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达子卒至抢掳人畜。虽云春种秋收之时有人马护之亦虗文耳不能济事。其地专靠水利。近来水利甚微。不能浇溉。说者以为势豪占夺。虽不占夺。其利亦微。不可全归咎于此也。自正德初年至今。雨旸不调。通不收成。十室九空。人人饥色。又加以西夷北虏。刼杀数次。客兵主兵。不时住札。此地方所以日削月弱以至今日也。 一粮储空虗、边军全赖屯田子粒。近因地土无收。拖久甚多。又陕西民运之粮。改为轻赍银两。而主客官军。不时费用。以致仓廪空虗。各卫官军。每一年之间。名为月米十二石。止得实米五六石。其余每月支银柒钱。且如肃州一钱白银。止买米三升。支银柒钱。纔买米二斗一升。军士乌得不贫。 一兵马寡弱、各卫人马、以贫困之故、身无完衣、腹无饱食、马匹瘦损、不堪驰逐、器械朽钝、不堪击刺。近年以来夷虏刼杀、及逃亡事故、名为一万者不满三五千、名为三千者、不满一二千、其各墩台哨守之人。有经年不得更换者。有一身应二三役者。有二三岁小儿报名纳粮者军士乌得而不寡弱、 一兴修先务、臣窃考之、昔汉赵充国备边。首称屯田积谷。诚万世之至言也。故为今日计。惟在安静以养兵民。羁縻以缓他变。则兴复之道耳。若闭关绝之。则急逼无渐。其势必合力以为害。若出兵加之。则轻率损威。彼必驱我沙之民。以为前锋。使我自杀其归附之夷以报捷。是求之益急而自伤益多。竭国以奉军。倾中以资外。乃不识时宜书生无深谋远虑者之谈也。故近日霍韬所论。惟言边盐当复旧法一节。则是实事。臣尝考之、宣德正统间、天下盐商尽在三边输纳本色草料米粟。其价甚轻。而户部并无收银转解之法此所以边粟益多。边农益增。而天下盐价亦贱。中外咸受其利。所以三边安固。而居民充实。自弘治初、徐溥在内阁。叶淇为户部尚书、因与扬州盐商至亲、遂改此法、以致中国盐贵、而年例之银、尽归边官、其三边屯农粮料为之大耗、臣尝建言于灾异本中、而韬之所访、则与臣合、为得其实、今日所欲议拟兴修、莫有大于此者、而复之亦有渐、则在户部得人计处而巳、
  进沿边事宜疏【沿边事宜】
  切见今边事、独劳 圣虑、本兵効职之人、承部事废弛之后、百责填委、一时管照不及、如整理四镇之规与区处粮料之法、尚不得讲求、臣切忧之、连日拨冗、于部事之暇、反复讨论、而后得其说、乃将四镇事宜、列为七条、甘肃事宜、亦列为五条、如前备照式样进呈以便 圣览、 计开 一宣府滴水涯军士。既闻皇上悯其饥寒。即大服其心矣。不逞之徒。已不敢放肆。葢虽欲放肆而号召人不动也。昨都御史刘源清奏请处治、似当一听都察院所拟、葢操纵宽猛之道自当如此、 一榆林自米脂以西。涉沙而行。车不可进。驴骡负载。三日而后至镇城。东西边堡远者又十余日。驴骡自负草粮巳重。其负官粮不能数斗边粟不能卒至惟当就近以渐转输惟延庆二府差近。今年幸得颇有收成。不可不预先多籴以备转运也。不然西安凤翔各府虽积谷如山谁能致之 一宁夏地宜五谷。又有鱼蒲之利。人言黄河在天下俱为害独此处为利偏关军马不多供给。在本省易催。二镇本色。颇不难得。而所患在岁支不敷不可不及时接济也。 一辽东钱粮。土广人稀最宜行营田之法副参以下军马。不必先聚城中以资私役。宜令各择肥美地。据形胜立军营就将所领各马。常川驻札。分地而耕。有警则听调截杀。闲暇则就近耕作兼便牧马。所开地土永不起科。不知兵者必以守城为言譬之人家。镇城寝室也。各营棊布门户与通行之路也。不守外而惟寝室是守不亦拙乎闻李承勋先年至辽之初。宁前地方。每报达贼直犯官路抢掳人畜。因行边至兴水故县。见地皆肥美。乃择黑庄窠等处。立三大营。调防路之兵以居。令其尽力开耕。一年之后三营之军遂富而大路之寇亦绝又沈阳十方寺地尤美。而临边有山。达贼每登高以望、而捕我农人。遂以墙包山。山顶立一大台守之沈阳米价。至今为之贱。营田之法。兼耕与守。比之屯田尤便于军。小试则小效。大用则大效。窃恐宣大宁夏或皆可行也。 一宣大二镇地方事体大畧相同。有收则米贱难卖而病农无收则米价涌贵而病官又有世家豪商乘青黄不接之时。低价撒放于农而秋成倍收厚利。低价预买俸粮。而临仓顶名冐支。官军穷困之根。实在于此。若官库有银趁熟籴买则小民无求于彼而撒放之弊可清官仓有粮按月支放则穷军无求于彼而预买之端可绝此不禁之禁也。 一诸镇土俗虽不同。总而论之。必须预先会计每镇一年主兵粮料草束赏赐总数。大约若干。岁入之数。彀与不彀。又计每岁添若干。以备客兵之用。又计处每岁积若干。以备三年之用。 圣虑方可少宽。又积之如弘治年间。每镇积粮至一二百万草料倍之。驯至有九年之积。则太平万万年之基业也。 一蔡天佑在大同甚得军心、亦素有谋畧、但岁久必须更替、宜优迁之以答其累岁之勤劳、濒死之苦、其代之者、闻众议马卿、先在云南经过战陈、颇有气节、亦善谋畧、且水土所宜、似可用也、 右四镇事宜 一今日士大夫忠于谋国者。多以甘肃孤悬。吐番内侮为虑。究其为说。不过两科。或曰必复哈密。以固藩屏。是非今日所能遽举也。其曰但宜填实肃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