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李林甫元和之耗则又归其狱于程异皇甫D
之聚敛焉大抵田亩赋重则人争隐漏以逃赋欲蕃
民生者惟薄赋可也李翱有言人知重赋之可以得
财而不知轻赋之得财愈多可谓知本矣丁口之徭
重则人争隐漏以避役欲增户口者惟轻徭可也马
端临有言庸调之征愈增则户口之数愈减可谓通
论矣州县果得人以均其赋役户口有不蕃盛者哉
丁粮隐漏总论
淮以北土无定亩以一望为顷欺隐田粮律条未之
能行也江以南户无实丁以系产为户脱漏户丁律
条未之能守也洪武初年甫脱战争人民凋残户一
千六十五万有奇口六千五十四万有奇弘治四年
承平久矣户口宜蕃且息矣乃户仅九百一十一万
视初年减一百五十四万口仅五千三百三十八万
视初年减七百一十六万此其故何也宜司国计者
知所以处之矣周忱户口论曰或投倚于势豪之门
而自幼至长无复粮差或招诱于僧道之途而化缘
财物遍游四方冒名为匠则在南京者应天府不知
其名在北京者顺天府亦无其籍挈家于舟则四水
土洋莫知踪迹冒隐买卖陶然无忧
学庵类稿
  明食货志户口
古者以民之少多为国之贫富故民物之数登于王
府王拜受之所以重民也明太祖籍天下户口置户
帖户具书名岁居址编字为勘合州县用印分钤籍
帖籍上户部而帖给之民令有司以时清核岁郊祀
中书省以户籍陈坛下荐之天毕祭而藏之洪武十
四年诏天下编黄册以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
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
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多寡为序凡
十年一周曰排年在城曰坊近城曰厢在乡曰里里
为一册册首总为一图其鳏寡孤独不任役者附十
甲后为带管畸零僧道给度牒有田者具编册如民
科无田者入畸零册四一上户部布政司府州若县
各存一以待会册面装青纸上户部者装黄纸故谓
之黄册比十年有司颁定式坊厢里长令人户诸丁
口事产悉以实自占上之州县州县官比照原册诸
丁口登下其死生事产贸易者从增添过割务不失
额户区上中下原定户消乏补以近上者事故户绝
补以畸零无则取于邻图册既具州县官检阅更为
总册类编填图并各里册上之府府上之布政司司
上之户部递为总册类编填图其土官边远里甲编
不以式均限年终进呈送南京后湖庋藏之后湖一
名元武湖湖之广周遭四十里中数洲断岸千尺
庋册库东西向旧设库匠一百一十每一大造增库
三十间量加匠四十二人典册胥每二人领匠八人
检暴蠹琶课迦展湖暴册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
月天寒三月飞絮生s不暴岁委监察御史二人户
科给事中一人户部主事四人督监生千二百人清
比违误盖慎重至矣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而内地
民有儒有医有阴阳军有校尉有力士弓铺兵匠有
厨役裁缝马船之类若濒海有盐寺有僧观有道
士毕以其业着籍人户以籍为断民父母存若亡而
兄弟出分若赘婿乞养子归宗另爨者听异籍惟军
匠有清勾以异籍为规避禁不听遇役凭册差拨逃
移者勾取复业漏口脱户许自首禁数姓合户附籍
荫袭先适长分财产一适庶为后以亲为次奸生子
若既立后乃生子与为后者均财产无应后者予女
后子不得于所后之亲得白有司别立设老人选年
高为众所信服者导民善平乡闾争讼其着籍人户
避徭役私徙者为逃户年饥乏食或避兵寇他徙者
为流民有故而出比归籍远难达止于外者为附籍
上所移民曰移徙又有以罪徙者国初凡逃户移赴
本籍成祖令不回者北京为民耕宣德间许有成产
者寄籍他不回及顿者充军所在卫所正统时造逃
户周知册核其丁粮其流民建文帝招抚复业者英
宗令勘名籍编甲互保分属流处里长带管自后递
年添设参议参政副使州县判丞抚治流民归原籍
者给口粮牛种其附籍正统时老疾致仕事故官离
原籍千里者许收附系军匠遇缺伍失班选丁补役
系民原籍绝附近拨地补纳税粮其移徙国初尝移
浙西苏松嘉湖杭五郡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
临濠给牛种舟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徐达平
沙漠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八百余户一十九万
七千余丁口散处卫府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以
耕又以沙漠遗民三万二千八百余户屯田北平府
管内之地凡置屯二百五十四开地一千三百四十
三顷复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已户部郎中刘九
皋言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
业也太祖采其议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后屡徙浙
西及山西民于淮南滁和北平山东河南山东则徙
他郡之民于东昌兖州官给以钞赐复又徙直隶浙
江诸布政司所属民二万户于京师充仓脚夫成祖
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七府州丁多田少及无田
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其罪徙者建文帝命武康
伯徐理往北平度地处之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