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丘,以高祖神尧皇帝配坐,以岳渎等神从祀。)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夏至之日,漏刻长,阳气欲衰,阴气欲兴,阳日生,阴日死,至之日相与分。)君子齐戒,(以阴阳相争之时,务欲安静。)薄滋味,无致和,谓阴气始兴,身尚静,味尚薄。节嗜欲,定心气。(微阴扶精不可散。)无用火于南方,(阳气盛,又用火于其方,害微阴。)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是月暑气方盛,可以登远望,顺阳居上。)
又曰:六月之节,日在东井。(小暑为六月之节。)昏氐中,晓东璧中,斗建未位之初,律中林锺。(六月气至,则林钟之律应。林钟者,黄钟之所生,三分去一,管长六寸,其日、其音、其数,并同孟夏。)小暑之日,温风至,後五日蟋蟀居壁,後五日鹰乃学习。中气日在柳,(大暑为六月中气。)昏尾中,晓奎中,斗建未位之中。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後五日土润溽暑,後五日大雨时行。命有司人入山行木,无有斩伐。(为其未坚成也。)中央土,(火休而盛德在上。)其日戊巳,(戊巳属土,故云其日戊巳。)其帝黄帝,其神后土,(昔黄帝轩辕氏以土德继天而王,故为黄帝,土官之神曰后土。)其神后土,其虫裸,(无毛羽,鳞介之类。)其音宫,(音始于宫,宫数八十一,属土,以其最大。《乐记》曰:宫乱则荒,其君骄。)律中黄钟之宫,(黄钟主十一月,土在林钟、夷则之间,各有分主,不可假借,故引黄钟之清宫为土律,其管半黄钟之管,长四寸五分,则黄钟之清宫也。故季夏十八日已后土王,气至,则黄钟之宫应之也。)其祀中ニ,祭先心。(中ニ,犹中室也。祭中ニ之礼为祀,先进心也。)
又曰:乐正崇四术,立四教,春夏教以《诗》《书》。(春夏阳也。《诗》、《书》者,声亦阳也。)
又曰:凡学,春夏学干戈。(干,盾也,戈,勾子戟也。干戈万舞,象武也,用动作之时学之。)
又曰:春诵夏弦,太师诏之。(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阳用事,则学之以声。)
又曰:春作夏长,仁也。
又曰:《明堂位》曰:“季夏六月,以乩耢胫芄於太庙,朱干玉戚,冕而舞《太武》,皮弁素积,裼而舞《大夏》。
《周礼》曰:蕤宾,午之气,五月建焉,而辰在鹑首。
又曰:山虞以仲夏斩阴木。(郑众曰:阴木,秋冬生者。郑玄曰:阴木,生山北者。冬斩阳,夏斩阴,坚濡调也。)
又曰:凌人掌冰,(凌,冰室也。)夏颁冰。(暑气盛,王以冰颁赐也。)
又曰: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夏日至,令刊阳木而火之。
又曰:夏见曰宗。宗,尊也。义取主火。《大行人》云:夏宗以陈天下之谟。
《狭捍》曰:四时之田,皆为宗庙之事也。夏田曰苗。(因为苗稼除害,故曰苗。)
《皇览逸礼》曰:夏则乘赤辂,驾赤骝,载赤旗,以迎夏於南郊。其祭先黍与鸡。居明堂正庙,启南户。
《尚书大传》曰:南方者,何也?任方也。任方者,物之方。任,何以谓之夏?夏者,假也。吁荼万物养之外者也。故曰南方夏也。
又曰:主夏者火,火昏中,可以种黍菽。上告乎天子,而下赋之民。
《三礼义宗》曰:夏,大也,谓万物长大也。夏谓南者,南,任也。
又曰:火正曰祝融者,祝,甚也,融,明也。言夏时物气甚明也。
又曰:南岳谓之霍,霍者,护也。言阳气用事,盛夏之日,护养万物,故以为称。
又曰:六月小暑为节者,此以相形为名,形大暑,故谓之小暑。六月之初,暑气热未极,故以小为名。大暑为中者,自十一月一阳爻王,从地下而出,至此之时,方始上彻,阳气并出地上,大暑既极,故大暑为中。
《大戴礼》曰:夏以教士,车甲士执伎论力,循四卫,强股肱,质射御,才武聪慧治众长,平可以为仪缀於国,出可以为卒诱於军旅。四方诸侯之游士,国中之贤者充焉。方夏三月,养长莠,蕃庶物。於时有事,享於皇考,爵士之有庆者七人,以成夏事。
《易通统图》曰:夏日月行东南赤道,曰南陆。
《尚书考灵耀》曰:火星为夏,期专阳相助,同精感符。
《诗含神雾》曰:曹地处季夏之位,土地劲急,音中徵,其声清以急。
《春秋繁露》曰:夏乐气故养也。
《孝经说》曰:斗指午为夏。
《夜谧印吩唬憾繁南指,天下皆夏。
《史记》曰:墨者亦尚尧舜,言德行,曰:夏日葛衣,冬日鹿裘。
又曰: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因其兄弟而见其子文於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敢生之何也?”文顿首,因曰:“君所不举五月子者,何故?”婴曰:“五月子者,长及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文曰:“人生受命於天,君何忧焉?必受命於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户者?”婴曰:“子休矣。”
《汉书》曰:荧惑曰南方夏火,礼也,视也。礼亏视失,逆夏令,伤火气,罚见荧惑。逆行二舍为不祥,居之三月国有殃,五月受兵,七月国半亡地,九月地太半亡。
又曰:汉武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