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典齐宣德
皇后为齐文帝妃齐后王氏为巴陵王妃巴陵王薨
于姑孰追谥为齐和帝终礼一依故事
按通鉴纲目梁主欲以南海郡为巴陵国徙王居之
沈约曰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梁主颔之乃使所亲
郑伯禽诣姑孰以生金进王王曰我死不须金醇醪
足矣乃饮沈醉伯禽就折杀之以萧宝义为巴陵王
宝义幼有废疾不能言故独得全使奉齐祀
大同六年诏补□宋齐三代诸陵守视
按梁书武帝本纪大同六年夏四月癸未诏曰命世
兴王嗣贤传业声称不朽人代徂迁二宾以位三恪
义在时事浸远宿草榛芜望古兴怀言念怆然晋宋
齐三代诸陵有职司者勤加守护勿令细民妄相侵
毁作兵有少补使充足前无守视□可量给
  陈
高祖永定元年奉梁王为江阴王
按陈书高祖本纪永定元年冬十月乙亥即皇帝位
诏曰礼陈杞宋诗咏二客弗臣之重历代斯敦梁氏
钦若人o宪章在昔济河沈璧高谢万邦茅赋所加
宜遵旧典其以江阴郡奉梁主为江阴王行梁正朔
车旗服色一依前准宫馆资待务尽优隆又诏梁皇
太后为江阴国太妃皇后为江阴国妃
  北齐
孝昭帝皇建元年诏议三恪礼仪体式
按北齐书孝昭帝本纪皇建元年秋八月甲午诏曰
昔武王克殷先封两代汉魏二□无废兹典及元氏
统历不率旧章朕纂承大业思弘古典但二王三恪
旧说不同可议定是非列名条奏其礼仪体式亦仰
议之
  北周
孝闵帝元年春正月辛丑即天王位封魏帝为宋公
按周书孝闵帝本纪云云
明帝元年诏元氏子女坐入为官口者悉放免
按周书明帝本纪元年冬十二月甲午诏曰善人之
后犹累世获宥况魏氏以德让代终岂容不加隐恤
元氏子女自坐赵贵等事以来所有没入为官口者
悉宜放免
明帝二年秋九月甲辰封少师元罗为韩国公以绍
魏后并录用元氏子孙
按周书明帝本纪云云 按元伟传太祖天纵宽仁
性罕猜忌元氏戚属□保全之内外任使布于列职
孝闵践祚无替前绪明武缵业亦遵先志虽天厌魏
德鼎命已迁枝叶荣茂足以逾于前代矣然简牍散
亡事多湮落今录其名位可知者附于此云
柱国大将军太傅大司徒广陵王元欣
柱国大将军特进尚书令少师义阳王元子孝
尚书仆射冯翊王元季海
七兵尚书陈郡王元元
大将军淮安王元育
大将军梁王元俭
大将军尚书令少保小司徒广平郡公元赞
大将军纳言小司空荆州总管安昌郡公元则
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少师韩国公元罗
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鲁郡公
元正
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洵州刺史
宜都郡公元颜子
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鄯州刺史安乐县
公元寿
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武卫将军遂州刺
史房陵县公元审
  隋
文帝开皇元年以周帝为介国公
按隋书高祖本纪开皇元年春二月己巳以周帝为
介国公邑五千户为隋室宾旌旗车服礼乐一如其
旧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周氏诸王尽降为公
炀帝大业四年诏访周汉魏晋之后
按隋书炀帝本纪大业四年冬十月辛亥诏曰昔周
王下车首封唐虞之裔汉帝承历亦命殷周之后皆
所以立先代宪章在昔朕嗣膺景业旁求雅训有
一弘益钦若令典以为周兼夏殷文质大备汉有天
下车书混一魏晋沿袭风流未远□宜立后以存继
绝之义有司可求其胄绪列闻
  唐
高祖武德元年封隋帝为@国公诏选用隋蔡王智
积等子孙
按唐书高祖本纪武德元年六月乙酉奉隋帝为@
国公诏曰近世时运迁革前代亲族莫不夷绝历数
有归实惟天命兴亡之效岂伊人力前隋蔡王智积
等子孙皆选用之
按杜佑通典元年五月诏曰革命创制礼乐变于三
王修废继绝德泽崇于二代其以莒之@邑奉隋帝
为@国公正朔服色一如旧章
太宗贞观二年诏立二王后庙置国官并给廪饩
按唐书太宗本纪贞观二年八月辛丑立二王后庙
置国官
按杜佑通典二年秋八月制曰二王之后礼数宜崇
寝庙不修廪饩多阙非所以追崇先代式敬国宾可
令所司量置国官营立庙宇
中宗嗣圣十六年十一月制以周汉之后为二王仍
封舜禹成汤之裔为三恪
即武后
永昌元年

按杜佑通典云云
神龙元年夏五月戊子复周隋二王后
按唐书中宗本纪云云
元宗天宝七载五月壬午以魏周隋为三恪
按唐书元宗本纪云云
天宝八载七月封后魏孝文十代孙元伯明为韩国
公以备三恪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杜佑通典云云
天宝九载以商周汉为三恪废介@公
按唐书元宗本纪天宝九载九月辛卯以商周汉为
三恪 按王勃传勃谓王者乘土王世五十数尽千
年乘金王世四