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谕叛
者众乃悔服即相与谢钧迎还府斩首恶乃定诏趣
戍者行密使尽戮之钧请徐乘其变而使者不发须
报时戍人已去潞一舍钧选牙卒五百壮骑百以骑
载兵夜趋迟明至太平驿尽斩之即拜检校尚书左
仆射宣宗即位改吏部尚书会刘约自天平徙宣武
未至暴死家僮五百无所仰衣食思乱乃授钧宣武
节度使人情妥然召入复为吏部尚书迁检校司空
太子少师封范阳郡公节度河东大中九年召为左
仆射钧宿齿数外迁而后来多至宰相始被召自以
当辅政既失志故内怨望数移病不事事遨游林墅
累日一还令狐恶之罢仆射以检校司空守太子
太师帝元日大飨含元殿钧年八十升降如仪音吐
鸿畅举朝咨叹以钧耆硕长者顾不任职咎为u
贤闻言于帝即以钧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山南
西道节度使俄检校司徒为东都留守懿宗初复节
度宣武辞不拜以太保致仕卒年八十七赠太傅谥
曰元钧与人交始若淡薄既久乃益固所居官必有
绩大抵根仁恕至诚而施于事玩服不为鲜明位将
相没而无赢财

 公辅部名臣列传三十二
  唐十四
  令狐
按旧唐书令狐楚传楚子字子直太和四年登进
士第释褐弘文馆校书郎开成初为左拾遗二年丁
父丧服阕授本官寻改左补阙史馆修撰累迁库部
户部员外郎会昌五年出为湖州刺史大中二年召
拜考功郎中寻知制诰其年召入充翰林学士三年
拜中书舍人袭封彭阳男食邑三百户寻拜御史中
丞四年转户部侍郎判本司事其年改兵部侍郎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以旧事带尚书省官合先省上
上日同列集于少府监时白敏中崔龟从曾为太常
博士至相位欲荣其旧署乃改集于太常礼院龟从
手笔志其事于壁辅政十年累官至吏部尚书右
仆射凉国公食邑二千户十三年罢相检校司空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中尹河中晋绛等节度使咸通
二年改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三年冬迁扬州大
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累加开府
仪同三司检校司徒进食邑至三千户九年徐州戍
兵庞勋自桂州擅还七月至浙西松江自白沙入浊
河剽夺舟&#而进闻勋至遣使慰抚供给刍米都
押衙李湘白曰徐兵擅还必无好意虽无诏命除
讨权变制在藩方昨其党来投言其数不逾二千而
虚张舟航旗帜恐人见其实涉境已来心颇忧惴计
其水路须出高邮县界河岸斗峻而水深狭若出奇
兵邀之俾荻&#纵火于前劲兵奋击于后败走必矣
若不于此诛锄俟济淮泗合徐人负怨之徒不下十
万则祸乱非细也性懦缓又以不奉诏命谓湘曰
长淮已南他不为暴从他过去余非吾事也其年冬
庞勋杀崔彦曾据徐州聚众六七万徐无兵食乃分
遣贼帅攻剽淮南诸郡滁和楚寿继陷谷食既尽淮
南之民多为贼所啖时两淮郡县多陷唯杜守泗
州贼攻之经年不能下初诏为徐州南面招讨使
贼攻泗州急令李湘将兵五千人援之贼闻湘来
援遣人致书子辞情逊顺言朝廷累有诏赦宥但
抗拒者三两人耳旦夕图去之即束身请命愿相公
保任之即奏闻请赐勋节钺仍诫李湘但戍淮口
贼已招降不得立异繇是湘军解甲安寝去警彻备
日与贼军相对欢笑交言一日贼军乘间步骑径入
湘垒淮卒五千人皆被生絷送徐州为贼蒸而食之
湘与监军郭厚本为庞勋断手足以徇于康承训军
时浙西杜审权发军千人与李湘约会兵大将翟行
约勇敢知名浙军未至而湘军败贼乃分兵立淮南
旗帜为交斗之状行约军望见急趋之千人并为贼
所缚送徐州既丧师朝廷以左卫大将军徐州西
南面招讨使马举代为淮南节度使十二年八月
授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分司东都十三年以本官为
凤翔尹凤翔陇节度使进封赵国公食邑三千户卒
子槌位h
  魏
按唐书魏征传征五世孙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
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文宗读贞观政要思
征贤诏访其后汝士荐为右拾遗姿宇魁秀帝异
之邕管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
户俄徙峡州刺史谏曰王者赦有罪惟故无赦比
昌龄专杀不辜事迹暴彰家人衔冤万里投诉狱穷
罪得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今又授刺史复使治
人紊宪章乖至治不见其可有诏改洪州别驾御史
中丞李孝本宗室子坐李训事诛死其二女没入宫
上言陛下即位不悦声色于今十年未始采择数
月已来稍意声伎教坊阅选百十未已庄宅收市
有闻今又取孝本女内之后宫宗姓不育宠幸为
累伤治道之本速尘秽之嫌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
谤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
帝即出孝本女诏曰乃祖在贞观时指事直言无所
避每览国史朕与嘉之为拾遗屡有献纳夫备洒
埽于内非曰声伎恤宗女之幼不为渔取然疑似之
间不可户晓辞深切其惜我之失不亦至乎虽
居位日浅朕何爱一官增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