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论者以为银价日昂。生息太多。私贩充斥。浮费无艺。其害不出此数者。臣愚以为数者之中。浮费为甚。虽屡经禁革。无如盐官杂。均恃盐利以为生计。今盐务疲敝。而报捐盐场者犹多。以其职事轻而利重也。夫国家设官。必有职业。能举其职者迁擢。不能举其职者降黜。今盐务销课缉私。责之州县。臣不知盐官所举何职也。臣闻盐场候补人员。商人例供薪水。至于催提课引。巡缉私枭。每有差遣四出。无非利薮。故凡世家子弟阘无能者多就之。当此极獘之时。欲整饬盐法。非裁汰盐官不可。顷淮北改行票盐。裁撤盐政。权归总督。盐务始有起色。浙省盐务。自归巡抚办理。亦胜旧日。则知事权归一者。易于除獘兴利。若责盐官销引治商。古人所谓制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也。故盐法可议。盐官可裁。凡用盐场大使。悉令改归地方。另班补选。佐贰正途出身者。补选知县。大使以下。改用杂职。所有盐务差遣。统归地方官。自后捐纳盐务官。概行停止。各省盐务。督抚统辖。不设盐院。祗领运司盐道。其盐场大使等官。均就地方官酌量借补。所有销课缉私。责成地方官。应有兴除条件。随时酌议举行。于 国用大有裨益。

一河漕两员宜酌减也。顷河臣奏。河厅各员。多聚清江浦。终年不赴工次。  皇上严旨饬行。固可稍革奢靡积习。然臣谓苟职事废弛。工次更可图安。且河臣驻治之所。断不能禁其前来谘禀公事。纵令暂赴工次。亦属有名无实。推原其故。总由河厅各员。有任无权。纵有能事之员。久亦渐耽安逸。缘修防抢险。本非文员所能。故一切委之武弁。文员不过主钱粮出入而已。臣愚以为当稍改官制。裁撤武弁。令河兵即受文官统辖。权不他属。责无旁贷。不能不讲求谙习。譬如各省堤工。归地方官办理。亦不闻有废事也。岁修钱粮。少经一人之手。即少一人侵縻。方可渐图节省。至漕务现在厘剔獘端。责令旗丁呈明沿途通坝各费。必多不实不尽。不如令有漕各省。另委正印官内廉干人员。暂行管运一次。以收粮之官。办运漕之事。恤民恤丁。通盘筹划。改定章程。如试行有效。将船少分。概行省并。每年委官押运。如滇省运铜铅之法。归次后。旗丁亦归州县管束。弁可尽裁撤。改归营制。漕务宿獘。庶可一清。

一新疆兵制宜改定也。 国家开辟新疆。置兵换防。岁由各省拨饷。历年以来。不下万万。纹银远运至彼。势难复回。臣闻伊乌鲁木齐。习尚浮华。优伶百戏。靡所不有。恃饷银充积。为之挹注也。不惟中土耗敝。亦使边方风气日漓。守备日弱。宝藏富蓄。或启戎心。亟宜深维长策。请改防兵为屯田。以次招募。招募一分。即裁一分。期以数年尽改屯卒。计可减兵饷之半。宜令该处大臣。预行筹议。以免异时拨解支绌。

右臣条陈四事。不敢仅为节啬起见。然皆关系度支出入之最大者。乞 饬中外大臣。妥为擘画。勿蹈因循瞻徇之习。现今公私困敝。而计臣预备经费。毫无把握。可为寒心。臣越分冒昧。陈论大计。不胜为 国分忧之私。无任悚惕。伏乞  圣鉴。

  通筹财用大源敬陈管见疏咸丰六年 
翁同书

窃臣前由贵州学政任满。奉  旨驰赴军营。待罪行间。于今三载。目击军需之繁费。深知左藏之空虚。窃惟安民自足兵始。足兵自理财始。理财之道。不外乎开源节流。  皇上躬行节俭。为天下先。一切费。皆已汰除。其流已无可节。而东南财赋之区。自经兵燹。民力已殚。其源亦无可开。故言生财而但筹 国用。不顾民生。是为功利之说。言之不如勿言也。欲佐饷而无益军储。徒伤政体。是为苟且之计。行之不如勿行也。方今之要。惟有就固有之利。为化裁通变之方。庶几裕 国用而兼便于民生。济军储而无损于政体。通筹全局。共有数端。自知祷昧迂拘。原不足供  圣明之采择。惟是仰荷  厚恩。备员侍从。既有所见。曷敢缄默不言。谨为我  皇上陈之。一请疏通滇铜以广鼓铸也。窃惟钱币为生民利用之资。而京师户工二局。暨各直省之鼓铸。每岁需铜数百万斤。皆仰给于滇省。近因小丑跳梁。长江梗塞。滇铜不达于京师。亦不行于各省。以致铜价腾贵。不足以供鼓铸之用。由是钱文日少。公私交绌。  皇上博采议。兼行钞法以济之。复广铸大钱铁钱以辅之。因时变通。固已推行尽利矣。而各直省之制钱。终未见其充盈。臣愚以为今日固不患乎钱少也。何以言之。钱出于铜。铜出于矿。矿不竭。则铜不乏。铜不乏。则钱不绌。地不爱宝。滇铜之产。不减往时。特壅积不行耳。计自江运不通。铜之滞留于滇中者。殆不下数千万斤。滇中之铜愈壅。京师及直省之钱愈绌。铜壅则为铜政之害。钱绌则为钱法之害。此诚宜规时度势。酌盈剂虚。以期其两益者也。况滇之有铜。凡开采之厂民。与转输之脚户。莫不依之以为利。一经停运。则必停采。由此民生日蹙。盗贼寖繁。所关匪细。然则将如之何。其法不外乎疏通滇铜以广鼓铸而已矣。伏思铜运虽一时未通。而钱局则随在可设。但使以固有之铜。移诸乏铜之地。即可以壅积之铜。化为流通之钱。溯查 国朝雍正年间。以云南既可运铜。即可运钱。曾于云南产铜处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