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音义曰:「五行相胜,秦以周为火,用水胜之也。」
〔三〕正义音征。以秦始皇名讳之,故改也。
汉兴,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虽明习历及张苍等,咸以为然。是时天下初定,方纲纪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袭秦正朔服色。
至孝文时,鲁人公孙臣以终始五德上书,言「汉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当有瑞,瑞黄龙见」。事下丞相张苍,张苍亦学律历,以为非是,罢之。其后黄龙见成纪,张苍自黜,所欲论著不成。而新垣平以望气见,颇言正历服色事,贵幸,后作乱,故孝文帝废不复问。
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一〕而巴落下闳运算转历,〔二〕然后日辰之度与夏正同。乃改元,更官号,封泰山。因诏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三〕盖闻昔者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验,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四〕然盖尚矣。书缺乐弛,朕甚闵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紬绩日分,〔五〕率应水德之胜。〔六〕今日顺夏至,〔七〕黄钟为宫,林钟为征,太蔟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自是以后,气复正,羽声复清,名复正变,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八〕年名『焉逢摄提格』,〔九〕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一0〕
〔一〕集解汉书音义曰:「谓分部二十八宿为距度。」
〔二〕集解徐广曰:「陈术云征士巴郡落下闳也。」索隐姚氏案:益部耆旧传云「闳字长公,明晓天文,隐于落下,武帝征待诏太史,于地中转浑天,改颛顼历作太初历,拜侍中不受」。
〔三〕集解徐广曰:「詹,一作『售』也。」索隐按:汉书作「
雠」,故徐广云一作「售」,售即雠也。韦召云「雠,比校也」。郑德云「相应为雠」也。
〔四〕集解应劭曰:「言黄帝造历得仙,名节会,察寒暑,致启闭分至,定清浊,起五部。五部,金、木、水、火、土也。建气物分数,皆叙历之意也。」孟康曰:「合,作也。黄帝作历,历终复始无穷已,故曰不死。清浊,律声之清浊也。五部,五行也。天有四时,分为五行也。气,二十四气;物,万物也。分,历数之分也。」瓒曰:「黄帝圣德,与虚合契,升龙登仙于天,故曰合而不死。题名宿度,候察进退,谓三辰之度,吉凶之验也。」索隐臣瓒云:「题名宿度,候察进退,以为吉凶之状,依文作解为得。」案:汉书作「名察发敛」,韦昭云「发,气发;敛,气敛」。又续汉书以为道之发敛,景之长短,则发敛是日行道去极盈缩也。
〔五〕索隐紬音宙,又如字。紬绩者,女工紬缉之意,以言造历算运者犹若女工缉而织之也。
〔六〕集解徐广曰:「盖以为应土德,土胜水。」
〔七〕索隐按:夏至,谓夏至、冬至。
〔八〕索隐按: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然汉始以建亥为年首,今改以建寅,故以七年为元年。韦昭云「汉兴至此百二岁」。案:律历志云「乃以前历上元太初四千六百一十七岁,至元封七年,复得阏逢摄提之岁,中冬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
〔九〕集解徐广曰:「岁阴在寅,左行;岁星在丑,右行。」索隐按:尔雅云「岁在甲曰焉逢,寅曰摄提格」,则此甲寅之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夜半冬至也。然此篇末亦云「寅名摄提格」,则此甲寅之岁也。又据二年名单阏,三年名执徐等,年次分明,而汉志以为其年在丙子,当是班固用三统,与太初历不同,故与太史公说有异。而尔雅近代之作,所记年名又不同也。左行右行,按苏林云「岁与星行所在之次」。正义焉音于干反,后同。
〔一0〕集解文颖曰:「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更相治,闲不容期忽。五家文悖异,推太初之元也。」索隐聚音娵。案:虞喜云「天元之始,于十一月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日月若连珠,俱起牵牛之初。岁,雄在阏逢,雌在摄提格。月,雄用毕,雌在訾,訾则娵訾之宿。日,雄在甲,雌则在子。此则甲寅之元,天道之首」。
历术甲子篇〔一〕
〔一〕索隐以十一月朔旦冬至得甲子,甲子是阳气支干之首,故以甲子命历术为篇首,非谓此年岁在甲子也。
太初元年,岁名「焉逢〔一〕摄提格」,〔二〕月名「毕聚」,〔三〕日得甲子,〔四〕夜半朔旦冬至。〔五〕
〔一〕索隐甲,岁雄也。汉书作「阏逢」,亦音焉,与此音同。
〔二〕索隐寅,岁阴也。此依尔雅甲寅之岁,若据汉志,以为丙子之年。
〔三〕索隐谓月值毕及陬訾也。毕,月雄也。聚,月雌也。
〔四〕索隐谓十一月冬至朔旦得甲子也。
〔五〕索隐以建子为正,故以夜半为朔;其至与朔同日,故云夜半朔旦冬至。若建寅为正者,则以平旦为朔也。
正北〔一〕
〔一〕索隐谓蔀首十一月甲子朔旦时加子为冬至,故云「正北」也。然每岁行周天全度外余有四分之一,以十二辰分之,冬至常居四仲,故子年在子,丑年在卯,寅年在午,卯年在酉。至后十九年章首在酉,故云「正西」。其「正南」、「正东」,并准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