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减银。是既准一项。又添一项。近乎更端之请。无厌之求。转难邀准。而尤所切忌者。减银不减米一语。此疏到部。方甚虑其将银米划开。岂可自己先行划开。以引其端。正好以减银不减米。翻作减米不减银。以矛陷盾。一概不准。作文之法。宜立定主脑。一线到底。此事总以赋重民贫援照灾案为主脑。即使将来部驳之后。仍可援案以争。如驳米。可援案将南米拨补为言。如驳银。可援二三年来成案从未办过全银为言总归一线。易于立言。若先以一百二十万为可办。又作减银不减米之语。自决籓篱。是不为将来进言地步矣。于是残破之视完善。米已增多。银更半倍。其为糜烂不堪设想。而不准报灾等。断绝出路之法。实自弟发其端。是弟于减赋大局。无一毫之助。而于断绝出路。有无涯之憾。此则寸心内疚。无术可以忏悔者也。每一念及。魂梦为之不安。不揣冒昧。辄复披肝沥胆。虔爇瓣香。为东南亿万请命。惟执事矜其愚诚。谅其苦衷。不胜幸甚。

  三启李宫保 
冯桂芬

季玉回沪。述方伯意在求多。持论甚坚。复与熟商所以调停迁就之者。则惟改为六折之一法。此时最要在减银。而专请减银。甚易招驳。仍以减米为主。顺叙减银。进言之术为善。一便也。银米统计。所得多于方伯议。连南米少十万。而多征银十八万。而民之感激反过之。二便也。所减无多。易于邀准。而毕竟稍减。三便也。二者并言。断不致二者并驳。四便也。方伯所议。其不可从者三。一不减常镇也。一不减次重各县也。一不减各县次重之则也。若议调停迁就之法。于其议减者从之。于其议不减者补之。窃尝通盘筹划。六折定额。仅可敷衍。先尽方伯议减各县所余减分。除崇明县外。皆分别一成二成核减。尽数与之。以期周。疏中暗以此议作骨。明以六折立言。先陈所办大略情形。姑勿凿定。一俟奉准。便将所议填入。设有推敲。亦易修饰。其便五也。有此五便。且视方伯议所得转多。无可力争。而立言之体。直截了当。易于邀准。因复殚思极虑。酌易前稿数语。并核出比较单。不过约略之数。录呈教正。再据方太守云。最重者业经大减。即使次重在一斗内者。与常镇亦减一成。尚系太守之意。非方伯意也。按诸部议之数。仅不敷二三万石。而于上腴与下瘠同科一节。则不之问。此仍不可。夫上腴而原额一斗尚可邀减。下瘠而原额一斗转不邀减。其理安在。总之就方伯议。斟情酌理。加以润色。敷衍成篇。极少非六折不可。又云。现在单已开成。便可作为定案入奏。鄙意亦不谓然。凡事一经奏定。设有窒碍舛错之处。将来斡旋。必致费尽气力。此等重大之事。尤宜慎益加慎。猝尔定案。步骤亦嫌过早。不如先陈大略。作为办理范围。更觉立定脚跟。颠扑不破。且如方伯议。尤不可遽尔定案。势必至常镇以  恩旨在先。无庸更张。余则依议。是常镇终得减。而重于常镇各县不得减。天下不平之事。殆无甚于此者矣。彼时既不能复请仍减常镇。并不能请减重于常镇各县。为之奈何。闻方伯为此议。不谋于幕友。不谋于属僚。即粮道及减赋局总办。皆在一辞莫赞之列。且谓季玉云。勿令人知。恐生异议。是不但不听人言。且不欲人言。弟即病愈。断不能与之言。弟与季玉极欲调停迁就。合为一议。势所不能。止求执事一人主持而已。

  苏松太常镇减浮减赋议
杨沂孙

为普减之说者曰。 国家旷荡之恩。数百年而一遇。当此大难之后。不可不均沾也。则当不问赋之轻重。遵照部定苏松太三分减一。常镇十分减一。胥吏无所舞其獘。百姓无不被之惠也。执减浮之说者则曰。苏松太数百年秕政未除者。浮粮也。今既遇旷荡之 恩。议减浮赋。而为普减之说所持。则粮之重者未尽除。上有减浮之名。而下无减浮之实。设建言者。见苏松太之赋仍重于常镇。而再议减。将何以持其后乎。则此时莫如减重不减轻之为得也。窃以为此说可兼用。而不可偏用也。可分别以用之。而又必通融以用之也。夫潘光禄之所奏。郭方伯之所详。李中丞与节相之会请。皆主于减苏松太浮赋也。经部臣议而及于常镇之不浮者矣。遂定为十分减一三分减一之数矣。是主于使三属极重之赋大减。两属虽轻而较他处亦重之赋稍减。同被粤寇者均沾  皇恩也。部臣之议。固主于使五属均沾 恩。而亦欲使三属得减浮也。何也。常镇之赋无浮。而科则准则十分减一。可划一办理也。苏松太之赋有浮。而科则多则三分减一。可通融办理也。何以谓之划一办理也。无论数勺数合数升之赋。而皆得减十分之一也。何以谓之通融办理也。今取苏松太之田。无论科则轻重。先照常镇之例。普减十分之一。则苏松太无不沾 恩之田矣。再取苏松太既减之田。审其科则轻重。比较常镇而重之。自某升以下为无浮不减之田。自某升以上为有浮当减之田。而以十分减一。所赢之分数。视其递重者而递减之。务令无一斗以外之科则。而通核先后两减之数。仍不溢乎三分减一之数。则于原奏减浮之说既合。部臣普减之议亦遵。苏松太无不减浮之赋。五属无不沾 恩之田。且于一百二十万之赋入无亏。数百年以来之秕政可革。可以息众口之纷争。可以慰民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