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万余卷。尔满案。如春蚕着叶。自为俯仰耳。近作肥国论一篇。附奉大览。祈教之。

  复严渭春方伯书          
胡林翼

复书恳请集思广益。以图补救。夜久不寐。近日尤甚。  君父之难。闻变已一月矣。奔问官守之义。臣职尚亏。疆场牵拘。按兵未动。此心愧愤。无以自立。进言体要以至诚恻怛条理分明为上。不得慷慨激昂。致违纯厚笃棐之义。人情于患难之际。友朋伉直责善。引绳批根。君子犹或非之。况  君父危难。其忍放言高论耶。明夷艰贞之节。鸱鸮哀悱之词。古人处变。可为师法。异族偪处都城。明年以后。更多反侧。太王迁岐。娄敬入关之议。亦时势所必然。惟仅变一法易一地。谓可久安措于盘石。鄙人尚未深信耳。兄血诚肝胆。忧国至切。敢以质之。

  覆黄恕皆侍郎书          
曾国藩

承来示。述及佩蘅兄言。敝处尽可施展。勿为人言所挠。仰荷关垂。感甚感甚。窃观古来臣道。凡臣工皆可匡扶主德。直言极谏。惟将帅不可直言极谏。以其近于鬻拳也。凡臣工皆可弹击权奸。除恶君侧。惟将帅不可除恶君侧。以其近于王敦也。凡臣工皆可壹意孤行。不恤人言。惟将帅不可不恤人言。以其近于诸葛恪也。握兵权者犯此三忌。类皆凶于而国害于而家。故弟自庚申忝绾兵符以来。夙夜祗惧。最畏人言。迥非昔年直情径行之故态。近有朱卢穆等交章弹劾。其未奉发阅者。又复不知凡几。尤觉梦魂悚惕。惧罹不测之咎。盖公论之是非。 朝廷之赏罚。例随人言为转移。虽方寸不尽为所挠。然亦未敢忽视也。

  和论    
龙启瑞

和者。古圣王所慎择而用之者也。古之所谓和者。众贤谋一事而无所违。世之所谓和者。合贤不肖而使之同归于一致。古之所谓和者。真是明而人不得挟私以相戾。世之所谓和者。是非混而责之以必从。夫使混贤不肖。一是与非。而天下之人。遂然平其心。柔其气。相率而归于和。犹之可也。贤与不肖者处。则贤者之气不相下。而不肖亦必不相容。即不肖能隐忍以求合。而贤者决不苟同以邀誉。是强之为和。而适以致其不和也。今将使君子与小人共图一事。君子为义。小人则为利矣。又使君子与小人共讲一学。君子为己。小人则为人矣。其义与为己者是。则利与为人者非。是非生于人心之同然。犹五色之有黑白。五臭之有熏莸也。今黑白为一色。而置熏莸于一器。曰吾但取其和而已。有不为之闭目而弗视。掩鼻而却走者乎。且君子之于天下。亦欲其事之有成而已。假令贤不肖并处。是与非并行。甚则不肖加乎贤。非者逾于是。又甚则以贤为不肖。而不肖反为贤。是者为非。而非者反为是。于是而所谋必成。所行必当。推而放之四海而准。举而措之庶事而安。则贤者亦姑需忍以求济焉。而古之圣贤。犹曰枉尺直寻而利。有所不为。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圣贤之言。其亦不和甚矣。岂不谓如是而直道乃得信于天下。上合乎天理。下顺乎人心。刑赏中而政教修。礼乐兴而大化流。反是。则将为跬步之行。一日之居。而不可得也。然则廉颇蔺相如李光弼郭子仪之事何如。曰此私雠也。非公义也。私仇不可不和。不和则寻衅隙。而废国家之大计。是为不忠。公义不得强和。强和则徇人失己。而终不能有益于事。且独不闻古之人有上殿争如虎。而下堂不失和气者乎。彼之所遇皆贤。所执或有是有不是。而尚不阿意曲从。博和衷共济之美名。而不自讳其争若此。若遇一与己不类者。将庭斥之面唾之犹恐不足矣。而谓可依阿淟涊如谐臣媚子之为耶。古之人有孔光张禹者。知王莽董贤之乱国。而委蛇其身。与之从事。彼其人皆有醇谨之行。诚之质。其于古所谓同寅协恭者。盖优为之。其容身自全。疑若可酿休祥而迎善气者。五代时冯道祖之。遂以其身事数姓而莫之恤。充其所至。彼亦务为和而过者耳。卒之见效如此。后之人主尚安取和臣而用之哉。故古之善用其和者。莫如蔺相如郭子仪。而尤善者莫如刘安世。最不善者莫如张禹孔光。其最不堪者莫如冯道。道固无足议也。禹光之所为。亦世之君子所訾笑之。以为不齿于人类者矣。而其端皆由贤不肖是与非之混淆始。然则用和者。其可不慎所择哉。

 
卷十八 吏政一吏论上

  训廉      
汤鹏

浮邱子曰。凡与人家国天下事者。盖其恩有所授也。则不能毋以赤心古义酬之。事有所错也。则不能毋以精心果力治之。赤心古义酬其恩。精心果力治其事。则不能毋割其私以从公。公与私不两营。私则不得复公。公则不得复私。曷其奈何弗廉。贵贱富贫。各自其命为之也。贵不耀贱。则贱不歆贵。富不耀贫。则贫不歆富。不相耀。则心不生。不相歆。则计不乱。心不生。计不乱。则破石为志操名节以肥其躬者亡有也。曷其奈何弗廉。造物之精英。生人之美利。毋撄之使独也。毋撄之使独。则必均。均则毋丰于己毋啬于人。毋丰于己。是故不能以其所无为其所有。毋啬于人。是故不能以其所有为其所为。曷其奈何弗廉。人心亡厌。其必见造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