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草坝数座。每座照准旧制。且盖坝尤须接长。庶清淮可资保障。

一遥堤险工拟帮做柴埽也。自黄河北徙以来。两岸堤工。日渐坍卸。安阜两邑境临黄之堤。各处埽工。皆为贫民挖取。尽成空穴。其堤上水痕浪窝。随在皆是。近年中河水由御黄坝入旧黄河。骇浪惊涛。堤工岌岌可危。缘条黄两堤。每年耕种一番。则每年坍卸一次。兼因各处圩寨。皆犀堤以切深濠。又因堤沟积水。每有挖堤以放水者。所以各处堤工。毫无足恃。淮水复故。拟先将黄堤修筑完固。设有堤势窄狭之处。即以河心之土。培筑坚厚。安阜庶资保障。

一河渠出土拟寓浚于筑也。两滩出土。堆积太近。势必易于塌卸。况三河既堵。引河全开。则全湖之水。并由废黄河入海。出土不远。其未遽刷宽之时。一经盛涨。水势高。浚起泥沙。浮沈水底。势必致大溜直偪遥堤。山安海阜附近黄堤居民。又不免危险。拟藉河心之土。分积两滩。离河渠各在六十丈外。高准八尺。层层夯硪。以为水势出槽缕堤。接连河心扯算。口面约宽一百三十余丈。秋冬水涸。溜自归槽。即非常异涨。大溜出槽。缕堤口面一百余丈。自足浮送入海。外有大堤以为屏藩。中有缕堤以为管钥。即水势奔腾。大溜俱在缕堤之中。并不侵偪遥堤。附黄居民。断无意外之变。

一淮渠浚宽拟堵塞三河也。废黄河多系浮沙。必须清流激湍。方能愈刷愈深。愈刷愈宽。今引河虽分道开辟。若不堵塞三河。水势不能高。即不能以清刷沙。势必致日久河身又淤。拟徐将三河用土埽封塞。障水北行。庶引淮入黄。可以奔腾冲刷。不三四年。废黄河自能渐次宽深。此条俟淮水滔滔东注。并黄堤柴埽盱堰石工。一律完好。然后再议堵筑。

一山盱以南拟酌留口门也。淮水来源本旺。又合七十一道山溪之水。近因三河常泄。皖省恃以为安。今虽分道开浚引河。

一时未遽刷宽。经临盛涨。宣泄不及。又未免浸凤泗危堰盱。而启放闸坝。又复延时日。有所限制。拟于旧坝未报废者。相度地势。酌留长远滚水口门三十丈。毋须封土。水一丈则蓄于湖。水一丈以外。则由坝滚入高宝湖。源经六闸。沿江分泄。北有数道引河。南有滚水口门。则宣泄必易。淮水自不壅遏。颍凤一带。永弭漫溢。盱堰亦不危险。此因引河废黄。一时未遽刷宽。虑皖省被淹而设。俟数年全湖东注。此口门即行永闭。

一口门之外拟再修一坝也。非常异涨。亦须有备无患。今引河虽开。废黄河虽浚。而口面一时未易刷宽。则二三年中桃伏秋汛。水踰志桩。山盱旧坝。又不能不从权启放。查五坝中尚有未报废者。拟修补如式。以备异涨启开。慎重河防者。祗可设而不用。不可恃而无备。

一淮泗入口拟均剂低昂也。清口之地。系中河洪泽会合之处。惟近来中河地高。洪湖地低。不设法均剂。一经开辟。洪湖之水。不敌中河。势必至壅遏淮水。不能东注。拟于其闲将全河开宽四十丈。长四里。俾洪泽中河之水。力东注此地。口面宽阔。水势即平。自无壅遏倒漾之患。

一引河浚淤拟借转轮力也。两引河头。烂淤活沙。极难疏浚。旧以南子开合为之。浚淤不多。且费人力。拟以长方船十数只。自船腰以至船头。分开两如凹。中横插车盘。一如水车式。离水底数寸。深浅仍可伸缩。船面横眠转轮一道。若干人踏之。使车盘转动。再用活头大铁播箕一。装土数千觔。箕底设车轮两道。箕口镶铁。如耕田之。再用铁索长数丈。一头系于车盘。一头缚于箕口。车轮转动。则播箕拉近船边。铁耕过。则沙土卷入箕口。车起播箕。活头抽动。将沙淤倾入小船。剥往他处。其引河南口之淤。船运山盱堤边。以桶吊起。拌入干泥。藉筑山盱坦坡。其引河北口之淤。以担运远。藉筑高堰湖滩越堤。俱一举两用。若开辟海口潮汐往来之地。拟亦仿此法。此吕宋疏浚海口法也。载经世文编。其船即永为淘浅浚淤之用。其地如易淘浚。此船即可不造。录之以备采择。

一淮河浚宽拟闭刘老也。向因黄河高仰。中河之水无由泄。始开刘老半路刘。由六塘河归海。今淮水尾闾开浚深通。则中河之水俱会淮入海。刘老半路刘即可永闭。至永济桥。俟淮渠刷宽时。亦可相度情形。酌量堵闭。庶清海安沭。永弭水患。其盐河两岸决口。如北新宫等处。亦须估修如式。以上十二条。拟次第兴办。惟寓浚于筑一条。浚废黄河时。即可随时施工。

一工程浩大拟分年举办也。废黄河数百里工程。若一年举办。不独经费未易筹划。且民夫亦属难齐。靳文襄公八疏有曰。治水必始自下流。下流疏通。则上流自不饱涨。此项工程。拟分二年兴办。拟即日将成子河以东尾闾。照依丈尺。开辟宽畅。冬季再将各项工程。分段兴办。俟洪泽中河两水。滔滔东注。然后再议堵三河。闭刘老。不独经画照料。人易图功。且按一二年分捐。民更易于为力。如或经费不敷。即分三年举办。此系一劳永逸之举。不妨稍宽时日。惟事势有顺逆。施功有次第。先后未可倒置耳。

一成子引河拟因时堵闭也。千里淮流。固资各处口门宣泄。而干旱之年。亦须防备。即如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