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必审名分审名分者必忍小理古之刑书铭之钟
鼎铸之金石所以远塞异端使无淫巧也今所注皆
网罗法意格之以名分使用之者执名例以审趣舍
伸绳墨之直去析薪之理也诏班于天下泰始中守
河南尹预以京师王化之始自近及远凡所施论务
崇大体受诏为黜陟之课其略曰臣闻上古之政因
循自然虚己委诚而信顺之道应神感心通而天下
之理得逮至淳朴渐散彰美显恶设官分职以颁爵
禄弘宣六典以详考察然犹倚明哲之辅建忠贞之
司使名不得越功而独美功不得后名而独隐皆畴
咨博询敷纳以言及至末世不能纪远而求于密微
疑诸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简书愈繁官方
愈伪法令滋章巧饰弥多昔汉之刺史亦岁终奏事
不制g课而清浊粗举魏氏考课即京房之遗意其
文可谓至密然由于累细以违其体故历代不能通
也岂若申唐尧之旧去密就简则简而易从也夫宣
尽物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去人而任法则以伤理
今科举优劣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在官一年以
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因计
偕以名闻如此六载主者总集采案其六岁处优举
者超用之六岁处劣举者奏免之其优多劣少者叙
用之劣多优少者左迁之今考课之品所对不钧诚
有难易若以难取优以易而否主者固当准量轻重
微加降杀不足复曲以法尽也己丑诏书以考课难
成听通荐例荐例之理即亦取于风声六年顿荐黜
陟无渐又非古者三考之意也今每岁一考则积优
以成陟累劣以取黜以士君子之心相处未有官故
六年六黜清能六进否劣者也监司将亦随而弹之
若令上下公相容过此为清议大颓亦无取于黜陟
也司隶校尉石以宿憾奏预免职时卤寇陇右以
预为安西军司给兵三百人骑百匹到长安更除秦
州刺史领东羌校尉轻车将军假节属卤兵强盛石
鉴时为安西将军使预出兵击之预以卤乘胜马肥
而官军悬乏宜并力大运须春进讨陈五不可四不
须鉴大怒复奏预擅饰城门官舍稽乏军兴遣御史
槛车征诣廷尉以预尚主在八议以侯赎论其后陇
右之事卒如预策是时朝廷皆以预明于筹略会匈
奴帅刘猛举兵反自并州西及河东平阳诏预以散
侯定计省闼俄拜度支尚书预乃奏立籍田建安边
论处军国之要又作人排新器兴常平仓定谷价较
盐运制课调内以利国外以救边者五十余条皆纳
焉石鉴自军还论功不实为预所纠遂相雠恨言论
喧哗并坐免官以侯兼本职数年复拜度支尚书元
皇后梓宫将迁于峻阳陵旧制既葬帝及群臣即吉
尚书奏皇太子亦宜释服预议皇太子宜复古典以
谅暗终制从之预以时历差舛不应晷度奏上二元
干度历行于世预又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
河桥于富平津议者以为殷周所都历圣贤而不作
者必不可立故也预曰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及
河桥成帝从百僚临会举觞属预曰非君此桥不立
也预对曰非陛下之明臣亦不得施其微巧周庙欹
器至汉东京犹在御坐汉末丧乱不复存形制遂绝
预创意造成奏上之帝甚嘉叹焉咸宁四年秋大霖
雨蝗虫起预上疏多陈农要事在食货志预在内七
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
无所不有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
羊祜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因以本官假节
行平东将军领征南军司及祜卒拜预镇南大将军
都督荆州诸军事给追锋车第二

作一
驸马预既至
镇缮兵甲耀威武乃简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
之以功增封三百六十五户政吴之名将也据要害
之地耻以无备取败不以所丧之实告于孙皓预欲
间吴边将乃表还其所获之众于&#&#果召政还遣
武昌监刘宪代之故大军临至使其将帅移易以成
倾荡之势预处分既定乃启请伐吴之期帝报待明
年方欲大举预表陈至计曰自闰月以来贼但&#严
下无兵上以理势推之贼之穷计力不两完必先认
上流勤保夏口以东以延视息无缘多兵西上空其
国都而陛下过听便用委弃大计纵敌患生此诚国
之远图使举而有败勿举可也事为之制务从完牢
若或有成则开太平之基不成不过费损日月之间
何惜而不一试之若当须后年天时人事不得如常
臣恐其更难也陛下宿议分命臣等随界分进其所
禁持东西同符万安之举未有倾败之虑臣心实了
不敢以暧昧之见自取后累惟陛下察之预旬月之
中又上表曰羊祜与朝臣多不同不先博画而密与
陛下共施此计故益令多异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
此举十有八九利其一二止于无功耳其言破败之
形亦不可得直是计不出已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
故守之也自顷朝廷事无大小异意蜂起虽人心不
同亦由恃恩不虑后难故轻相同异也昔汉宣帝议
赵充国所上事效之后诘责诸议者皆叩头而谢以
塞异端也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若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