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子而乳我子有
子方婴孩使舍之而乳我子其己子呱呱而泣至于
饿死者有因仕宦他处逼勒牙家诱赚良人之妻使
舍其夫与子而乳我子因挟以归乡使其一家离散
生前不复相见者士夫递相庇护国家法令有不能
禁彼独不畏于天哉
明陈龙正家矩
  雇乳母论
富者省乳哺之劳贫者代哺之食其食衣其衣取其
值以养老育幼至便也然贫者代人哺子而弃其所
生之子每觅无子家以己子与之无子家亦多贫以
代人哺儿而妨己业初虽允受渐生厌心襁褓之孩
受人厌而能生者寡矣吾家雇乳母十余人少时念
未及此渐长始闻悯之特甚无异杀人子以养吾子
每念之汗下然未有策以救今为酌一法凡雇乳母
时先令择亲戚中实有余乳愿抱养者以其子付之
本家于券议三年工银外另助银二两五钱受乳母
之子者当时先以五钱给之三月抱至本家令其母
验视无恙再给一两周岁验视无恙又给一两儿之
难生在于幼小大约儿生数月其母始出受雇寄养
三月则半岁有余又复一岁则近二十月矣方幼小
时抱养之家未必心爱然利此一金有半代哺亦甘
及一岁外善嘻笑能立行虽非亲生欲不爱怜亦不
可得况又得一金其尽心抚视无疑也
徐三重家则
  择乳母
一妇人育子多置乳母此富贵家自图安逸者诗恨
劬劳圣人慨三年之爱今当俱在乳母矣觅雇之时
令渠转展所生或因委弃贫富贵贱各言其子存此
失彼岂仁人用心且乳母纵极爱护寒暑病困能无
厌苦惟本生自乳子必不受艰虞若产时母或顿
不得已而别求乳母亦须择温良端谨非暴戾奸窃
者而其所生子亦有他托不至失所则彼此俱安庶
几可偶一为之也

 乳母部艺文
  保母志         晋王献之
琅琊王献之保母姓李名意如广汉人也在母家志
行高秀归王氏柔顺恭勤善属文能草书解释老旨
趣年七十兴宁三年岁在乙丑二月六日无疾而终
仲冬既望葬会稽山阴之黄阏冈下殉以曲水小砚
交螭方壶树双松于墓土立贞石而志之悲夫后八
百余载知献之保母宫于兹土者尚焉
  驳慈母服议制       梁武帝
礼言慈母凡有三条一则妾子之无母使妾之无子
者养之命为母子服以三年丧服齐衰章所言慈母
是也二则嫡妻之子无母使妾养之慈抚降至虽均
乎慈爱但嫡妻之子妾无为母之义而恩深事重故
服以小功丧服小功章所以不直言慈母而云庶母
慈己者明异于三年之慈母也其三则子非无母正
是择贱者视之义同师保而不无慈爱故亦有慈母
之名师保既无其服则此慈亦无服矣内则云择于
诸母与可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此
其明文此言择诸母是择人而为此三母非谓择取
兄弟之母也何以知之若是兄弟之母其先有子者
则是长妾长妾之礼实有殊加何容次妾生子乃退
成保母斯不可也又有多兄弟之人于义或可若始
生之子便应三母俱阙邪由是推之内则所言诸母
是谓三母非兄弟之母明矣子游所问自是师保之
慈非三年小功之慈也故夫子得有此对岂非师保
之慈母无服之证乎郑元不辩三慈混为训释引彼
无服以注慈己后人致谬实此之由经言君子子者
此虽起于大夫明大夫犹尔自斯以上弥应不异故
传云君子子者贵人之子也总言曰贵则无所不包
经传互文相显发则知慈加之义通乎大夫以上矣
宋代此科不乖礼意便加除削良是所疑
  乳母墓铭         唐韩愈
乳母李徐州人号正真入韩氏乳其儿愈愈生未再
周月孤失怙恃李怜不忍弃去视保益谨遂老韩氏
及见所乳儿愈举进士第历佐汴徐军入朝为御史
国子博士尚书都官员外郎河南令娶妇生二男五
女时节庆贺辄率妇孙列拜进寿年六十四元和六
年三月十八日疾卒卒三日葬河南县北十五里愈
率妇孙视窆封且刻其语于石纳诸墓为铭
  乳母任氏墓志铭      宋苏轼
赵郡苏轼子瞻之乳母任氏名采莲眉之眉山人父
遂母李氏事先夫人三十有五年工巧勤俭至老不
衰乳亡姊八娘与轼养视轼之子迈逅过皆有恩劳
从轼官于杭密徐湖谪于黄元丰三年八月壬寅卒
于黄之临□亭享年七十有二十月壬午葬于黄之
东阜黄冈县之北铭曰
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也死有以葬之不必其里也
我祭其从与享之其魂气无不之也
  保母杨氏墓志铭       前人
先大人之妾杨氏名金蝉眉山人年三十始隶苏氏
颓然顺善也为弟辙子由保母年六十八熙宁十年
六月己丑卒于徐州属纩不乱子由官于宋载其柩
殡于开元寺后八年轼自黄迁汝过宋葬之于宋东
南三里广寿院之西实元丰八年二月壬午也铭曰
百世之后陵谷易位知其为苏子之保母尚勿毁也

 乳母部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