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为之耳。至德以后。侍中中书令复以重故为勋臣加秩。而二侍郎同平章事为真相。资望之深重。亦有至中令侍中者。其左右仆射。或以为加秩。或以为优资。大抵省事。非关系天下大计。而六尚书亦因之矣。宋初以至元丰政和淳熙宰执之更改不常。而六尚书之系尚书省如故。元制中书省令承相平章左右丞参政以厘天下之务。而吏户礼兵刑工六尚书为曹官。率属分职。其尚书遇理财。元每以尚书之置否为治乱则以权幸臣为之。往往夺中书柄。然不数岁辄革。而以尚书部隶中书省于职名颇不维矣。 明高皇帝下江南。即置行中书省自领之。即吴王位。改置中书省。而于六尚书势不遑设。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独户部事烦。设三四科尚书寻亦罢。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部。分大都督府为五。而摄其枢要于兵部。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然事多牵制亦以此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 天子之威福无下移盖隐然周世六官之媺而独冢宰不制国用司徒不掌邦教以此小异耳。 建文之主。归重左班。以故进尚书正一品。增设侍中正二品。侍郎品如故。欲以据五都督之上。而权轻位崇。迁拜太骤。识者以为未然。至文皇即大位。而悉更从洪武之旧矣。是时改北平故燕国为北京设行部。以总布按二司事。行都督府揔都司事。永乐四年。 上狩北京讨北虏。经略定鼎之业。虽备行九卿印以从。然 皇太子以元良监国。大小庶务。悉以委之。唯封爵大辟。及除拜三品文武职六科都给事中以闻。而户部主粮、饷。兵部主军旅礼部主朝仪。始以 行在尚书夏原吉方宾吕震扈从而九卿印务。往往令原吉兼摄。是时六部政本犹在南。十七年。而 皇太子归青宫。以 皇太孙留守南京。六部政悉移而北。十八年。 行在六部落行在字诸九卿大小省署之留者。皆称南京。洪熙元年。 天子留意丰镐。诸九卿大小之在南者。皆落南京字。而六部复称行在。宣德三年。始定如永乐。弘正以还。内阁日益重而六尚书日益轻然老臣勋业稍重加三孤。东宫三师。若吏兵之长。犹能与之抗。而至分宜之得政。则若外藏矣。江陵之当国。则若曹郎矣。呜呼。人主不可以太阿授人哉。予因考六尚书姓名。自永乐四年而后十七年而前。其在南北者。皆列之本部。十七年而后在南者。始列之南京。盖以政本为重故也。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表序【都察院】
  都察院。古御史府也。自周官御史掌赞善授法令。秦人因之。自汉益重。置大夫以贰丞相。银印青绶位上卿。于万机无所不参摄。每丞相阙。则大夫以次选代。成哀之际。遂为大司空。与丞相大司马俱封侯。位三公。金印紫绶。后虽旋复旋改。而建武以还。遂定与太尉司徒仍三公故鼎足承君矣。当御史大夫时有中丞二。在内则掌兰台秘典。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外则督部刺史。与丞相、司直司隶挍尉察举非法。自大司空设而中丞废。献帝时。尊权将曹操并太尉司徒于丞相俾任之。而郄虑以御史大夫为之副。然不复置中丞。至魏黄初建司空官。仍罢大夫不置。而历晋宋南北朝以至北齐后周。别设中丞主台事。而御史府自是称台矣后魏以至北齐。改中丞为中尉。最号雄峻。若李彪崔暹之类。纠按戚贵。威行朝省。琅琊。帝子之尊。尚假赤捧之威以自张。余可推也。隋始复置大夫。罢中丞。唐初亦因之。有以其官为大司宪者。以台为肃政者。而职任如故。开元之际。复为御史台。而大夫与中丞不并设。其职俱以振纲纪。察姧弊。中丞秩虽卑于大夫。然雄峻过之。至有径入相者。宋初有中丞。而无大夫。其属有侍御史监察里行知杂之类。大约三司使学士承旨以为班。知谏院司谏正言以为表里。参知枢副丞郎。佥院以阶进。监司牧守以待退。至元而尤重其任。设大夫从一品。中丞正二品。侍御史从二品。治书侍御史正三品。皆为长官。当是时札牙笃帝有恒言。中书省枢密院吾左右手也。御史台治吾左右手病者也。旨矣。 明兴其初制一循元旧。当是时左右大夫汤和邓愈数膺斧钺寄外出。而中丞刘基章溢理台事。其后汪广洋陈宁辈俱迁大夫。洪武十三年。胡氏之事发。而御史台仅设左右中丞。俱正二品。侍御史正四品而已。十四年。始改为都察院。然仅正七品。其官有御史而无都御史。十六年。仍为正三品。明年。为正二品。于是定设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职糺劾官邪。申辨冤抑。而所属御史分为十三道。御史廵按以至它公委。出则奏请。还则考核。考核之权轻则御史忽其长考核之权重则又竟如堂属噤不复发矣然御史独不系都察院以示得相糺察之意 建文初改为御史府。设都御史一员。左右副都御史各一员。品如故。十三道御史曰左右两院监察御史。永乐鼎革。悉复洪武之制。其后移都察院于北京。而留者曰南京都察院。畧如六部矣。后又以左右分南北其以左右都御史而下。摠督提督参赞廵抚各镇者初自本院出曰公差事完。或得代。则回理院事。其后不胜多。则往往自部佐卿寺藩臬迁转。亦不复归院以为恒久。表御史大夫中丞左右都御史及左右都御史之出镇者。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