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里。漕运利之。后直河口塞。改行董口。及董口复淤。遂取道于骆马湖。由汪洋湖面西北行四十里。始得沟河。又二十余里。至湾口而接泇。第骆马湖。本洼田也。因明季黄河漫溢。停积而成湖。夏秋水发。不碍行舟。至冬春水涸。其浅处不流束楚。且水面辽阔。纤缆无所施。每重运入口。即役兵夫数万。于湖中捞浚。浮送北上。而所捞之渠。不旋踵而汨没于风浪之中。年年畚锸。宿邑骚然苦之。况黄河复故。雨潦各有所归。湖水必致日涸。且捞浚无所施。实漕运咽喉之大虞矣。查宿邑西北四十里皂河集。其地沟渠断续。有旧淤河形一道。若挑新浚旧。因而通之。可以上接泇河之委。而下达于黄。但启土于沮洳之地。为力甚艰。又南患黄河之逼。北虞山左山之水。不有堤防。不可以行运。乃揆测规画。即取水中之土。以筑水中之堤。南起皂河口。北达温家沟。水深之处。挑水旱工共二千四百丈。两岸筑堤四千八百丈。凡邳宿两州县旧河内。一切漫流旁泄决口三十余处。尽行筑塞。又起自温沟。历湾。至邳境猫儿窝。计四十里。从无堤岸。每山泉暴涨。即一望滔天。复两岸筑堤二万七千丈。然儿窝一带。为徐兖诸水之所注。纳水太盛。则堤必伤。故建减水大坝三座以泄之。至如猫儿窝以上。地亢土坚。则空之而弗堤。又猫儿窝以西。至唐宋山三千余丈。乃霪霖暴涨之所从出入者。则堤之。自皂河而上者。无不治矣。惟是下口直截黄河。遇伏秋暴涨。不无内灌之虞。于是复加斟酌。相得皂河迤东二十余里张家庄。其地形卑于皂河口二尺余。而黄河上下水势。大抵每里高低一寸。自皂河至张家庄二十余里。黄水更低二尺余。内外水面。高低相准。乃复挑支河一道。自皂河历龙冈岔路口。达之张家庄出口。前此皂河出口。如丁字形。黄水自西而东。皂河水自北而南。两溜相抵而不相比。且黄强清弱。故易灌。今张家庄之出口。如人字形。黄水与张家庄之水。俱自西而东。两溜相比而不相抵。况又以皂河地高之水。下注于二十余里地卑之出口。其迅流更足以抵黄也。由是上则东省河流。滔滔奔注。常束本等之水于槽中。而泄暴涨之水于坝外。则运口常通。永无淤塞之虑矣。

 张庄运口为皂河之尾闾。东通骆马湖甚近。若不闭。则皂河之水与湖水。必半从此入黄。中河之水必弱矣。春初重运难行。闭之。则夏秋水发。又恐内涨伤堤。应将张庄口筑塞。于其东建分水闸二座以减之。犹恐异常霪潦。如康熙十九年三十四年之水。涌漫溢。今河臣王新命仿东省坎河口坝之制。堆积乱石为坝。诚为深虑。然尚虞宣泄不及。当再建一平水大坝。策方万全。但湖口一带。沙土松浮。须于宿迁治西马陵山址土坚处为之。更自张庄顺现行之河。开复河一道。经骆马湖。东至马陵山。接中河以行运。置现行之湖。以为月河泄水之地。则往来船只。行不经坝。可无掣肘之患。兼以远黄而备不虞。此亦善后之计。勿以为过虑而忽之也。

 皂河运道。自湾至吴家沟十余里。东西堤相去二三百丈。地极卑下。水一出岸。即浩瀚滔天。每东北风起。西堤冲塌殆尽。而西堤内外。皆湖河沮洳。无从取土。修筑甚难。又河形湾曲。一里数折。纤挽者苦之。当时因大工屡兴。请帑已数百万。又正值军兴旁午。故力图节省。但循河形而挑筑。以宽束河流故也。今应于冬春之后。坝湾口以上。放水东入骆马湖。使涸出河底。凡河道湾曲处。皆挑而直之。即以所挑之土。填筑岸堤。移西堤引近东堤。俾两岸相去不过五六十丈。则河形渐束。堤工无风浪之虞。且重运飞挽亦易前矣。

中河。 百川莫险于黄河。然南北通运以来。浮黄河而达者。凡五百余里。议者莫不以为治河即所以治漕。一似乎舍河别无所谓漕也。虽然。水性避高而就下。地为之。不可逆也。运道避险而就安。人为之。所虑者。为之或不当耳。有明一代。治河莫善于泇河之绩。然其议倡始于隆庆年间都御史翁大立。而傅希挚继之。再历舒应龙刘东星两河臣。屡兴屡阻。迨至万历三十一年。河臣李化龙实始通漕。卒避黄河三百里之险。至今赖之。嗣后直河口塞。董口淤。骆马湖又浅不行。臣因有开皂河之请。而泇河之尾闾复通。然自清口以达张庄运口。河道尚长二百里。重运泝黄而上。雇觅纤夫。艘不下二三十辈。蚁行蚊负。日不过数里。每艘费至四五十金。迟者或至两月有奇。方能进口。而漂失沉溺。往往不免。风涛激驶。固非人力所能胜也。康熙二十五年题覆词臣张鸿烈  圣心爱民已极案内。加筑北岸遥堤。后复加筹酌。若于遥缕二堤之内。再挑中河一道。上接张庄运口。并骆马湖之清水。下历桃清山安入平旺河以达于海。而于清口对岸清河县西仲家庄。建大石闸一座。既可以泄山左诸山之水。而运道从此通行。避黄河之险溜。行有纤之稳途。大利也。乃决计题请。奉  命兴工。至二十七年正月而工竣。连年重运。一出清口。即截黄而北。由仲家闸。进中河以入皂河。风涛无阻。纤拽有路。又避黄河之险二百里。抵通之期。较历年先一月不止。回空船只。亦无守冻之虞。在 国家岁免漂失漕米之患。在各运大则无沉溺之危。小则省纤夫之费。自吴开邗沟。隋开御河。历唐宋元明。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