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连。而居夫之室。事夫之父母为无耻。夫昏礼成于纳征。其辞曰。吾子有命。贶室某也。既谓之为室矣。何不可居室之有。曲礼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既相知名矣。何不可事其父母之有。乃以是为无耻。将必改适而接他人之衽席者。然后为有耻乎。曾子问曰。取女有吉日而女死。如之何。孔子曰。齐衰而吊。既葬而除之。夫死亦如之。郑氏曰。未有期三年之恩也。女服斩衰。夫既称之曰夫。而为之服斩矣。其曰未有期三年之恩者。正谓此居室衽席之情耳。然不服三年者。限于情。而犹必服斩者。盖笃于义。且独不闻妇人不贰斩乎。先王之制礼也。不强人以甚难。亦不禁人以独遂。其所言者。皆人之所能行。其所不言。而苟有艰苦刻厉以自遂其志者。虽圣人复起。犹将许之。必以先王所未言者即为非礼。则礼云夫死不嫁矣。未尝云夫死亦死也。彼烈妇之殉夫者。亦将以朝廷之表其墓旌其闾为非礼邪。吾甚怪夫议者不知先王之微意。而以其所未言者禁人之行。乌虖。礼之不合于先王者多矣。而独于妇人女子之艰苦刻厉者。龂龂持之不少假。此所谓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岂非与于不仁之甚者哉。

  辨贞    
朱珔

女子在室而夫死。终身不改适。古经虽莫之详。然礼以义起。不得谓其非。且足以励世而坊民。先王制礼。将使中材以下皆可跂而及。而不以所难者责人。故深没其文。而苟有卓然能自立者。则必亟与之。明归氏有光独斥为非礼。乃所论绝无显据。而但以曾子问女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为证。窃谓礼记为汉儒所辑。容有未醇。不若诗与春秋。经孔子手定。千载无异议。即以礼。亦非若归氏之所云者。请得而详辨之。诗墉之柏舟。序言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而作。曰蚤死。明为年幼。如仅未得为君。不必云蚤。故郝氏敬邹氏忠允皆谓此共姜未嫁而自誓之诗。两髦乃童子之饰。即一是也。礼。男子冠而后娶。共伯两髦。知共姜尚未嫁也。其说固非臆创。毛传云。髦者。发至眉。髦虽长大犹存。若既冠。当韬于冠内。不得至眉。推原传意。盖不以为成人。正义则谓共伯死时。僖侯已葬。去髦久矣。夫去髦既久。无缘舍现在者。而追本先时以为言。所解殊迂曲不情。考左传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杜注。童子垂髦。刘氏炫以童子垂髦为髧彼两髦。此其证也。又曾子固代延安郡王谢表有云。忘髧髦之至弱。苏子瞻寄三犹子诗。夜来梦见小于菟。犹是髧髦垂两耳。是古来言髧髦者。多为年幼之称。且齐地西至于河。居河之西。今曰在彼。当是由齐而欲往之词。曰髧彼。亦似在母家而遥指之。非在夫家而实指之也。其曰实维我仪。尔雅毛传皆训仪为匹。共姜未嫁而称匹偶。不以为嫌者。盖妇人从一而终。自父母许嫁时。而匹偶之分已定矣。邶之柏舟。据刘向列女传曰。齐侯之女嫁于。至城门而君死。女入持三年之丧毕。弟立请愿同庖。不听。作诗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紬绎是诗。至于兄弟觏怒。小见侮。迄无能夺。末章托言奋飞。知此女遂终于而不反。向所传盖鲁诗说。更非乡壁虚造者比。观首句亦以柏舟起兴。季氏本曰。柏舟坚实。以比志节之坚也。此与共姜所赋意同。故辞亦同。孔子列之于二南之后。一以首邶。一以首墉。岂非时遭衰乱而能守贞。特箸录为后代取法哉。春秋僖九年书伯姬卒。文十二年书子叔姬卒。公羊谷梁皆云未适人者。但二传又言笄而字。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夫一室女死耳。无论殇与成人。皆可不书。据庄二十七年之伯姬不卒。而此书卒。殆亦以其节而重之。不然。文无所系。何从知其孰嫁于诸侯。孰嫁于大夫。而为有服无服之分耶。伯姬不具论。叔姬称子。先儒以为先君之女也。僖公为闵公之兄。在位又三十三年。年应迈矣。而文公之十二年。叔姬始卒。未必耄年犹生女。又适与伯姬皆许嫁而即死。姊妹二人。如是之巧合也。何劭公公羊注曰。笄簪也。所以系持发。服此者。明系属于人。所以养贞一也。曲礼女子许嫁缨。郑康成曰。妇人有缨。示系属也。又曰许嫁系缨。有从人之端也。然则系缨而后。此身固已有所属。故昏礼主人入亲说妇缨。盖既嫁其始说之。而他人不得与焉。未有既系之又辄易之。而己故若为弗知也者。

归氏执女子无以身许人之说。不知此为未许嫁者言。所以戒夫自献其身者耳。非谓已聘而尚泛泛无所率属也。又举男女不相知名。案之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郑注。男女有媒。往来传婚姻之言。乃相知姓名。重别有礼。乃相固。是行媒即相知名。受币即有交亲之意矣。夫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委禽纳币。敬慎重正如此。而犹曰不知其身之为谁属。浸假父母有乱命。如世之重富轻贫。临期改易。甚者置之非所。而为之女者。顾贸焉以往。人尽可夫。是何言与。且曾子问曰。女未庙见而死。不迁于祖。不祔于皇姑。不杖不菲不次。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孔疏。以不得舅姑之命。实已成妇。示若未成妇然。见不敢自专也。虽归葬女氏之党。其女之父母。为之降服大功。以为之服齐衰期。非无主也。由此而言。父母之服已降。而服齐衰。则固为主矣。犹得曰此不知谁何之妇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