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皆用兵部凭照,令沿途各驿接递,谓之火票,言其急速如火也。其由外达京,及各省彼此互达者,则各黏连排单,令按程登注时刻,以便稽核。

  玉玺

  自汉以来,历代天子沿用「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之玉玺,即传国玺也。

  或曰,历代传国玉玺,相传为元顺帝携之以遁至沙漠,后遂遗失。越二百余年,牧羊者见羊三日不食,以蹄跪地,乃掘获此玺,后归察哈尔林丹汗。天聪甲戌,睿亲王多尔兖获之于额哲母所,其文为汉篆「制诰之宝」四字。

  传国玉玺之伪托

  康熙丙午正月,江督郎廷佐奏称溧阳民人顾起龙等,浚河获玉玺,篆文「人心惟厄,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遣官赍送至京。圣祖大悦,命贮内府,颁重赏有差,并宣付史馆。时有知其事者,谓印为明弘光时新造,南都既陷,一中官怀之而逸,值追者急,乃瘗之于此也。

  官印

  国初官印,大率仍明之旧,官职大小,以分寸别之,右偏为九叠篆文,左偏为满文。至干隆己巳,傅文忠公恒奏称满文已有御制篆文,印中请用满篆,遂得旨改铸,乃不用九叠篆而用小篆,惟一品官仍用九叠。武职印与文职同,提督大员用柳叶篆以别之。

  干隆一千八百九十七年铜印

  云南孟连土司,极边烟瘴地也。国初,其地归版图,以邻缅甸故,几为瓯脱地。光绪时,以勘边事起,□省派员踏验,得其铜印一方,文为「孟连土司之印」,边镌一行小字,文曰「干隆一千八百九十七年制造」,其左侧又一行小字,文曰「干字四百二十九号」。此殆以天子万年之义,坚远夷归化之心欤?

  印章

  秦印多玉,多朱文,汉印多铜,多白文。其实非白文也,汉钤印,用紫泥印入泥中,篆文凹入者凸出,则亦朱文矣。间有金印,王侯以上用之。元王元章用花G石刻印,而石印乃盛行。其先有用石者,不甚着。此外尚有银印、铁印、瓷印、水晶、玛瑙、象牙、犀角、澄泥、烧料、黄杨、竹根等印。又有碧霞髓印,至坚不受刀,虽晶玉非其比。歙县汪启淑,字,号绣o,世业鹾,拥高赀,尝剖巨珠为小印,侈丽极矣。

  洪稚存楝印

  洪稚存太史亮吉未通籍时,家贫,因取苦而不忘之义,刻楝木为印记,名曰楝印。

  面面通

  光绪末,南汇胡干生新发明一种木质观书器,曰面面通,颇以便中年以上人卧观之用,上下左右旋转欹侧,无不如意,其机关拨捩处皆用木。

  羊毫

  羊毫,羊毛所制笔也,世称湖笔,皆出于湖州之善连镇。有杂以紫毫者,曰二紫八羊,曰三紫七羊,曰五紫五羊,曰八紫二羊,曰九紫一羊。

  紫毫

  紫毫,笔之以兔毫制者,其锋尖利,作小楷尤宜。

  小紫颖

  浙江供御之笔,有名小紫颖者,为高宗所常用,中疏易散,第用其锋,书少时,辄易之,乃可。

  经天纬地

  有名经天纬地者,亦高宗常御之笔。一管中藏四笔,尚可用,微嫌其锋短少滞,其余虽饰观而未适于用也。

  朱浣岳用笔

  道光时,浙人朱浣岳,名沆,工书画,辄用羊毫,遇至纯者,即藏不复用。积数年,令工人就每笔选其至精者,成一笔,于是书画均以之,而巨细辄如意,历数十年不复易,亦未尝用他笔,身后且以为殉也。

  笔饮

  文房佳供,以锡或瓷为之。用以笔者,世皆称为笔插,实笔饮也,倡自钱塘梁山舟学士同书。学士工书,负重名,以毛颖染墨后,一经燥枯,便不适用,爰出新意,  豕锡,方二寸余,高如之,面设四穿,大小各二,以受卓笔,中容水数合,使得上润毛颖,不致渐濡而止,名曰笔饮,学士自造铭以宠之。海盐张芑堂为镌其侧,并作长歌以落成之,歌曰:「管城徙就金城居,凿斯池也清不淤。咄哉非灌晋阳水,何以沉沉直同三板余?昃有灵气润枯槁,腾达上接元云腴。渴乌望见飞就饮,果腹不比滴蟾蜍。菡萏倒垂类藻井,无怪花生任猎渔。为想鹿豪松管初,仅得|藏杂冠裾。「笔有簪有佩。」一床似得偃息舒,终无异与筒斗胪。颠毛未秃渴相如,金茎露迥不得怼:稳缌璨ㄈ舨叫椋沆瀣饮绝烦燥除。先生书兴豪不咀,擘笺濡墨取此欤?抽毫信手涂,惊看池飞北溟鱼。中书君劳何慰渠,金印如斗非相于。寻思别有锡典诸,汤沐封邑从此书。」

  徽墨

  徽墨,安徽徽州府所产。古人制墨,率用松烟,汉取诸扶风,晋取诸庐山,唐则易州、上党。自李超徙歙,张谷徙黟,皆世其业,于是始有徽墨,以至于今。

  墨盒

  墨盒自昔推京都琉璃厂松竹斋所制为极品。同、光间,有名寅生者,不详其姓,以善镌墨盒名于世,书画皆极精妙。寅生殁,坊镌墨盒多冒其名。

  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