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戚也。巫咸云,圣公之象,居常为定,不见则凶。金犯守为灾,贵贱将败者也。天牢六星,在北斗魁下,贵人之牢也,主愆过禁暴淫,与贯索同占。太阳守一星,在相西,大将大臣之象也,主戒不虞,设武备也。非其常,兵起;明,吉;暗,凶;移徙,大臣诛。势四星,在太阳西北,刑馀人而用事者也。不明,吉;明即阉宦擅权。相一星,在北斗南。《隋志》曰,相者,总领百官,而掌邦教,以佐帝王,安邦国,集众事也。明,吉。元戈一星,在招摇北,一曰天戈也。芒角大而动,则四夷兵起。其占与梗河相类。北斗魁中四黑星,为贵人之牢,曰天理。明及摇动与有星者,为贵人下狱。北斗七星,辅一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阴阳之本元也。故运乎天中,而临制四方,以建四时,而均五行也。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又象号令之主,又为帝车,取乎运动之义也。又魁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璇,三曰玑,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摇光。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玉衡为音,开阳为律,摇光为星。石氏云,第一曰正星,主阳德,天子之象也。二曰法星,主阴刑,女主之位也。三曰令星,主祸害也。四曰伐星,主天理,伐无道。五曰杀星,主中央,助四旁,杀有罪。六曰危星,主天仓五。七曰部星,亦曰应星,主兵。又云,一主天,二主地,三主火,四主水,五主土,六主木,七主金。又曰,一主秦,二主楚,三主梁,四主吴,五主赵,六主燕,七主齐。辅星附乎开阳,所以佐斗成功也。又曰主危正,矫不平,又曰丞相之象也。七政星明则国昌,不明则国殃。斗旁欲多星则安,斗中少星则人怨上,天下多讼法者。无星二十日有赦。辅星明而斗不明,臣强主弱;斗明辅不明,主强臣弱也。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皆曰三公,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张衡云:“若天子不恭宗庙,不敬鬼神,则魁第一星明,或变色。若广营宫室,妄凿山陵,则第二星不明,或变色。若不爱百姓,聚兴征役,则第三星不明,或变色。若发号令,不明四时,不明天道,则第四星不明,或变色。若废正乐,务淫声,则第五星不明,或变色。若不劝农桑,不务稼穑,峻法滥刑,退贤伤政,则第六星不明,或变色。若不抚四方,不安夷夏,则第七星不明,或变色。”凡日、月晕连环。及斗、月晕,及摇动,兵起。其傍侧中小星多,则天下不安,人多怨。一云小星多则天下安,不然则国人散。五曜及客星守入皆凶,孛彗尤甚也。
右夹氵祭郑氏作《通志 天文略》言,汉晋诸志,所载诸星名数灾祥,丛杂难举。惟隋丹元子作《步天歌》,句中有图,言下见象,或丰或约,无馀无失,故特取其歌,而於歌之後采诸家之言以备之。今所载其前则丹元子歌也,後则夹氵祭所取诸志以释之者也,其说亦略备矣。然《宋史 志》所载近代诸儒之说,则考订尤详,故又摭其所未备者,附见各段之末云。
《宋两朝天文志》:旧说皆以纽星正枢机,後祖恒之立仪测之,洎皇中,以铜仪管候之,其不动处犹在枢星之末一度馀。
《朱子语录》曰:北辰乃天之北极,天如水车,北辰乃轴处,水车动而轴未尝动。又曰:北辰是那中间无星处些子不动,是天之枢纽。北辰无星,缘人要取此为极,不可无个记认,所以就其旁取一小星,谓之极星。问极星动否?曰极星也动,只是近那辰後虽动而不觉。今人以管去窥那极星,见其动来动去,只在管里面不动出去。向来人说北极便是北辰,皆只说北极不动,至本朝人方去推得是北极,只在北辰边头,而极星依旧动。
《宋两朝天文志》。太子星,去北极十五度,入心宿三度。四辅四星,去天枢各四度。勾陈六星,去极六度半,入壁宿五度。天皇大帝星,去极八度半,入室宿十一度。 华盖七星杠九星距中大星,去极二十六度,入娄宿四度。 五帝内座五星距中大星,去极十二度半,入室宿六度。 六甲六星距南星,去极一十五度,入奎宿四度。 御女四星距西南星,去极一十三度半,入奎宿一度。天柱五星距东南星,去极十三度半,入危宿初度。 尚书五星距西南星,去极十九度,入尾宿十四度。 柱下史一星,去极十八度,入斗宿十三度。 女史一星,去极十七度半,入斗宿二度。 阴德二星距东星,去极十九度,入房宿二度。大理二星距东星,去极二十三度半,入心宿五度。 天床六星距西南星,去极二十二度,入氐宿二度半。 紫微垣十五星:其左骖枢,去极二十七度半,入房宿一度;右骖枢,去极二十一度,入亢宿八度。 天乙一星,去极二十度半,入亢宿一度半。 太乙一星,去极二十一度,入亢宿一度。内厨二星距西南星,去极十九度半,入轸宿十一度。天厨六星距大星,去极二十四度,入井宿二十二度。 内阶六星距西南星,去极二十三度,入井宿二十六度。八八星距西南星,去极三十一度半,入毕宿三度。传舍九星距西第四星,去极二十八度半,入胃宿五度。阁道六星距南星,去极四十八度,入奎宿四度半。策一星,去极三十三度半,入壁宿五度。 钩九星距大星,去极二十四度,入危宿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