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乡兵蕃兵神宗之时更有保甲兵非不多也然而将骄卒惰临阵辄溃者外有稽简之名内无训练之实失本计也辽金及元皆以兵立国故兵势最为雄健明初改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设立卫所在外则统之都司在内则统于五军都督府复有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亦自成一代之制然往往当其盛也兵将相习内外相维故用之而有效及其衰也教阅不明行伍虚耗而国事遂不可问亦在本计之得失而己杜典为卷十有五为目百四十有奇其于兵事略备矣然古今异宜兵机尤甚今之所续颇有损益其事则自唐迄明代凡兵家之论说名将之事迹皆采择焉若前典以孙子为纲故诸目之前悉冠以孙子兵法今不复重录惟征引诸书以符前典分门之本意至其分门中间有词义略同者今则合并之以免繁复云

  第一 【叙兵 收众 选择附 立军 论将 搜才附】

  第二 【法制 杂教令附】

  第三 【料敌制胜 敌十五形帅十过附 察而后动 验虚声知无实 敌降审察】

  第四 【间谍 不信间谍附 行师先在量力不可穷兵 临敌易将 军政不一必败 军无政令败 推诚 示信 示义】

  第五 【抚士 明赏罚 行赏安众 分赏取敌 行赏招降 示惠招降 军师志坚必胜 军将骄败 敌屡胜骄不备可败 军行自表异致败 师行众悲恐则败 声感人附 守则有余 守拒法附】

  第六 【示弱 示怯 示缓 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示形在彼而攻于此 示无备设伏取之 示强 敌军攻城久不下师老击之】

  第七 【佯败引退取之 引退设伏取之 声言退诱敌破之 引退设伏潜兵袭其营 设伏引敌斗袭其营 设伏引敌斗败之附 示退乘懈掩袭 敌退追奔 纵敌退于归路设伏取之 诱敌进于归路设伏取之附 兵机务速 掩袭 甘言厚币乘懈击之】

  第八 【避锐 坚壁持欠候隙破之 坚壁挫锐 不战挫锐 敌饥以持久敝之 因敌饥乘其敝而取之 因敌三鼓气衰败之 致敌力疲夹攻败之 阵久疲致败 出其不意 击其不备 攻其不整 先设备而胜】

  第九 【以逸待劳 师不袭远 饵敌取胜 受敌饵取败附 军胜掳掠被追袭多败 抽军 乘敌抽军袭破之附 卑辞怠敌取之 称降及和因懈败之 两军相对取背破之 两军相对继遣军助即胜 兵多力有余宜分军相继 我寡敌众自远至乘疲败之 挑战 敌处高勿攻 敌党急之则合缓之则离 假托安众】

  第十 【行军下营审择其地 乡导 下营斥堠并防捍及分布阵 先据要地及水草 识水泉隔山取水越山度险附 据仓廪】

  第十一 【攻其必救 军师伐国若中路城大兵多须下方过 必攻其易 毋贪其易附 轻易致败 乘敌乱而取之 分敌势破之 审敌势破之附 布阵大势分易败 惜军势 力少分军必败】

  第十二 【按地形知胜负 自战其地则败 据险隘 塞险则胜否则败 死地勿攻 总论其地形附 励士决战 众寡势百相悬励士攻其师 乘卒初锐用之 激怒其众】

  第十三 【围敌勿周 围师量无外援缓攻取 攻城战具附 绝粮道及辎重 火攻 火兵附 火兽附 火禽附 火盗附 火弩附 御火攻附 乘风取胜 水攻 水平及水战具附 敌半涉水击必胜 军行渡水附 御敌水军绝下流败之】

  第十四 【因机设权 多方误之 先攻其心 夺敌心计】

  第十五 【敌无固志可取之 归师勿遏 防遁附 大阵动则乱因乘而败之 先设伏乘势逐敌败之 乘胜 乘胜先声后实 散众 因敌惧遂取之 推人事破灾异 风云气候杂占】

  叙兵

  收众

  立军

  论将

  ○叙兵

  唐

  宋

  金

  △唐

  唐李筌太白阴经曰兵之兴也有形有神旗帜金鼓依于形智谋计事依于神战胜攻取形之事而用在神虚实变化神之功而用在形观形不见其神不知其事是以曳柴扬尘形其众也减灶灭火形其寡也勇而无刚尝敌而速去之形其退也斥山泽之险无所不致形其进也油幕布帔冠诸树株形其强也偃旗卧鼓寂若无人形其弱也故曰兵形象陶人之埏土凫氏之冶金为方为员或鼎或钟土金无常性因功以为名战阵无常势因敌以为形形不因神不能为变化神不因敌不能为智谋

  △宋

  宋时禁兵繁冗更戍终绎天下困于供亿苏轼因应诏献策论之一曰定军制二曰练军实其略曰郡县之土兵可以渐训则禁兵可以渐省苟禁兵渐省而以其资粮益优郡县之土兵则彼固已戴上之恩而愿效其力又何遽不如禁兵邪如此则内无屯聚仰给之费而外无迁徙供亿之劳矣又曰自今以往民之愿为兵者皆三十以下则收限以十年而除其籍如此则县官常无老弱之兵而民不任战者不至于无罪而死 【谓见屠及饵敌】 十年之中有始至者有既久者有将去者有当代者新故杂居而教之则缓急可以无忧矣许洞虎钤经曰古法曰散地无战散地者境内地土也士卒顾家其意未专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