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垂训当以张氏为法毋曰我恶
人也岂敢效好人哉
人在患难之中则内而宗族外而乡里皆来忧恤及
事平之后则各私其私各利其利而忘宗族乡里之
情或头畜相侵或财物相亏辄生暴怒或相殴骂或
相告讦或相屠戮原其所以皆由不知宗族之情乡
里之义苟或知之则相亲相爱惟恐无日奚暇争竞
哉且蝼蚁微物也一穴之宫与众居之一拳之台与
众临之一粒之食与众聚之一虫之膻与众共之可
以人为万物之灵而不如蚁子之知义乎
葬埋之法当用赵忠敏公族葬之图左昭右穆以世
为列不可淆乱
胡翰集
  与许门诸友论宗法
比见有以宗法为问者景翰答之甚辩顾仆有不能
释然者数事夫大宗小宗之法其废也久矣记大传
尝载其说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
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
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
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说者谓别子为公子若
始来在此国者后世以为祖继别者谓别子之世嫡
也兄弟尊之谓之小宗继高祖者亦小宗也又曰有
小宗而无大宗者有大宗而无小宗者有无宗亦莫
之宗者公子是也说者谓公子为先君之子今君兄
弟又曰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宗为其士大夫之庶者
宗其士大夫之嫡者公子之宗道也说者以公子不
得宗君君命适昆弟为之宗使之宗之是公子之宗
道也至于国之卿大夫有不出于公族者盖未尝及
也而士庶人之事则又略无所见故后世之言宗法
者止于卿大夫之有采地者以礼断之也然礼固未
尝言士庶人无宗也且使大夫或有废而为士庶人
者其宗法亦将随而废乎抑否乎使士庶人有升而
为卿大夫者则于法宜得立宗矣而族之适子有宗
之之道乎抑自为后世之宗乎曾子问曰宗子为士
庶子为大夫其祭也如之何孔子曰以上牲祭于宗
子之家
 若宗子虽不为大夫而有世禄则自以上牲祭之
 矣虽世子子为大夫亦无加焉惟大宗之子无世
 禄而小宗系士庶人之子孙其有庶子为大夫者
 乃以上牲祭宗子之家
是所谓宗子者其卿大夫之世适乎其有非卿大夫
之世适而士之世适者其兄弟为卿大夫遂以适士
为宗子可乎孔子曰宗子为殇而死庶子弗为后也
或大宗之世适有绝其后也族人可继以为后乎抑
亦弗为后乎苟不为后则大宗废矣
 勿为后者其兄弟径自继祖祢勿为殇子后也非
 废宗也
大宗既废则族人皆五世则迁之宗也其于疏属终
不能合而为一则所谓尊祖者得无有未尽乎百世
不迁之宗其死也人为之服齐衰三月其母死妻
之死也亦然五世则迁之宗其死也当服者为之大
功九月其母妻之死也何独无服乎后世宗法不行
宋儒往往欲立小宗之法今士庶人之家祭祀有用
宗子法者亦合于礼之意乎抑以古卿大夫之事而
今士庶人行之得无僭乎朱子之述家礼固欲同志
之士熟讲而勉行也其于祭祀之礼未尝不严于主
人主妇之位则固寓宗子之法矣不然则亦有可处
置者乎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
其所谓得民者岂止于今记礼者之言乎将犹有可
推者乎此皆所未喻也诸君讲学之日久矣苟不鄙
而卒见教焉则幸矣
罗虞臣集
  小宗辩
夫重本始联族属叙亲□别嫡庶莫大乎宗法传曰
继祢之为小宗何也小宗别子之庶子也庶子不得
祢父故以长子继己为小宗也是故继祢之嫡诸弟
宗之至二世之嫡其父之诸弟曰叔叔之子曰同堂
兄弟共宗之三世之嫡其再从伯叔兄弟共宗之四
世之嫡其三从之伯叔兄弟亦共宗之举三从而同
父同堂再从之伯叔兄弟可知也是谓小宗至于五
世四从兄弟视小宗之高祖为高祖兄弟无服也故
各祖其祖为宗其得各自为宗可也谓其为高祖异
也宗之言尊也尊无二明无二嫡也宗以五世为限
服尽也服者先王所用为宗子联属族人之具也服
尽则亲尽亲尽则庙毁故曰祖迁于上宗易于下此
之谓也然自汉儒论释纷如卒不可解孔颖达曰族
人一身事四宗并大宗为五考诸礼经原无四宗之
说假令四宗为之宗法视子孙互有异同族人以一
身事之将谁适从此决知其不能也四宗之说起于
班固固之言曰宗其为高祖后者为高祖宗宗其为
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宗其为
父后者为父宗此固臆说也夫大宗以始祖为宗小
宗以高祖为宗宗至四世族人虽各有曾祖及祖祢
之亲然视之高祖彼皆支子支子不为宗得为宗者
高祖所传之嫡而已是宗安有四乎或曰礼经所称
曰继祢曰继高祖何谓也曰据其初言则为继祢自
其终言则为继高祢之传嫡下及元孙推而上及于
祢然后为小宗者备矣夫小宗以五世为率五世之
内虽父子祖孙相承然世止一嫡耳序之以昭穆别
之以礼义而后族人尊之为宗故曰宗子有君道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