尝谓今居古岳牧之任者。不在饰小仁。着小义。惟当建设长利。广厉风教。为 国家厚根本。仆尝自济宁赴清河。道经马兰屯。弥望不见边际。地沃衍而无居人。穷日之力。始抵逆旅。茅屋数区。舍后麦高六七尺。其茎不足以任其穟。问何以无耕者。曰每水至。高丈余。则庐舍没矣。仆生长山泽。习农事。凡下地利圩田。筑堤障水。而人耕其中。时蓄泄。岁入倍平壤。江介故有大泽。南宋时土人献策。开永丰太平诸圩。六七百年以来。宣歙诸州。皆仰食焉。永丰太平之堤。有高至三丈者。今马兰屯水深才丈余耳。苟讯之土人。校三十年内水最大时高几许。其土之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