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间以肆其猖獗此事权不一之獘也至于督抚将帅平时不早严备临变只有仓皇畏缩退避误 国殃民迨至失守封疆罪状昭著本应即军前正法以申 国典而快人心乃仅止拿问解京延时日又往往幸邀 宽典旋复擢用以致督抚将帅畏贼而不畏  皇上各顾身命相习奔逃谁复肯出死力以纾 宵旰之忧者军法不严势必至此臣愚以为宜遵 祖宗旧制择知兵公正之大员为将军以左右参赞佐之督抚提镇尽受节制  皇上信任不疑严其责成而又明颁军令条布宣告使知如是则生不如是则死举从前逃官逃将随地察实正法无赦主帅久无功者亦即治以军法如此则一年之内而贼可灭即不灭而犹如今日之鸱张者臣知其断不然也抑臣更有请者古今剿贼多误于招抚明季可为深戒  高宗御批通鉴于杨鹤余大成熊文灿等之主抚酿祸指斥痛切垂鉴千古贼未有不大剿而肯受抚者亦未有穷凶极恶之首匪肯受抚者其受抚者皆愚弄我耳将帅非不知而甘受其愚以为可遂其挟贼自重之私而非实有为 国为民不顾身家之真意故胁从可抚首匪不可抚初为恶之首匪犹可抚而稔恶必不可抚近日屡抚屡叛者多矣此不可不痛惩而切戒者也大要事权一军法严责有专任刑不逾时审剿抚之宜制临敌之变皆无可推诿则将帅不畏贼而畏法士卒不畏贼而畏将帅功罪核实三军有必死之心庶寇乱可平太平可望矣以上四条语虽分析理相贯注言戒矫饰事期实用似可为郅治之要戡乱之本焉

  杜渐防微疏   
倭仁

臣等恭阅邸抄。本月十四日。御史刘毓楠奏请崇尚节俭屏绝浮华一折。奉  上谕逆氛肆扰。兆姓流离。正君臣交儆之时。岂上下恬熙之日。我   两宫皇太后。痛   山陵未安。民生未奠。孜孜求治。宵旰不遑。所有内廷供奉。业已随时酌减。尔内外大小臣工宜体此意。及时振作。共济艰难。毋蹈奢靡之习。贪耳目之娱。用副朝廷崇实黜华无敢戏豫之至意等因。钦此。中外臣工。祇承  训诫。自罔不力求俭约矣。而臣等犹有过虑者。  皇上冲龄御极。智慧渐开。当此释服之初。吉礼举行。  圣心之敬肆于此分。风会之转移即于此始。则玩好之渐可虑也。游观之渐可虑也。兴作之渐可虑也。嗜好之端开。不惟有以分  诵读之心。而海内之仰窥意旨者。且将从风而靡。安危治乱之几。其端甚微。而所关至巨。可无慎乎。方今军务未平。生民涂炭。时艰蒿目。百孔千疮。诚如  圣谕。正君臣交儆之时。非上下恬熙之日也。伏愿  皇上恪遵  慈训。时时以忧勤惕厉为心。事事以逸乐便安为戒。屏玩好以节嗜欲。慎游观以定心志。省兴作以惜物力。凡 内廷服御一切用项。稍涉浮靡。概从裁减。虽向例所有。亦不妨量为撙节。如是则外物之纷华不接于耳目。诗书之启迪益敛夫心思。将见  圣学日新。  圣德日固。而去奢崇俭之风。亦自不令而行矣。

  请固人心以弭天变疏   
倭仁

奏为思患豫防。宜设法迅扫贼氛。以固人心而弭天变。恭折仰祈  圣鉴事。臣窃维今岁秋间。星象两次示警。  皇上仰体   皇太后之心。惕厉忧勤。孜孜求治。大小臣工亦皆恐惧修省。共挽时艰。数月以来。人心尚称静谧。前因直隶山东骑马贼之案。层见迭出。迭奉  谕旨严拏惩办。各地方官仍未认真搜捕。甚至有闻其入境。遣人说和。给以银钱。希图不在本处生事者。于是该匪往来滋扰。渐次横行。其始不过于早晚间拦途抢劫行李。日久则肆无忌惮。愈聚愈多。焚掠村庄。戕官陷阵。皆由州县平日敷衍了事。酿成祸端。察其情形。实堪痛恨。此次大名之乱。又因都统遮克敦布办理不善。致令投诚匪党。开言滋疑。突围而出。该都统咎有应得。已在  圣明洞鉴之中。似此偾事劣员。应即撤回。不令带兵。庶免一误再误。直隶按察使孙治奉派出省剿贼。所带兵不过千名。昨闻又派京员调神机营兵三千名前往会剿。谅兹乌合之众。不难指日荡平。惟闻此股匪徒裂之后。沿途裹胁不下七八千人。现在冀州南宫俱有贼巢。距京仅五六百里。非期扑灭。万一寇氛逼近京畿。根本重地。稍有动摇。其患尚可言哉。臣以为切近之灾。断断不可轻视。应请  明降谕旨。  命僧格林沁即日统带大兵。驰往大名督剿。该大臣军威素振。可以先声夺人。如南方军务尚紧。未能兼顾。即由该大臣酌派妥员分兵驰剿。自足以寒贼胆而壮军威。再臣闻现任山西按察使王榕吉。前任直隶州县多年。该员老成练达。素得民心。曾以大名道督办军务。着有成效。该处团练无不乐为之用。可否将该员暂行调赴直隶。帮同督剿之处。恭候  圣裁。抑臣访闻大名一带。穷民甚多。保卫地方。尤以固结人心为第一要务。所有被难各处。即请饬统兵大臣确切查明。将无力完缴钱粮者。概行豁免。迅即刊刻誊黄行晓谕。小民具有天良。感激格外  鸿慈。自不忍于从贼。即有被贼裹胁者。亦可解散矣。至不得已而用兵。先严纪律。明臣戚继光勋猷卓著。总由令出惟行。尤在文武员弁同心协力。庶有成功。所谓师克在和也。近来武弁气习日坏。平时徒事嬉游。临敌多退缩。往往见文员冲锋失利。不肯救援。前次大名道秦聚奎之阵亡。半由于此。并请严定武弁处分。倘仍畏葸逗留。或坐视文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