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八 人事部五十九
忠贞
《管子》曰:忠者,臣下之高行。
《孟子》曰:教人以善谓之忠。
《淮南子》曰: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抱朴子》曰:竭身命以徇国、经夷险而一节者,忠臣也。
《说苑》曰:逆命利君谓之忠。
又曰:卑身贱体,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庶几有益以安国家,如此者忠臣也。
《礼记□文王世子》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又《檀弓》曰: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於君。君曰:“昔者卫国有难,天子以其死卫寡人,不亦贞乎?”
《左传□隐公》曰:卫州吁弑桓公,石厚从州吁如陈。石粑羰垢嬗诔略唬骸按硕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君子曰:“石粑簦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又《僖公上》曰:晋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是藐诸孤,(言其幼贱,与诸子县藐。)辱在大夫,其若之何?”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偶俱无猜,贞也。”
又:《僖公中》曰:晋惠公卒。怀公立,命无从亡人。(亡人,重耳。)期期而不至,无赦。狐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不召。怀公执狐突曰:“子来则免。”对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策名委质,贰乃辟也。(贰,二心。辟,罪也。)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数矣。若又召之,教之贰也。父教子贰,何以事君?。”
又《宣公上》曰:楚子灭若敖氏,令尹子文其孙箴尹克黄(箴尹,官名。)使於齐,还,及宋,闻乱。其人(其人,克黄从臣。)曰:“不可以入矣。”箴尹曰:“弃君之命,独谁受之?”遂归,复命而自拘於司败。
又《襄公十四年》曰:楚子囊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楚徙都郢,未有城郭。)君子谓子囊忠,君薨不忘增其名,(谓前年谥君为恭也。)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忠,民之望也。
又曰:晋人执季文子,舍之於苕丘。范文子谓栾武子曰:“季孙於鲁,相三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可不谓忠乎?”
《韩诗外传》曰:有大忠,有次忠,有下忠。以道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死之,下忠也。周公於成王可谓大忠,管仲於桓公可谓次忠也,子胥於夫差可谓下忠也。
又曰:崔杼杀庄公。陈不占闻君有难,将死之,餐则失哺,上车失轼。仆曰:“虽往,其有益乎?”不占曰:“死君,义也;无勇,私也。”遂驱车。比至公门外,闻锺鼓战斗之声,遂骇而死。
《国语》曰:彘之乱,宣王在邵公宫。国人围之,邵公乃以其子代宣王,王长而立之。
《战国策》曰:吴入郢,棼冒勃苏羸粮潜行十日而薄秦朝,鹤立不转,昼吟宵泣,七日不得告,水浆无入於口。秦王闻而走之,冠剑不相及,左奉其首,右濡其口。於是秦救楚,退吴师复楚。
《汉书》曰:初,吴王芮,高祖贤之,制诏御史:“长沙王忠,其定著甲瘤拢”(臣瓒曰:汉以芮忠故特王之,非故时令也。)
又曰:匈奴求和亲,群臣议上前,博士狄山曰:“和亲便。”上问张汤,汤曰:“此愚儒无知。”狄山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
又曰:王莽既篡,使者即拜龚胜为讲学祭酒。胜日“吾受汉家厚恩,无以仰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岂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胜因敕以棺敛丧事。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而死。
《东观汉记》曰:上於大会中指王常谓群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忠贞臣也。”是日迁常为汉中将军。
又曰: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後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敬木}木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敌国。”
又曰:上为大司马,以王霸为功曹令史,从渡河北,宾客随者数十人,稍稍引去,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去,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劲草。”
又曰:鲍昱,字文渊,拜司隶校尉,诏昱诣尚书,使封胡降檄。上遣小黄门问昱有所怪不?对曰:“臣闻故事通官不着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司隶而着姓也。”帝报曰:“吾欲令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隶。”
又曰:鲍永,字君长。行县到京兆、灞陵,过更始冢,引车入陌,欲下,从事谏止。永曰:“亲北面事人,何忍车过其墓。虽以获罪,司隶不辞也。”遂下车,哭尽哀。西至右扶风,椎牛上荀谏冢。上闻之,问公卿曰:“奉使如此,何如?”时太中大夫张堪对曰:“仁者百行之宗,忠者礼义之主。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上悦之。
谢承《後汉书》曰:梁冀奏诛李固,固临命,与胡广、赵戒书曰:“固受国厚恩,是以竭其股肱,不顾死亡,志欲扶王室,比隆文王,何图一朝梁氏迷谬,公等曲从,以吉为凶,成事为败?汉家衰微,从此始矣。公等受主厚禄,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