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叹惟忧用老心之忧矣M如疾首臣之谓
也具以吏所侵闻于是上乃厚诸侯之礼省有司所
奏诸侯事加亲亲之恩焉其后更为主父偃谋令诸
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
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稍自分析弱小云
武帝元朔二年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
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
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
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
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
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
矣于是上从其计乃制诏御史诸侯王或欲推私恩
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名号自是支庶
毕侯矣先公曰主父偃之说即贾谊众建诸侯之遗
意也然众建则自上令而行之为俭为吝推恩则本
下情而行之为恕为仁且其事势之难易德意之广
狭居然不同岂可以人废言哉
魏疏忌骨肉故武之子文之母弟不过食一县且刻
削迁徙殊无宁日几不能以自存晋矫其敝受禅之
初不特宣文之子孙毕王虽宣帝诸弟如孚如泰辈
之子孙亦且同时俱封又许其自选官属而王家人
衣食御府别给之亲亲之意亦厚矣刘颂所言无成
国之制盖以其徒享封土而不治吏民有同郡县此
乃汉景武以后之法制然惠帝既立之后诸王或镇
雄藩或专国政废贾诛赵犹运之掌则亦不可以言
无事任矣而干戈相侵自相荼毒遂以覆国盖晋之
创业不以道而垂统非其人故天命不佑虽有盘石
之宗适以基祸固难以周汉自诡也
自汉景武始裁抑诸侯王虽受封连城而不得以擅
其土地甲兵至东汉诸侯王惟得食其邑入而已曹
魏则并邑入亦鲜薄猜防尤甚卒以孤立速亡晋宋
齐梁之制诸王皆出为都督刺史星罗&#布各据强
藩盖将假以事任庶收宗子维城之功而矫孤立之
弊然宋齐一再传而后二明帝皆以傍支入继大统
忮忍特甚前帝之子孙虽在童孺皆以逼见雠其据
雄藩处要地者适足以陨其身于典签辈之手而二
明亦复享年不永置嗣无状沦胥以亡不足复议若
晋若梁则诸王皆以盛年雄才出当方面非宋齐帝
子辈比也然京师有变则俱无同奖王室之忠而各
有帝制而天子自为之志贾赵之乱如兹顼J如V
越之徒纵兵不戢屠其骨肉以启戎狄之祸而神州
覆亡侯景之乱如纶如绎如纪如&#之徒拥兵不救
委其祖父以喂寇贼之口而天伦殄绝矣盖其初之
立制也非不欲希风宗周惩汉魏然世俗险恶人
心浇漓齐桓晋文之事尚矣晋梁诸王虽欲求一人
如郑厉公虢叔辈而不可得后儒所以疑封建之不
可行有由矣
诸侯王与列侯皆以其嫡子嫡孙世袭其所受之封
爵自非有罪者与无后者则爵不夺而国不除此法
汉以来未之有改也至唐则臣下之封公侯者始止
其身而无以子袭封者然亲王则子孙袭封如故虽
所谓茅土食邑多为虚名然始受封之国与爵则父
殁子继世世相承如吴王恪曹王明俱太宗之子受
封于贞观时中更武氏禄山之祸皇族歼夷陵替之
余然其苗裔苟存则嗣吴王嗣曹王尚见于肃代德
顺之间至宋则皇子之为王者封爵仅止其身而子
孙无问嫡庶不过承荫入仕为环卫官廉车节钺以
序而迁如庶姓贵官荫子入仕之例必须历任年深
齿德稍尊方特封以王爵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则不
袭也国朝会要载庆历四年七月制封宗室乃以皇
叔冯翊郡公德文为东平郡王皇兄允让为汝南郡
王皇弟允良为华元郡王皇侄从蔼为&#国公从煦
为安国公宗说为祁国公昭成太子孙宗保为建安
郡王华王孙宗达为恩平郡王邢王孙宗望为清源
郡公自燕王薨而祖宗之后未有封王爵者议者以
为自三代以来皆建宗戚用自承助于是次第封拜
之盖仁宗鲜兄弟享国既久又无皇子艺祖太宗之
子为王者皆已物故是时宗姓几无一王故择其行
尊齿宿者王之至濮安懿王以英宗之故安定郡王
以艺祖之故方令世世承袭然又不以昭穆相承嫡
庶为别每嗣王殁则只择本宗直下之行尊者承袭
于是濮安懿王有二十七子而得嗣封者七人四十
六孙而得嗣封者亦七人盖嗣濮王凡十四人u更
两代耳安定郡王之后世字行嗣封者五人令字行
嗣封者九人子字行嗣封者四人伯字行嗣封者三
人盖嗣安定郡王凡二十一人u更四代耳此例亦
古所无也又按蔡元道祖宗官制旧典称皇子生百
命名初除美军额节度使两遇大礼移镇再遇封
国公出阁拜使相封郡王纳夫人建外第方除两镇
封王然则皇子虽在所必王而其迁转亦有次第不
遽封也

 宗藩部列传一
  汉一
  荆王贾
按史记荆燕世家荆王刘贾诸刘者不知其何属初
起时汉王元年还定三秦刘贾为将军定塞地从东
击项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