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妖眚之发所以鉴悟时主故
寅畏上通则宋灾退度德礼增修则殷道以隆此往
代之成验不易之定理顷者星辰颇有变异陛下祗
戒之诚达于天人在予之惧忘寝与食仰虔元象俯
凝庶政嘉祥之应实在今日而干干夕惕思广兹道
诚实圣怀殷勤之至然洪祀有书无仪不行于世询
访时学莫识其礼且其文曰洪祀大祀也阳曰神阴
曰灵举国相率而行祀顺四时之序无令过差今按
文而言皆漫而无适不可得详若不详而修其失不
小帝不纳又上疏曰臣谨更思寻参之时事今强
戎据于关雍桀狄纵于河朔封豕四逸虔刘神州长
旗不卷钲鼓日戒兵疲人困岁无休已人事弊于下
则七曜错于上灾l之作固其宜然又顷者以来无
乃大异彼月之蚀义见诗人星辰莫同载于五行故
洪范不以为l陛下今以晷度之失同之六l引其
轻变方之重眚求己笃于禹汤忧勤逾乎日昃将修
大祀以礼神o传曰外顺天地时气而祭其鬼神然
则神必有号祀必有仪按洪祀之文唯神灵大略而
无所祭之名称举国行祀而无贵贱之阻有赤黍之
盛而无牲醴之奠仪法所用阙略非一若率文而行
则举义皆阂有所施补则不统其源汉侍中卢植时
之达学受法不究则不敢厝心诚以五行深远神道
幽昧探赜之求难以常思错综之理不可一数臣非
至精孰能与此帝犹□撰定又陈古义帝乃止
在职多所匡谏着阮籍序赞逸士箴及诗赋奏议数
十篇行于世病卒时年五十八
晋中兴书济阳蔡谟拜太常咸宁四年临轩门下奏
非祭祀燕享则无设乐谟奏宜有金石显宗纳焉临
轩作乐自此始也
宋书傅隆传隆转太常元嘉十四年太祖以新撰礼
论付隆使下意隆上表曰臣以下愚不涉师训孤陋
闾阎面墙靡识谬蒙询逮愧惧流汗原夫礼者三千
之本人伦之至道故用之家国君臣以之亲用之婚
冠少长以之仁爱夫妻以之义顺用之乡人朋友以
之三益宾主以之敬让所谓极乎天播乎地穷高远
测深厚莫尚于礼也其乐之五声易之八象诗之风
雅书之典诰春秋之微婉劝惩无不本乎礼而后立
也其源远流广其体大而义精非夫睿哲大贤孰能
明乎此哉况遭暴秦焚亡百不存一汉兴始征召故
老搜集残文其体例纰缪首尾脱落难可详论幸高
堂生颇识旧义诸儒各为章句之说既明不独达所
见不同或师资相传共枝别干故闻人二戴俱事后
苍俄已分异卢植郑元偕学马融人各名家又后之
学者未逮曩时而问难星繁充斥兼两の牧薪趸
烂可观然而五服之本或差哀敬之制舛杂国典未
一于四海家法参驳于缙绅诚宜考详远虑以定皇
代之盛礼也伏惟陛下钦明元圣同规唐虞畴咨四
岳兴言三礼而伯夷未登微臣窃位所以大惧负乘
形神交恶者无忘夙夜矣而复猥充博采之数与闻
爰发之求实无以仰酬圣旨万分之一不敢废嘿谨
率管穴所见五十二事上呈鄙茫浪伏用竦赧明
年致仕拜光禄大夫归老在家手不释卷博学多通
特精三礼谨于奉公常手抄书籍二十八年卒时年
八十三
北齐书袁聿修传聿修在尚书十年未曾受升酒之
馈尚书邢p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
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
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p为兖州刺史别后遣
送白绸为信聿修退绸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遇有
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
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
率尔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
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旧唐书窦诞传诞为太常奏用音乐博士皆为大乐
鼓吹官僚于后弹胡琵琶胡人白胡达竹伯夷积劳
计考并至大官自是以声伎入品流者盖以百数
裴守贞传守贞授博士高宗将封嵩山诏礼官议射
牲守贞奏曰据周礼国语郊祀天地自射其牲汉武
封泰山令侍中儒生射牲至于余祀无射牲之文
唐书刘祥道传祥道为司礼太常伯高宗封泰山有
司请太常卿亚献光禄卿终献祥道建言三代六卿
重故得佐祠汉魏以来权归台省九卿为常伯属官
今封岱大礼不以人坐用九卿无乃徇古名忘实事
乎帝可其议以司徒徐王元礼亚献祥道终献
蒋钦绪传钦绪莱州胶水人颇工文辞擢进士第累
迁太常博士中宗始亲郊国子祭酒祝钦明建言皇
后应亚献欲以媚韦氏天子疑之诏礼官议众曲意
阿徇钦绪独抗言不可诸儒壮其节
赵宗儒传宗儒检校右仆射守太常卿太常有五方
师子乐非大朝会不作帝嗜声色宦官领教坊者乃
移书取之宗儒不敢违以诉宰相宰相以事专有司
不应关白以宗儒不职罢为太子少师
冯宿传宿弟定迁太常少卿文宗常诏开元霓裳羽
衣舞参以云韶肄于廷定部诸工立县间端凝若植
帝异之问学士李□□以定对帝喜曰岂非能古章
句者耶亲诵定送客西江诗召升殿赐禁中瑞锦诏
悉所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