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辩校锥刀
若遵往从旧守而勿失岂所以轨仪上世垂风于后
宜加褒擢弗系常阶可守廷尉卿主者施行
宗正卿陆余庆早回翔于近密久践历于中外雍容
文雅自然素征清商萧散风华莫不瑶林琼树必当
和而不挠贞则有恒正罚金于后人戒刻木于前吏
念兹钦恤深可哀矜宜修白云之典俾静黄沙之职
  大理寺箴         明宣宗
有虞用士弼教明刑秦汉相继廷尉是称命曰大理
由景之世暨于今兹一以辅治列之九卿有翼有承
鉴空衡平视狱之成简于五辟以正刑罚维过斯宥
维义之合刑不可赎死不可生惟尔是凭不可不矜
易简明慎书戒钦恤祗率勿违乃德之吉惟官惟反
惟货惟来终迷不复乃祸之阶粤昔苏公式敬由狱
以长王国永命攸属呜呼若人悠悠我思尔仪尔规
服此戒辞

 大理寺部艺文二

  江陵道中呈李孙三学士   唐韩愈
栖栖法曹掾何以自卑陬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
早知大理官不列三台俦何况亲犴狱敲榜发奸偷
悬知失事势恐自罹D罘
  送大理寺卿出镇江西     杜牧
一室何劳扫三章自不冤精明如定国孤峻似陈蕃
  和许朝奉         宋苏轼
清绝闻诗语疏通岂法流传家有衣□断狱尽春秋

 大理寺部纪事
新序管仲言齐桓公曰决狱折中不诬无罪不杀无
辜则臣不若弦宁请置以为大理
说苑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
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凡立廷理
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夫直士持法柔而
不挠刚而不折今弃法而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
不端怀心不公也岂吾营私之意也何廷理之驳于
法也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
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
是吾不公之心明着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
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
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
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
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国人
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
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
方正公平
新序晋文公反国李离为大理过杀不辜自系曰臣
之罪当死文公令之曰官有上下法有轻重是下吏
之罪也非子之过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下让
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过听杀无辜委下畏死非
义也臣之罪当死矣文公曰子必自以为有罪则寡
人亦有过矣李离曰君量能而授官臣奉职而任事
臣受印绶之日君命曰必以仁义辅政宁过于生无
失于杀臣受命不称壅惠蔽恩如臣之罪乃当死君
何过之有且理有法失生即生失杀即死君以臣为
能听微决疑故任臣以理今离刻深不顾仁义信文
墨不察是非听他辞不精事实掠服无罪使百姓怨
天下闻之必议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积于百
姓恶扬于天下权轻于诸侯如臣之罪是当重死文
公曰吾闻之也直而不枉不可与往方而不圆不可
与长存愿子以此听寡人也李离曰君以所私害公
法杀无罪而生当死二者非所以教于国也离不敢
受命文公曰子独不闻管仲之为人臣邪身辱而君
肆行污而霸成李离曰臣无管仲之贤而有辱污之
名无霸王之功而有射钩之累夫无能以临官藉污
以治人君虽不忍加之于法臣亦不敢污官乱治以
生臣闻命矣遂伏剑而死
韩诗外传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而好直
王使为理于是道有杀人者石奢追之则父也还返
于廷曰杀人者臣之父也以父成政非孝也不行君
法非忠也弛罪废法而伏其辜臣之所守也遂伏a
@曰命在君君曰追而不及庸有罪乎子其治事矣
石奢曰不然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以
死罪生不廉也君欲赦之上之惠也臣不能失法下
之义也遂不去a@刎颈而死
说苑卫灵公问于史曰政孰为务对曰大理为务
听狱不中死者不可生也断者不可属也故曰大理
为务
韩子荆庄王有茅门之法曰群臣大夫诸公子入朝
马蹄践溜者廷理斩其b戮其御于是太子入朝马
蹄践溜廷理斩其b戮其御太子怒入为王泣曰必
为我诛戮廷理王曰法者所以敬宗庙尊社稷故能
立法从令尊敬社稷者社稷之臣也焉可诛也夫犯
法废令不尊敬社稷者是臣乘君而下尚校也臣乘
君则失主威下尚校则上位危威失位危社稷不守
吾将何以遗子孙于是太子乃还走避舍露宿三日
北面再拜请死罪
汉书张汤传汤为延尉是时上方乡文学汤决大狱
欲傅古义乃请博士弟子治尚书春秋补廷尉史平
亭疑法奏谳疑必奏先为上分别其原上所是受而
着谳法廷尉挈令扬主之明奏事即谴汤摧谢乡上
意所便必引正监掾史贤者曰固为臣议如此上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