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之逆状。甚有奸掠并行。俾事主之家。巢卵俱空。而身名交丧者。无一不堪寸磔。而其罪止于一枭。岂以此辈之肉。为不足食。故于一死之外。遂不复致详欤。倘于此等重狱。而犹劝当事者。予以哀矜。则不特为妇人之仁。直是以放虎纵狼为义。散鸩施毒为恩者矣。其有止于劫财。而未经杀人放火。及奸淫者。始可用吾矜疑一念。推详其入伙之由。审究其为盗之寔。以赃之有无。定罪之出入。如赃真罪确。万无生理。虽属饥寒所使。亦难贳以国法。所谓如得其情。哀矜弗喜者。盖为此辈言之也。或为盗而未得赃。与得赃而无主认者。皆可开以一面。非故纵之也。盖以后世无恒产之授。不能责其必有恒心。兼以保甲之法不行。或行之不力。令此辈得藏奸。是为上者亦有过焉。不得概罪斯民故也。但此辈原属无良。止可待以不死。万勿遽与开笼。使得脱然事外隶之胥靡。投之有北。俾狼心有制而不遑。鹰眼虽捷而难施。庶善与恶两不相妨。而解网之仁。不致流而为暴矣。
  又曰。强盗初执到官。当察其私下受拷之形。狼狈与否。以为刑罚之宽严。词色之喜怒。若见其步履如常。形体不甚局促。自当示以震怒。加以严刑。非此则真情不能吐露。倘见有负伤甚重。神气索然者。则宜平心静气以鞫之。且勿遽加刑拷。何也。以其正在垂毙之时。求生之念轻。缓死之念重。非责其供吐之难。责其供吐必实之难也。地方失事。保甲负疏虞之罪。捕快畏比较之严。往往扶同乱报。见有踪迹可疑之人。即指为盗。或系乞食贫民。或往时曾为窃盗者。无论是非。辄加细吊。逼使招承。不招则痛加棰楚。一语偶合。又令招扳伙伴。押使同拏。展转相诬。诛求无巳。及至送到公堂。业已一生九死。自揣私刑若此。官法可知。况在迅霆严雹之下。尚敢以口舌害肌肤。肌肤戕性命哉。初招一错。以后则以讹传讹。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者。正在此时不可不慎也。霁威曲讯。审视再三。彼真情不露于言词必露于神色。俟其有瑕可攻。而后绳以三尺。未为晚也。凡此皆以保善良。非以护盗贼。惟虑其似盗而非盗。故慎重若此。倘信其果为真盗。方裂眦指发之不暇。尚肯以词色假之哉。
  又曰。每获真盗一伙。必害良民数十家。犹之衙蠹之中。有一人被访。则亲属与雠家。皆不能安枕。非虑扳赃。即防贻祸。一辙也。故官长于盗贼之口。只宜抑之使闭。不当导之使开。即云盗伙未获。真赃未起。难以定招结案。势必责令自供。然于此时此际。亦当内存不得已之心。外示无可奈何之色。每闻供报一人。必详审数四而后落笔。但以又害一民为忧。勿以又获一盗为喜。盖于初获之首盗。尚虑其冤。而多方轸恤。何况由干而生枝。由枝而生叶者哉。近日世道浇漓。人心不古。良民供吐之言。尚不足信。何况天理蔑亡。良心丧尽。而为盗者哉。
  又曰。禁强必先禁窃。究盗不若究窝。涓涓不息。流为江河。小偷弗惩。其势必为大盗。故于穿窬之获。究之务尽其法。无论赃多证确。剌配无疑。即使偶犯赃轻。亦必痛惩幽系。令亲属具结。保其改过而后释之。倘以饥寒所迫四字横踞于中。草草发落。是种大盗之根。爱之适以害之矣。至于窝盗之罪。更浮于盗。宁纵十盗。勿漏一窝。无深山不聚豺狼。无巨窝不藏贼盗。窝即盗之源也。
  佟汇白先生云。乡邻首盗。其实甚难。盖官司捕获真盗。或赃有可疑。尝十数驳未已。良善之民。出身首盗。东奔西走。妨工费钱。万一审不成狱。不惟自坐虚枉。且致羣盗报复身命俱丧。以难事责之小民。似非情矣。惟乡甲法行。责成甚严。则人畏法而不畏盗。盗亦雠法而不雠人矣。
  又云。凡不农不商不工不佣无恒业之人。与盗近矣。不事生计。恣意赌博。与盗更近矣。迨其为盗。形状自异。出入无时。潜去潜归。一也。往来多面生可疑之人。二也。常有赢余。费用不经。三也。此皆民间之盗。最易觉察者也。
  又曰。藏盗之地。除深山大泽绿林啸聚外。其欲劫掠城市人家。若非往来窥探。路径习熟。岂能突然而来。是以娼家酒楼旅店开场窝赌之处。皆为藏盗渊薮。庵观寺院次之。诚能信赏必罚。勒令捕人不时稽察。非但得本地之盗已也。四方大盗。俱无所容矣。
  又云。世无窝主。则盗贼何处潜踪。盗之去来无常。而窝之居处有定。盗之踪迹犹秘。而窝之举动甚彰。凡被劫之处。其盗之窝家。近不出五里。远至十里二十里止矣。盖强盗行劫。势难远涉。一恐腹饥力尽。二恐天明追捕。岂有劫掠良久分赃扰攘之后。自二十里外而来。复出二十里外而去乎。凡盗发后。密访附近地方。情形可疑之家。未有不得盗者。此就被劫处言也。又有久惯窝盗。四出行劫。仍串通本地之窝为线索者。此乡甲之法不行故也。
  又云。捕盗之法。除负固连营者。应官兵剿除外。凡往来劫掠。出没无时者。惟责成于捕役。盖盗贼原捕役之供户。捕役即盗贼之窝主也。若信赏必罚。法严令明。未有不得盗者。又盗之动静。惟同伙知之。当悬重赏云。盗伙之中。有能出首渠魁。及党与。引领兵役剿捕者。除免本罪外。仍论功擢用。则盗党人人自疑。而有解散之势矣。
  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