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任言职数有建
明卒于官
  刘随
按宋史本传刘随字仲豫开封考城人以进士及第
为永康军判官军无城堞每伐巨木为栅坏辄以他
木易之颇用民力随因令环植杨柳数十万株使相
连属以为限界民遂得不扰属县令受赇鬻狱转运
使李士衡托令于随不从士衡愤怒乃奏随苛刻不
堪从政罢归不得调初西南彝市马入官苦吏诛索
随为绳按之既罢彝人数百诉于转运使曰吾父何
在事闻乃得调后改大理寺丞为详断官李溥以赃
败事连权贵有司希旨不穷治随请再劾之卒抵溥
罪晁迥荐通判益州吕夷简安抚川陕又言其材以
太常博士改右正言数月坐尝为开封府发解巡捕
官而不察举人私以策□相授降监济州税稍徙通
判晋州还朝迁右司谏为三司户部判官随在谏职
数言事尝言今之所切在于纳谏其余守常安靖而
已又奏频年水旱咎在执事大臣忿争不和请察王
钦若等所争为辨曲直又因星变言国家本支蕃衍
而安定王之外封策未行望择贤者用唐故事增广
嗣王郡王之封以慰祖宗意时下诏蜀中选优人补
教坊随以为贱工不足辱诏书又劾奏江淮发运使
锺离瑾载奇花怪石数十艘纳禁中及赂权贵累疏
论丁谓奸邪不宜还之内地胡则谓之党既以罪出
陈州不当复进职王钦若既死诏塑其像茅山列于
仙宫随言钦若赃污无忌惮考其行岂神仙耶宜察
其妄又言李维以词臣求换武职非所以励廉节前
后所论甚众帝既益习天下事而太后犹未归政随
请军国常务专禀帝旨又谏太后不宜数幸外家太
后不悦会随请外出知济州改起居郎久之迁尚书
刑部员外郎入兼侍御史知事上言比年庶官侥
幸请托或对见之际涕泗祈恩或绩效甚微f鬻要
赏亦有藩翰之臣位尊职重表章不逊请求靡厌按
察之司燕安顾望以容奸为大体以举职为近名以
巧诈为贤以恬退为拙以至贪残者渎于货财老疾
者不知止足请行申儆之法朝廷为下诏戒中外未
几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以长定格从事吏不得为奸
改三司盐铁副使使契丹以病足痹辞不能拜及还
为有司劾奏夺一官出知信州徙宜州再迁工部郎
中知应天府召为户部副使改天章阁待制不旬日
卒随与孔道辅曹修古同时为言事官皆以清直闻
随临事明锐敢行在蜀人号为水晶灯笼初使契丹
还会贬而官收所得马十五乘既卒帝怜其家贫赐
钱六十万
  孙觉
按宋史本传觉字莘老高邮人甫冠从胡瑗受学瑗
之弟子千数别其老成者为经社觉年最少俨然居
其间众皆推服登进士第调合肥主簿岁旱州课民
捕蝗输之官觉言民方艰食难督以威若以米易之
必尽力是为除害而享利也守悦推其说下之他县
嘉佑中择名士编校昭文书籍觉首预选进馆阁校
勘神宗即位直集贤院为昌王记室王问终身之戒
为陈诸侯之孝作富贵二箴擢右正言神宗将大革
积弊觉言弊政固不可不革革而当其悔乃亡神宗
称其知理尝从容语及知人之难觉曰尧以知人为
难终享其易盖知人之要在于知言人主用臣之道
任贤使能而已贤能之分既殊任使之方亦异至于
所知有限量所能有彼此是功用之士也可以处外
而不可以处内可以责之事而不可责之言陛下欲
兴太平之治而所擢数十人者多有口才而无实行
臣恐日浸月长汇征墙进充满朝廷之上则贤人日
远其为患祸尚可以一二言之哉愿观诗书之所任
使无速于小利近功则王道可成矣邵亢在枢府无
所建明神宗语觉欲出之用陈升之以代觉退即奏
疏如所言神宗以为希旨夺官两级执政曰谏官有
出外无降官之理神宗曰但降官自不能住觉连章
丐去云去岁有罚金御史今兹有贬秩谏官未闻罚
金贬秩而犹可居位者乃通判越州复右正言徙知
通州熙宁二年诏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审官院王
安石早与觉善骤引用之将援以为助时吕惠卿用
事神宗询于觉对曰惠卿即辩而有才过于人数等
特以为利之故屈身安石安石不悟臣窃以为忧神
宗曰朕亦疑之其后王吕果交恶青苗法行首议者
谓周官泉府民之贷者至输息二十而五国事之财
用取具焉觉条奏其妄曰成周□贷特以备民之缓
急不可徒与也故以国服为之息然国服之息说者
不明郑康成释经乃引王莽计赢受息无过岁什一
为据不应周公取息重于莽时况载师所任地漆林
之征特重所以抑末作也今以农民乏绝将补耕助
敛顾比末作而征之可乎国事取具盖谓泉府所领
若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有买有予并赊贷之法
而举之倘专取具于泉府则冢宰九赋将安用邪圣
世宜讲求先王之法不当取疑文虚说以图治今老
臣□外而不见听辅臣迁延而不就职门下执正而
不行谏官请罪而求去臣诚恐奸邪之人结党连伍
乘众情之汹汹动摇朝廷钓直干誉非国家之福也
安石览之怒觉适以事诣中书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