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意必使民畏官。必使官爱民。民不畏官。法有以治之。官不爱民。法有以治之。二者其具甚密。而若恒相妨。两法相妨。必有一界。界之左主左伸。界之右主右伸。吾不求左之至乎右。而常使右之无以至乎左。则平。平则法常立。弱者必不及。强者必过之。则法不立。法不立则两敝。国家以法属有司。有司者不自过乎法。亦不使民得过乎法。得其所持之要。则何繁之与有。今之有司。莫不以法从事。然或法所得为而不敢为。或法所不得为而过为之。则不素讲求法之过也。吾邑刘廉舫观察先生。始为吏粤东。有治能名。后蜀之剧县。其能益显。民奉之如神明。卒以治尤异。不期年擢至监司。会引疾去。竟不能用。嗣君星方农部出先生作吏时所钞读律心得诸篇示余。且属序先生所以讲求乎此者。余按是编所援法各数条或数十条。皆所以示有司法所得为与所不得为而已。盖法所得为。吾执法以夺奸民之所恃。吾所不得为。吾体法以行上之慈。则何其且要欤。吾愿世之为有司者。皆先讲求于是。而后及其余。则知法固甚不繁。而官与民已受治矣。然则是编乌可不亟公诸世欤。

  蜀僚问荅  
刘衡

或问律例浩繁。其要旨安在。有尤要而宜先读者乎。曰有。伏查现行律例。系道光五年  钦定刊颁。计四百三十有六门。凡一千七百六十有六条。言言酌情理之平。字字协中和之轨。而其要旨。敢以一言蔽之。曰。保全良民。禁制棍蠹诬扰而已。至诉讼门之十二条。断狱门之二十九条。则其尤要而宜先读者也。司牧者。未必人人读律。或自图安逸。一切民事。委之门丁。彼门丁者。意在得财。不知民为何物。断不肯助官爱民。所在因缘为奸。甚且潜结棍蠹。择良民而鱼肉之。以致弊窦渐滋。彼良民者。动被诬告。而官又好滥准呈词。不肯批驳。是以被诬者。官未见面。而家已全倾。此弊比比皆是。四川尤甚。试思我辈读书。幸得一官。官称父母。  皇上既付一邑民。不能利济之。已属可愧。顾明知棍蠹等耽耽环伺。将肆其爪牙。朘我脂膏。犹复漠然视之。不为援手。坐令良民家破。皮肉俱尽也。忍乎哉。司牧者。于刑律内诉讼断狱两门。共四十一条。果能潜心熟读。则能于收呈时即发觉。棍蠹于未出票之先而禁止之。尤为息事安人之要。久之又久。熟而又熟。自能仰见  圣天子视民如伤剔除弊窦之至意矣。

或问读律。以诉讼断狱诬告各门各条为要。其余俱不必读乎。曰宜读。若人命贼盗殴杂犯受赃诈伪。及户礼工各律。均须细读。况各例未必尽汇于本门内。颇有散见他律。以待将来移改修并者。自应参互读之。即如工律营造门。有备虑不谨因而杀人以过失杀论一条。河防门。有挖放他人蓄水杀以窃盗盗所临时拒捕杀人论一条。是人命贼盗。不尽在刑律。未尝不错见于各律也。故宜全读。但须分日分门。以次读之。或于审案之前一二日。检取本案之律例。悉心细读。并与幕友虚衷商搉。迟之又久。临事既多。自然通贯。至名例律。乃全律之总也。枢纽也。全部律例各条。均不能出其范围。譬如满屋散钱。一条索子穿得。尤宜细心推究。但须各律既熟后方读之。勿先读也。先读则无所依傍。茫然不解矣。至各律既熟后。又须取刑部驳案新编推究之。方能于例义案情。似是而非之处。辨别清析。再读处分则例。尤能检束放心。先事知警。亦不受人蒙蔽。

或问律例外。尚有裨益吏治之书宜读者乎。曰。如前明吕新吾先生实政篇。 国朝陈文恭公从政遗规。及黄给谏六鸿福惠全书。常熟杨比部景仁筹济编。萧山汪龙庄先生辉祖学治臆说佐治药言两种。以上各书。俱切要治谱。而学治臆说。最为切近。且便易行。筹济编尤为广大。忆嘉庆十三年。予以教习得知县。自京归。先大父语予曰。邑先辈李恭毅公抚广东时。其族子为令。问公宜读何书。公曰。律例而外。莫要于智囊补。盖州县诚有时不能不用权术也。予谨识之。后承乏广东。见漳浦蓝太守鼎元。曾任潮州县。自述讯断疑难案件。汇为一帙。曰鹿洲公案。又名益智新书。抉奸摘伏。具有妙用。予于书肆中购得蓝公全集。益智新书即在全集内。不时披览。颇能触发心灵。想此书通行久。不难购求也。

  请饬臣工讲求律例疏同治五年    
董文焕

窃臣伏读雍正三年   世宗宪皇帝御制大清律集解序曰。是书岂惟百尔有位宜精思熟习凡士之注名吏部将膺民社之责者讲明有素则临民治事不假于幕客胥吏而判决有余等谕。又伏读乾隆七年二月   上谕。吏部进呈则例内拟删官员考校律例一条朕思律例有关政治若谓各部律例未能尽行通晓则可若于本部本司律例茫然不知办理事件徒委之书吏之手有是理乎此例着仍旧例不应删去钦此。仰见   圣谕周详。申明律例之至意。夫律为一代之典章。例为因时之断制。 国朝于会典大清例各书外。又有六部则例及吏治诸书。于钱谷兵刑礼乐法制。无不疏通证明。宋苏轼诗云。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终无术。诚以律例者。帝王驭世之大柄。为治之要。莫先于此。今士子读书应试。以至登第。皆以制艺诗赋。分厥高下。而于吏治法律诸书。则固无暇深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