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试又为读卷官所取士后多为名臣改礼部尚书
正孔氏宗法以宣圣五十五世孙思晦袭封衍圣公
事上制可之擢参议中书省事旋复入翰林为侍读
岁中拜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又召入集贤为侍读议
广庙制升翰林学士修仁宗实录英宗亲太室礼
官进祝册请署御名命明善代署者三眷遇之隆当
时莫并焉至治二年卒于位泰定间赠资善大夫河
南行省左丞追封清河郡公谥曰文敏明善早以文
章自豪出入秦汉间晚益精诣有文集行世初在江
西金陵每与虞集剧论以相切明善言集治诸经
惟朱子所定者耳自汉以来先儒所尝尽心者考之
殊未博集亦言凡为文辞得所欲言而止必如明善
云若雷霆之震惊鬼神之灵变然后可非性情之正
也二人初相得甚欢至京师乃复不能相下董士选
之自中台行省江浙也二人者俱送出都门外士选
曰伯生以教导为职当早还复初宜更送我集还明
善送至二十里外士选下马入邸舍中为席出□中
プ镁仆饮乃举酒属明善曰士选以功臣子出入
台省无补国家惟求得佳士数人为朝廷用之如复
初与伯生他日必皆光显然恐不免为人构间复初
中原人也仕必当道伯生南人将为复初摧折今为
我饮此酒慎勿如是明善受卮酒跪而之起立言
曰诚如公言无论他日今隙已开矣请公再赐二卮
明善终身不敢忘公言乃再饮而别真人吴全节与
明善交尤密尝求明善作文既成明善谓全节曰伯
生见吾文必有讥弹吾所欲知成季为我治具招伯
生来观之若已入石则无及矣明日集至明善出其
文问何如集曰公能从集言去百有余字则可传矣
明善即笔属集凡删百二十字而文益精当明善
大喜乃欢好如初集每见明经之士亦以明善之言
告之明善一子晦荫受峡州路同知早卒
  虞集
按元史本传集字伯生宋丞相允文五世孙也曾祖
刚简为利州路提刑有治绩尝与临邛魏了翁成都
范仲黼李心传□讲学蜀东门外得程朱氏微旨着
易诗书论语说以发明其义蜀人师尊之祖知连
州亦以文学知名父汲黄冈尉宋亡侨居临州崇仁
与吴澄为友澄称其文清而醇尝再至京师赎族人
被俘者十余口以归由是家贫晚稍起家教授于诸
生中得孛□鲁欧阳元而称许之以翰林院编修
官致仕娶杨氏国子祭酒文仲女咸淳间文仲守衡
以汲从未有子为祷于南岳集之将生文仲晨起衣
冠坐而假寐梦一道士至前牙兵启曰南岳真人来
见既觉闻甥馆得男心颇异之集三岁即知读书岁
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
论语孟子左氏传欧苏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
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文仲世以
春秋名家而族弟参知政事栋明于性理之学杨氏
在室即尽通其说故集与弟盘皆受业家庭出则以
契家子从吴澄游授受具有源委左丞董士选自江
西除南行台中丞延集家塾大德初始至京师以大
臣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
广不少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时其
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丁
内艰服除再为助教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
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
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
以为教仁宗在东宫传旨谕集勿竟其事集以刘生
失礼状上之移詹事院竟黜刘生仁宗更以集为贤
大成殿新赐登歌乐其师世居江南乐生皆河北田
里之人情性不相能集亲教之然后成曲复请设司
乐一人掌之以俟考正仁宗即位责成监学拜台臣
为祭酒除吴澄司业皆欲有所更张以副帝意集力
赞其说有为异论以沮之者澄投檄去集亦以病免
未几除太常博士丞相拜住方为其院使间从集问
礼器祭义甚悉集为言先王制作以及古今因革治
乱之由拜住叹息益信儒者有用朝廷方以科举取
士说者谓治平可力致集独以谓当治其源迁集贤
修撰因会议学校乃上议曰师道立则善人多学校
者士之所受教以致于成德达材者也今天下学官
猥以资格授强加之诸生之上而名之曰师尔有司
弗信之生徒弗信之于学校无益也如此而望师道
之立可乎下州小邑之士无所见闻父兄所以导其
子弟初无必为学问之实意师友之游从亦莫辨其
邪正然则所谓贤材者非自天降地出安有可望之
理哉为今之计莫若使守令求经明行修成德者身
师尊之至诚恳恻以求之其德化之及庶乎有所观
感也其次则求夫操履近正而不为诡异骇俗者确
守先儒经义师说而不敢妄为奇论者众所敬服而
非乡愿之徒者延致之日讽诵其书使学者习之入
耳着心以正其本则他日亦当有所发也其次则取
乡贡至京师罢归者其议论文艺犹足以耸动其人
非若泛泛莫知根者矣六年除翰林待制兼国史
院编修官仁宗尝对左右叹曰儒者皆用矣惟虞伯
生未显擢尔会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